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学广
目的: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骨伤膏联合篙白伤湿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4月我院急诊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患者300人,并合理分配为两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人。就治疗组的患者而言,在治疗的时候采用骨伤膏联合篙白伤湿气雾剂治疗;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他们所受到的治疗就是传统的骨伤膏治疗。然后总结评价两组患者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就两组患者的痊愈率相比较而言,治疗组是87.7%,对照组是80.7%,并且两组都具备着统计学意义(P<0.05);就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而言,治疗组是99.0%,对照组是98.3%,其中,P>0.05。结论:在骨伤膏联合篙白伤湿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基础上,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很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疼痛与肿胀,还能缩短恢复功能活动的时间。
作者:樊启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肝胆外科护理投诉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68例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投诉的资料,分析患者投诉的主要原因,总结分析科室针对护理投诉制定的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68例护理投诉主要原因为:执行岗位职责不到位20例(28.41%)、护理技术23例(33.82%)、服务态度9例(13.24%)、法律意识浅薄8例(11.76%)、其他8例(11.76%)。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以及护理服务质量,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正确对待并积极解决患者护理投诉,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浦会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和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来自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5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 TRUST 与 TPPA 两种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血清筛选试验方法,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495份血清标本中,TRUST 法检测结果164例阳性,阳性率为33.13%,滴度≥1:32有6例,为1.21%;TPPA 法检测结果417例阳性,阳性率84.24%;TEUST 和 TPPA 法同时检测结果162例阳性,占32.73%,TRUST 检查阴性而TPPA 法检测结果170例阳性,占34.34%。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减少漏检,提高诊断率,应综合使用 TRUST 与 TPPA 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
作者:谢芳;黄斌;班丽佳;张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发病率的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可避免地进入到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阶段,CHF 已成为当前威胁心血管疾病患者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他汀类为羟甲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国内外广泛用于高血脂症的治疗,其非降脂作用日益受到关注,近期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抑制心室重塑,改善左室功能的作用[1]。CoQ10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目前CoQ10的主要临床应用领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许多临床资料[2-4]显示,CoQ10对CHF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现将他汀类药物与CoQ10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CHF是由于多种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长期、慢性作用的结果。目前已明确心室重塑是CHF发病的基本机制,心室重塑是心室在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中,通过改变心室的结构、代谢和功能而发生的慢性适应性代偿,过度重塑会导致心肌细胞结构紊乱、心肌纤维化而引发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反过来又加速心室重构过程。心脏由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及细胞外基质组成,在心室重塑过程中,不但心肌细胞有量和质的变化,而且非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也发生明显变化。
作者:吕博杰;高俊玲;于海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7-12月间出院的7656例病人处方进行统计,对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为53.21%,治疗用药比例占34.4%,预防用药比例占64.4%,不合理用药3582份,占46.79%;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强度为41.47DDD。结论:抗菌药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价格较昂贵,以及临床医生的滥用、不合理应用等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耐药菌株增加,值得给予关注,医院应加大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以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治疗护理不当,会导致器官缺血,血管硬化、破裂,危及生命。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都不应忽视心理护理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血压患者常常会因为心里问题而引起疾病的发作,临床中对患者提供护理的时候,注重心里护理时非常有效的途径,患者的心态良好,能够积极的面对疾病,接受治疗,有助于其病情的改善,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该血压患者的配合度是优质护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让护理效果得到提升,患者的恢复才会有所改善,此次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马丽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55例,采取科学、全面的临床护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和系统的临床护理后,痊愈31例(占56.4%),显效17例(占30.9%),无效7例(占12.7%),其总有效率达87.3%。结论:对于原发老年性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金丽华;安怀银;杨通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概述产科领域中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微循环广泛的纤维蛋白沉淀和血小板、红细胞凝集,形成播散性微血栓。因此引起循环功能障碍,且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血浆中其他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后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广泛出血、血管内溶血、组织坏死等变化,引起各脏器的功能障碍,重者导致死亡。2对产科DIC处理原则(1)治疗产科原发疾病,尽早去除病因。(2)及时使用抗凝剂。(3)抗纤溶治疗。3以上具体治疗措施应视DIC发展阶段而选用之(1)治疗产科原发疾病,尽早去除病因:引起 DIC 的产科原发病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胎死宫内、感染性流产等,多需要针对病情给以恰当的治疗的同时,及时清除宫腔内容物,去除诱发DIC的因素。一旦分娩结束后,才能使血管内凝血不再发展,体内凝血过程才能很快恢复正常。故治疗原发疾病,及时清除宫腔内容物为关键措施。
作者:赵秀玲;田晓宁;付巍;龚丽红;胡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流脑是由 Nm经空气飞沫传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具有季节性发病高峰,在高发地区还具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儿童发病率比成人发病率高,90%以上的病例是由 A、B和 C群 N m 引起的。虽然目前在我国由B群 Nm致病有所增多,但仍以 A 群 Nm 引起的病例多见。 Nm感染性强,人被感染后大多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或出现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只有少数受感染者发展为流脑病人。 A 群 Nm 可以引起世界范围的流脑大流行,而B群和C群 Nm 主要引起局部地区流行或散发。人被 Nm感染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尽管 Nm 感染性强,但它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存活能力差。因此对流脑的预防应采取以注射菌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重点预防的对象是易感人群。
作者:王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临床药物治疗学是我校药学专业在新版教学计划中新增的一门专业课程,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工作,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巩固,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赵有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小儿患者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0年内至2012年的94例我院小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方法研究,将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的是红霉素进行和常规的发热治疗,观察组则是使用阿奇霉素和常规发热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9.4%,对比分析说明观察组效果更加明显;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4.3%,对照组为10.6%,说明对照组的安全性比观察组差。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该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可靠,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付继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骨质增生临床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达到理想效果,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当前的发病率逐渐加大,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因此,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更好的确保整个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将围绕当前直肠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并为整个应用解剖提供详实的治疗数据,更好的形成整体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跃华;张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缩宫素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药物流产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全部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后,受试组注射使用缩宫素,对照组不给药。观察流产后的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结果:受试组的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分别为9.55±2.56天和69.30±17.42ml ,与对照组相比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都有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中使用缩宫素,能够有效地降低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提高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易于妇女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4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经过病情及治疗方法的告知,根据病人的要求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治疗)88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经t检验两组患者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分析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对策。要建立长效机制,对基层计划免疫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加强接种人员培训,促进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综合管理;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认真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严格操作程序,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作者:解琴梅;张玉萍;秦玉芳;杨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以抑酸、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为主要治则,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黄连乌贝散加减(黄连、乌贼骨、白及、元胡、浙贝母、砂仁、赤芍、白芍、黄芪、甘草等)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62例。结果:总有效为96.8%。结论:本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有抑酸、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
作者:张金绪;路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当中的效果与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根据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同时为观察组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任芳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不等。病因迄今不明,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持续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等可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此外尚有围生期、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和神经激素受体异常等多因素也可引起本病。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心肌疾病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起病缓慢,多在临床症状明显时方就诊,如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水肿和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始被诊断。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常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近期由于人们对病毒性心肌炎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增强,在心肌炎后常紧密随访,有时可发现早期无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而仅有左室增大的扩张型心肌病,事实上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延续。
作者:马慧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笔者所在基层医院自2005年1月到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23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总结胆囊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评价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患者23例,经过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6例,慢性胆囊炎6例,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样病4例,胆囊继发肝病改变1例,胆囊癌1例。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疾病,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无创的优点,可以作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陈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