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瑜
目的:对比分析静脉全麻和连续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30例患者给予静脉全麻(A 组),30例患者给予连续硬膜外阻滞(B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PaCO2(二氧化碳分压)、SpO2(血氧饱和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取得了较好的麻醉效果,但 A 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SpO2较B组患者更佳稳定,且PaCO2明显低于B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相比于连续硬膜外阻滞,静脉全麻对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更加稳定,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丁学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的哮喘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显着优越性,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相对对照组患者要高很多,两者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哮喘患者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更好的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护患环境,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王方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研究中耳乳突手术中面神经暴露发生率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有哪些。方法:对中耳乳突手术的275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81耳,胆脂瘤中耳炎194耳)的病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地域、术前面瘫、病理类型等6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275耳中面神经暴露共61耳,发生率为22.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面神经暴露有关的因素是术前面瘫、病理类型、地域;多因素分析显示:和面神经暴露有关的因素是术前面瘫及病理类型。结论:术前面瘫及病理类型为胆脂瘤中耳炎是存在面神经暴露的危险因素。可以初步估计中耳乳突手术时面神经暴露发生风险的高低,对于所生活地域较偏远人群也应格外注意。
作者:丁嘉汇;周彬;郜富春;刘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气促、胸闷或咳嗽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急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1]。因此,在早期哮喘急性发作时进行有效干预,可及时缓解病情,防止症状恶化。本次实验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7岁至63岁,平均年龄(51.2±2.7)岁,支气管哮喘病程为5个月-8年,平均病程时间(4.7±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文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包括副反应(副作用)和毒性反应(毒性作用)。轻者仅表现为局部痒、皮疹等,重者可为全身皮疹、发热、头痛、恶心、呕吐,休克症状,甚至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因药品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占住院人数的5%-10%;而住院病人中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人数达10%~20%,致死率为0.24%-2.9%。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涉及生产、运输、储存、应用等许多环节。现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1.1首先是药物本身的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药物的药理反应,由于药物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药物在服用后,可导致一些机体产生超出预期治疗目的的生理反应,例如,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以及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期以及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若长期超剂量服用维生素 C 有可能引起胃酸过多,胃液反流,甚至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等。同时药物受到污染或灭菌不彻底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如药物暴露在空气中或者药物微生物超标,造成微生物污染也会出现超出预期治疗目的的治疗结果。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几年,我党制定的发展方针为科学发展观,因此,当我们进行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时,把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中去,为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增添新的时代内涵。
作者:蔡帮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梗阻性黄疸对于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涵盖了机械、生物及免疫屏障等多层次、多因素的病理演变阶段,同时又有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性的变化、氧化应激反应、细胞自我再生修复能力的下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众多因素的参与,这使得人们对于小肠微环境及其所发挥的免疫防御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地加以重视。
作者:项田岗;张兴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社区,其中社区居民卫生服务更为社区居民解决了医疗就医等方面的难题。妇女保健的目的在于维护和促进妇女的健康,它是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社区妇女保健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社区妇女保健的个人看法。
作者:王雁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与子宫位置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孕龄≤49天,年龄≤39岁,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术的健康妇女,按子宫位置不同,分为5组,即子宫前倾位,子宫前倾前屈位,子宫水平位,子宫后倾位,子宫后倾后屈位。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法行药物流产术,计算5组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结果:320例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子宫水平位组96.5%;子宫前倾位组90.8%;子宫后倾组87.5%;子宫前倾前屈组70%;子宫后倾后屈组61.3%。结论:子宫水平位者药物流产成功率高,子宫后倾后屈位者药物流产成功率低,因此药物流产术成功率与子宫位置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左卡尼丁治疗肌张力低下患儿的疗效及血生化分析。方法:将50例肌张力低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卡尼丁应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GMFM 评分及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儿 GMFM评分及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丁可显著改善肌张力低下患儿运动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
