学术投稿

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观察

胡琼

关键词:分娩, 心理护理, 疗效, 产妇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2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114例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实验组114例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全面的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114例产妇,顺产112例,难产2例,顺产率为98.25%;实验组114例产妇,顺产96例,难产18例,顺产率为84.21%;实验组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产程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减轻产妇的压力和痛苦,还能提高产妇的舒适度,降低难产率,确保了产妇顺利分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浅析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5例,均行优质护理,对其接受护理前后的抑郁状态、舒适程度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抑郁状态和舒适程度明显优于接受护理前的相关指标(P<0.05);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接受护理(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11月住院的5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应用高频探头频率7~10MHz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腹痛组患儿淋巴结数量3~11,平均7±4,无腹痛组1~3,平均2±1,腹痛组淋巴结大直径为(14.5±3.4)mm,无腹痛组为(12.1±3.2)mm,淋巴结平均直径为(10.3±2.2)mm,无腹痛组为(8.3±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对肿大淋巴结定性、定位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涛;李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几种常见的内科疾病所致急腹症诊治要点

    目的:观察临床上几种常见可致急腹症内科疾病临床表现,总结其诊治要点。方法:观察23例急腹症内科疾病患者,分析临床表现特点。结果:经相关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分析,23例急腹症患者中,6例(26.1%)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4例(17.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例(17.4%)大叶性肺炎,3例(13.1%)破伤风,2例(8.7%)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8.7%)神经梅毒,1例(4.3%)流行性出血热,1例(4.3%)过敏性紫癜。结论:可致急腹症的几种内科疾病各有特点,临床诊断需注意其临床特征,避免误诊。

    作者:杨秀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研究护理对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呼吸、心率等指标在护理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的总成功率达97.62%,传统护理组的总成功率仅为83.33%,且前者症状改善的情况明显优于后者。结论:综合护理组的处理方法更具有应用价值,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丁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MI 患者溶栓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与护理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处于心脏缺血状态的患者在恢复血流灌注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心电变化,积极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保护好患者的心脏功能;积极改善患者血液供应,对症处理;对症用药,确保提高患者溶栓治愈率。本文入选的60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病率42%,多发生在胸痛缓解、S T 段下移之后持续2-120min。其中,AIVR发病率占12.1%,BHS发病率占11.5%,新出现室早或室早增多发病率占9.8%,室颤发病率占5.3%。入选的60例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均康复出院。

    作者:侯吉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学校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校园健康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学校卫生水平的持续进步,学校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阐述学校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学校传染病防控问题对策进行了分析。

    作者:苏宝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子宫穿孔两例误诊分析

    病理性子宫穿孔临床比较少见,易被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笔者近遇到两例,现分析如下:例一:66岁,主因突发性腹痛9小时,伴恶心呕吐,以腹痛待查,上消穿孔?收住我科。查体,神清,痛苦病容,T37.2℃,P128次/分,R28次/分,BP130/90mmHg ,腹部微隆,全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轻度腹肌紧张,未触及腹部肿块,叩诊肺肝浊音界消失,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弱。外生殖器肛门未检。化验血RT WBC 10.0*10g/L ,N87.2%,Hb 136g/L .尿RT 蛋白质(+2)白细胞1-3个/HP。随机血糖13.9mmol/L ,X线胸腹部正位片提示:1.心肺未见异常;2.两膈下游离气体。心电图提示:1.窦性心动过速;2.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初步诊断:1.腹痛原因待查,上消穿孔?;2.泛发性腹膜炎;3.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糖尿病?经术前准备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拟上消穿孔修补术:(取上腹正中切口),术中见上腹腔有少量脓液,胃十二指肠未见穿孔病灶,向下腹部探查见阑尾呈炎症水肿,表面有脓液,疑为化脓性阑尾炎,即行阑尾切除术。而后再向盆腔探查,见盆腔有较多灰黑色粘稠脓液,呈恶臭味,探查子宫发现子宫底破裂穿孔,直径约2.0*1.5cm ,穿孔周边壁薄呈炎症坏死型。立即请妇科行台上会诊并向家属追问病史,家属提示数月来阴道分泌恶臭液体。终确诊为化脓性子宫炎并破裂穿孔,而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报告:宫颈慢性炎,子宫腔内为大量渗出坏死组织,子宫肌层充血水肿有炎细胞浸润并穿孔。术中取脓液行普通需氧菌培养48小时无细菌生长。术后第10天因合并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家属放弃治疗。

