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玉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支原体感染患儿97例,对其临床特点以及诊治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以阵发性剧烈咳嗽显著,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气促,喘憋,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影像学检查肺部改变明显,肺炎支原体抗体(M P -lg M )≥1∶40患儿占89.9%,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治疗临床疗效好,有效率达94.8%。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体征不一致,早期诊断难,大环内酯类治疗有效。
作者:秦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年来,胰十二指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胰十二指肠肿瘤唯一有效方法。患者全身情况差、手术范围大、并发症多、危险性大。为此,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极为重要。心理护理:胰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比其他肿瘤术前心态还要差。除了手术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惧忧虑之外,由于频繁呕吐、腹胀、腹痛、皮肤瘙痒、使患者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护理人员向病人家属清楚交代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的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同时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作者:刘丽善;孙延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1.43%,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作者:徐敏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体液因子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自感劳累分级法(RPE)11-13级疲劳程度实施限制性平板试验,分别于试验前及试验后3min常规抽取静脉血测定心血管体液因子变化,并检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运动时间、达峰时运动当量、运动前 HR、SBP及 DBP均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后3min两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后两组 NO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前SBP、DBP与运动后SBP、DBP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在药物控制下配合轻度疲劳程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心血管体液因子,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方法对锁骨远端骨折以及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疗效比较,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54例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根据固定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螺丝钉固定组(n=27)和锁骨钩钢板固定组(n=27);螺丝钉固定组采用螺钉丝进行固定,锁骨钩钢板固定组采用锁骨钩钢板进行固定。结果:锁骨钩钢板固定组优良率(92.59%)显著高于螺丝固定组(66.67%),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方法治疗平均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螺丝固定组固定失败率(22.22%)显著高于锁骨钩钢板固定组(0.00%),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固定疗效明显优于螺丝钉固定,且固定失败率明显低于螺丝钉固定,故推荐临床首选锁骨钩钢板进行固定。
作者:潘思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论治肝病重要的是顺其体,用之性,着意安正祛邪,柔养肝阴,滋补肾阴。
作者:骆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和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来自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5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 TRUST 与 TPPA 两种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血清筛选试验方法,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495份血清标本中,TRUST 法检测结果164例阳性,阳性率为33.13%,滴度≥1:32有6例,为1.21%;TPPA 法检测结果417例阳性,阳性率84.24%;TEUST 和 TPPA 法同时检测结果162例阳性,占32.73%,TRUST 检查阴性而TPPA 法检测结果170例阳性,占34.34%。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减少漏检,提高诊断率,应综合使用 TRUST 与 TPPA 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
作者:谢芳;黄斌;班丽佳;张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心绞痛治疗中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效果。方法:64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单纯硝酸甘油治疗和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接受硝酸甘油以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可有效治疗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卜广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79例仅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更显著的降低血压和心率,并且两者联合用药无严重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用药方案。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支气管哮喘病的知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要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0.05),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本病的知晓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改善。
作者:蔡培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了120例肿瘤内科患者,将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对照组使用深部组织肿瘤热疗,观察组使用营养支持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仅为85%,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肿瘤内科使用营养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患者的营养情况获得了很好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作者:李凯;韩荣晶;王凤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与子宫位置的关系。方法:对320例孕龄≤49天,年龄≤39岁,自愿选择药物流产术的健康妇女,按子宫位置不同,分为5组,即子宫前倾位,子宫前倾前屈位,子宫水平位,子宫后倾位,子宫后倾后屈位。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法行药物流产术,计算5组药物流产的成功率。结果:320例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子宫水平位组96.5%;子宫前倾位组90.8%;子宫后倾组87.5%;子宫前倾前屈组70%;子宫后倾后屈组61.3%。结论:子宫水平位者药物流产成功率高,子宫后倾后屈位者药物流产成功率低,因此药物流产术成功率与子宫位置有着密切关系。
作者:张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因素和防止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8月住院分娩产妇出现产后出血80例,分析出血的原因、正确诊断、积极防治措施。结果:产妇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其他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结论:防止产后出血关键是减少宫缩乏力,积极防止妊娠并发疾病和不必要的流产、引产手术。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替勃龙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老年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18例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为替勃龙联合纳米凝胶银,对照组为替勃龙联合甲硝唑栓。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替勃龙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老年萎缩性阴道炎降低了复发率、减轻阴道粘膜刺激作用、减少耐药性。
作者:段彩梅;夏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口服西药、外用西药洗液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抗生素,采用中药洗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记录复诊以及复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阴道炎的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VSD负压引流技术是当前治疗手足等器官软组织严重感染创面的新型引流技术,目前在手足外科广泛应用,是一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以微生物半透明膜为全密封材料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将引流管与中心负压连接,使整个创面形成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它利用高负压将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及时清除,同时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组织的修复。在当前企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由于操作不慎等原因导致的手指等器官软组织严重创伤感染等现象比较常见,并且由于手指功能的极其精细、复杂,医护人员对于病人的术后护理质量的高低,将严重影响病人康复后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谈谈 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术后护理中的体会。
作者:蒋燕飞;何冰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52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7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9.2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79%,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其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李崇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红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进行肾切除术患者30例,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腰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RBC -C3bRR和RBC -ICR测定,比较两组治疗方法下术前、术后、术后1d和术后4d的 RBC -C3bRR和 RBC -ICR测定结果。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治疗之后,采用腹腔镜肾切除方法与开放性肾切除测定 RBC -C3bRR和 RBC -ICR数据在术中、术后1d、术后4d比较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对于红细胞损害小,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唐一涛;杨国胜;钟瑞伦;王炳卫;刘百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因此,大多数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进展到晚期。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肝癌,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影像学检查在肝癌的诊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杜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观察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谷维素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治疗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依赖性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晓玲;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