作者:曹杏;李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统计分析中医院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中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收的820例传染病患者,对其疫情存档资料、疾病报告卡、疫情管理记录等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中医院传染病发病共计820例,其中2011年280例(34.15%),2012年275例(33.54%),2013年265例(32.32%)。3年内我院传染病发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丙肝、水痘。结论:对医院传染病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监控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赖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琥珀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改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我院的高血压并主动脉扩张的患者10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组和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实验室资料和主动脉内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心血管死亡、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140/90mmhg , LDL>3.2mmol/LhsCRP>121mg/L ,年龄>65岁。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延缓主动脉扩张的增长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安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照护体验及照护对其造成的影响,探索其需求,为有效的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对7例患者家属采取深入访谈和观察法获得其真实感受和体验,采用现象学分析提炼主题。结果:获得心理负荷过重,家庭生活满意度降低,人身自由受限,经济负担过大,健康水平下降5个主题。结论:在研究与关注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不应忽视患者家属在照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针对性的提供知识、心理援助,减轻其负担,从而提高照护水平。
作者:刘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口服西药、外用西药洗液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抗生素,采用中药洗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记录复诊以及复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阴道炎的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012年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33例,全部患者在伤后48h、肠鸣音恢复、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给予鼻饲饮食,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均未发生营养不良情况,在整个肠内营养支持过程出现严重腹泻2例,轻度腹泻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全部并发症患者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后好转。33例患者死亡5例。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而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还需要注意相关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长效的可逆性节育方法,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但对于绝经后妇女因节育器放置时间相对较长、生殖器官的改变、生理功能的改变等,因此取出宫内节育器较困难。临床常见绝经后不提前进行宫颈等预处理,直接取环而失败的;或者方法欠合理,临床效果欠佳的。现探讨两种不同方法,即补佳乐与米非司酮(后者联用米索前列醇)在绝经后取环的临床疗效,从而优选一种佳方法,以提高成功率。方法:绝经后(大于2年)需取环妇女10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术前连续7天口服补佳乐(戊酸雌二醇片)3mg/天,服完后来院取环,B组给予米非司酮50mg每天早上7点空腹口服,连续3天,第3天来院取环,B组术前2 h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 ;按常规进行取环。比较 A、B 两组宫颈外观弹性,宫颈软化,术中不良反应,取环操作时间、一次性取环的成功率。结论:补佳乐可明显改善宫颈弹性条件,减少患者取环时的疼痛,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取环的成功率。其各项指标优于米非司酮,更适合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前的术前准备。
作者:唐玉芳;郑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山楂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其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山楂的功效及其应用。本文对山楂炮制前后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应用的变化做了论述,进而综合阐述了山楂的炮制作用。
作者:孙亚男;王雯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中药房实施现代化管理,提高患者对中药房的满意度。方法:根据患者对于中药房的药学服务的更高要求,结合我院中药房多年的管理经验,对中药房实施现代化管理。结果:实施现代化管理后,患者对于我院中药房的现代化管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患者医院取药比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中药房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日益现代化。
作者:蒋元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各数据如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经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利尿以及血液透析之后,患者各项数据如BUN、Cr、ALT 以及 AST 显著减少,且痊愈出院,效果显著,讨论鱼胆中毒会导致患者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其中以肾、肝、心以及胃肠道为严重,采用血液透析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鱼胆中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崔荣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的一些风险以及处理的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住院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50例是实行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的,对照组50例没有采用风险防范措施,观察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量、以及医疗失误、投诉率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采用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其中,实验组在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知识的普及、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训练,完善医护之间的沟通,加强医疗设备与药品的监督管理,在投诉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对照组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共投诉26例,投诉率5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25例,满意度50%,医疗失误发生11次;实验组采取风险控制之后,住院期间共投诉3例,投诉率6%,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46例,满意度92%,医疗失误发生0次。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综合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1-2]。结论:通过采用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对妇产科患者在护理可能存在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失误,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式。
作者:王焕琴;冀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