    作者:仇根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EH患者白蛋白尿与糖代谢紊乱研究

    目的:探讨E H 患者白蛋白尿与糖代谢紊乱相关性。方法:收集E H 患者800例,行相关检测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63例占7.88%,尿蛋白异常242例占30.25%,微量尿蛋白强阳性者糖尿病比例92.31%高于阴性1.97%、弱阳性7.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H 患者白蛋白尿与糖代谢紊乱是反映肾脏损害的重要标志,患者应进行随检,以防病情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作者:贺亚峰;何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腕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腕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例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12只成人新鲜防腐上肢标本,月肱骨中远段截骨,将肘关节保留,所有患者均经肉眼观察和X 线摄片观察,然后制定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将标本固定于生物力学仪上,加载2分钟,并采用专用仪器和软件进行数据转换、对患者受力面积、关节压力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压敏片分析,在关节接触面上,大于0.3MPa的接触面积为(125.3±7.8)mm2,平均应力值则为(0.349±0.028) MPa ,而峰值应力值则达到(0.449±0.019)MPa ,另外,月骨接触面积为(63.3±7.8)mm2,平均应力值则为(0.358±0.028)MPa ,而峰值应力值则达到(0.411±0.019)MPa ;随着桡骨短缩的确增加,小舟接触位置应该向着桡侧移位,而月骨接触位置则应该向着侧面移位。经过压敏片分析,发现其着色情况明显减轻,则月骨接触面积无明显的变化。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后会影响到腕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要求要尽量解剖复位,及时纠正关节面移位、桡骨短缩、桡偏等情况,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孔令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脉血气剩余血用于危重患者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剩余血在危重病患生化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危重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血生化检验方法,观察组采取动脉血、剩余血生化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失血量情况。结果:TBIL、TBA、LDH、AST 、ALB、HBDH、GLU 生化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T 、DBIL 及 AKP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平均相对偏移值在实验室允许误差内。观察组利用2.4毫升动脉血就能完成血气分析以及20项生化检验,而对照组完成检验需要9毫升左右的血液。结论:动脉血气剩余血不仅可以完成生化检验且检验结果准确性高,而且能减少患者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郑嫦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曲美他嗪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3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与参考组(18例),给予两组患者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射血分数、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NYHA心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舒张及收缩功能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患者左室功能明显改善。

    作者:鞠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鳃裂瘘管和囊肿的诊治分析附第三鳃裂囊肿1例报告

    鳃裂囊肿和瘘管发病率低,解剖结构复杂,临床容易误诊、复发。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的会厌第三鳃裂囊肿,探讨了鳃裂囊肿和瘘管的相关辅助检查、病理、鉴别和手术注意事项等。

    作者:王青山;姜军霞;蒋光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分析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1月治疗的80例幽门螺杆菌杆菌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夹取活检组织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和药敏鉴定。结果:80例均培养出HP,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均敏感,无耐药现象,庆大霉素耐药5例,耐药率为6.25%,克拉霉素耐药27例,耐药率为33.75%,阿莫西林耐药37例,耐药率为46.25%,甲硝唑耐药64例,耐药率为80.0%。结论:幽门螺杆菌对左氧氟沙星和呋喃唑酮较为敏感,对甲硝唑耐药率高,其次是阿莫西林耐药、克拉霉素和庆大霉素。

    作者:梁李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冠心病 PCI 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护理要点

    目的:对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治疗现状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PCI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冠心病 PCI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中,合并代谢异常患者83例,接受 PCI的冠心病患者代谢异常发病率为75.5%,通过给予患者口服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治疗,并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科学的护理,110例患者治疗效果非常良好,均正常出院,108例患者及其患者家属对护理较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结论:对冠心病 PCI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能够有效的发现糖尿病早期患者,为患者口服二甲双胍以及阿卡波糖对糖耐量降低有着良好的控制作用,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能够使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南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15例脑梗塞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疏血通,每日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200例脑梗塞患者以灯盏花素加丹参治疗作对照,疗程同治疗组。结果: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的脑梗塞患者显效率为95.3%;而对照组显效率为57.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血通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能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岳正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人治疗依从性和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传统临床护理模式,实验组对病人相对应的临床护理干预,临床护理以后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使病人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对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元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部创伤158例诊治分析

    目的:通过腹部创伤患者诊治分析,总结存在的不足和提高我院救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接收治疗的15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实验中,肝损伤50例,死亡2例;脾损伤80例,切除78例,修补2例,无死亡;小肠损伤10例,死亡1例;胃损伤5例,无死亡;胰腺损伤3例,无死亡;大肠损伤5例,死亡1例;直肠损伤4例,无死亡。8、肛门损伤3例,死亡1例。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提高对腹腔各脏器损伤的认识和救治水平,能够有效的提高腹部创伤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成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支气管哮喘治疗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呼吸道疾病,我国患病儿童可达1000万,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控制哮喘发病,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产生了一些变化,现本文对其变化做一下简单介绍。

    作者:廖丽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合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8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之间体温(T)、血象(WBC 计数)、C 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组T 、WBC计数、CRP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合用痰热清注射液在老年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聘;陈霁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体会

    目的:总结新生儿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为新生儿科护理临床带教提供参考。方法:带教老师分阶段对实习护生传授新生儿科的临床护理操作经验以及相关护理知识,以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结果:护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内,基本能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病情较轻新生儿治疗的配合和护理,部分动手能力强的护生能独立完成病情稍重新生儿治疗的配合和护理。在带教老师的帮助及精心指导下,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以及护理操作技能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护理带教的实施提高了护理实习生在护理方面的综合素质,为护理实习生以后的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开永;代红燕;刘照平;熊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