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随机对照分析

刘锦

关键词:Meta分析法, 社区获得性肺炎, 左氧氟沙星, 莫西沙星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行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 Meta分析法对 CAP 患者行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10项研究结果未见显著异质性(P>0.05);有效率、痊愈率与细菌清除率经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后RR值分别为1.1、1.2与1.1(P<0.05),不良反应RR值为1.0(P>0.05)。结论:CAP患者行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不同情况下的烧伤护理

    临床中烧伤患者的危险程度会因其烧伤程度而出现不同的变化,本文就不同情况下如何对烧伤患者提供临床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烧伤程度以及医院接收的烧伤患者数量等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为临床护理总结分析了一些有效的护理方法,让患者能够得到较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作者:刘英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

    目的:消除神经外科患者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神经外科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制订切实可行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干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满意率。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手术室等待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意义

    目的:通过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家属更好的护理患者,减少患者紧张焦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在家属等待区设置宣传栏,装配电子信息等候系统,扩音器传唤家属,爱心留言区,儿童活动区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手术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发生率明显降低,家属了解了一般麻醉和手术的护理要点,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增加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家属是患者治疗护理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通过各种形式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健康教育应与手术室优质护理有机结合,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张艳平;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研究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因此,大多数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进展到晚期。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肝癌,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影像学检查在肝癌的诊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杜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术前软通道引流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另选取2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为对照组,仅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GCS评分、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 GCS 评分(7.59±1.04)、术后6个月良好率(3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术前软通道引流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能够有效促进脑组织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唐德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16例,将这116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产妇实行全面护理,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3%,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7.9%。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确保产妇身体更好的恢复,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芮雯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00例阴式子宫全切与腹式子宫全切的比较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与腹式子宫全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0名行阴式子宫全切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50名行腹式子宫全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子宫质量、术中出血量。结果:对比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子宫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与腹式子宫全切是临床上的两种常用子宫切除方法,而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溫智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4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按照个人意愿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64例患者给予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2.2±3.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4±2.8)分,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其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李家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婴儿采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行喉罩麻醉的实验组与行气管插麻醉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麻醉效果、拔管时间与清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实施喉罩麻醉,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崇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漏吸15例引发的思考

    人工流产是指在妊娠早期采用人工手术的方法终止妊娠。它包括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人工流产钳刮术。人工流产手术是为计划生育失败、或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妊娠的孕妇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也是补救辅助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安全可行。其中极少数人工流产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漏吸即是其中之一。人工流产漏吸是指凡因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手术,胚胎组织不能完全吸出,以致继续妊娠者。我院门诊部于2009年-2013年共收治人工流产漏吸15例,现对漏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15例人工流产漏吸患者中,有5例来自外院。年龄18-38岁,经产妇为11例,初产妇为4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3例。

    作者:蔡兴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在医院中开展的重要性

    现阶段的临床用药中,中药的使用还是比较多的,因此需要对临床中药进行研究,为临床中药使用提供指导意见,临床中对患者进行药学信息、处方分析、药学等等信息的研究,能够让临床中药应用变得更加合理有效。

    作者:李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伤性癫痫50例手术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手术治疗后的的相关护理方式与要点等。方法:对于外伤性癫痫的50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在手术之后对其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加强对其的监测与护理,在康复护理、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进行有效的加强。结果:在手术结束半年后对其进行访问,其中有38例患者对于治疗的效果表示非常满意结果,4例患者在术后的疗效较为显著,5例疗效相对较好,而有3例患者则效果不明显。结论:外伤性癫痫属于顽固性的癫痫手术中好的一种方式,在术前对其进行一定的心理护理是进行手术治疗的基础与前提,而在手术后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护理则是对其康复或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诊疗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某院收治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4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7.3±2.3)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3±0.4)月;6个月后优秀19例(55.88%)、良好13例(38.24%),不同性别、年龄、Neer分级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安全可靠。

    作者:范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RP 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8例患儿,根据患儿是否细菌感染标记,分别标记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 C 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值为(7.56±2.06) mg/L ,在正常范围内;细菌组患儿C反应蛋白值为(28.59±8.52) mg/L ,远远超过儿童的正常范围;细菌感染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值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体内的C 反应蛋白值与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利用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分析,可以快速有效诊断出患儿为病毒性感染或细菌性感染,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为患儿争取有效的治疗术时机,有效提高了临床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项琼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雌激素在稽留流产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雌激素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稽留流产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戊酸雌二醇治疗稽留流产;对照组服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清宫术。对两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行清宫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1次清宫成功率较对照组均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及戊酸雌二醇治疗女性稽留流产患者具有出血量低、安全、疗效好的优点,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叶仁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术后切口免压沙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术后的产妇采用腹部切口免压沙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在产科择期性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初产妇25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5)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腹部切口免压沙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妇按常规护理术后,予腹部切口加压沙袋6小时,比较两组产妇在24小时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的情况、子宫收缩程度主观舒适度、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主观舒适度、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4小时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的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腹部切口渗血及子宫收缩的情况下,剖宫术后腹部切口免压沙袋,产妇在主观感觉更舒适,早期翻身,肠蠕动更快,肛门尽早排气。

    作者:戴明娜;黄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分析及局部 MTX 注射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剖宫产瘢痕妊娠局部注射氨甲蝶呤(MTX)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1例,采用局部注射氨甲蝶呤方法进行治疗,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31例患者治疗成功29例,治疗成功率为93.5%;HCG降至正常时间为27.4±3.6天。结论:将甲氨喋呤局部注射方法应用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治疗中,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包块消失快等优点,能够有效预防阴道大出血,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免按压宫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免按压宫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产科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按手术的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送入术后苏醒室即给予半卧位、免按压宫底,2h后协助其翻身.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送入术后苏醒按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按压宫底第1次,以后每半小时压1次共3次。观察两组产妇在主观舒适度、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免按压宫底不影响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产妇的主观舒适度,减轻产妇术后痛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美德;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和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秋冬腹泻患者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并给与小儿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两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思密达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观察30例患者中显效有24例,占80%,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显效19例,占63.3%,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并且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能达到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白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泌尿外科患者感染的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至2012年我院的246例泌尿外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感染的情况,对感染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的主要部位为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例为75.6%;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例为23.9%;主要感染危险因素为留置导尿管,构成比例为47.9%。

    作者:祖宇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