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必须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就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其生命也是一种威胁,并且对于身边的人来说,其传染性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旦染上结核病就必须要进行正规系统的诊疗,否则极易转成治疗更加困难的耐药性结核。以下所阐述的就是根本笔者的临床经验和一些注意事项,旨在找出治疗结核病更加有效的方案,供同行业参考。
作者:郑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齐拉西酮(思贝格)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4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思贝格)联合小剂量氯氮平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与利培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8.1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具有治疗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戴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儿疼痛的非药物缓解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0年至2013年我院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对早产儿提供了非药物性疼痛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采取非药物性护理能够对早产儿的疼痛情况得到缓解。结论:非药物性护理在早产儿的疼痛护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消除一定的因为疼痛引起的影响。
作者:史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出现大咳血的患者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58例肺结核出现大咳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护理过程进行探讨,研究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咳血情况得到控制,获得较好的治疗,安全出院。结论:肺结核患者临床中会有大咳血的情况,该情况发生的时候,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对患者提供精细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这一情况。
作者:方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长期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观察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有典型心绞痛病史,根据CCS分级为1级,积极给予肠溶阿司匹林50mg 加泰嘉50mg ,每天晚餐后按时口服一次,疗效已两年,观察正规科学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自持续小剂量双抗治疗两年,现患者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已明显缓解,疗效显著。结论:长期小剂量双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从而证明阿司匹林加泰嘉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无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白海渊;王志禄;元朝波;朱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早期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08年至2010年我院接收的68例宫颈癌患者来进行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跟踪随访患者3~5年后发现: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3年生存率96.2%,Ⅰb~Ⅱa期患者3年生存率84.6%,Ⅱb期以上患者3年生存率31.3%。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5年生存率92.3%,Ⅰb~Ⅱa期患者5年生存率69.2%,Ⅱb期以上患者3年生存率12.5%。结论:宫颈癌患者接受早期治疗能够对其治疗效果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越早其生存几率就越高,因此临床中应该让患者接受早期治疗,减少死亡几率。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肠梗阻是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即不能顺利通过肠道时称为肠梗阻,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它不但可以引起肠管本身的变化,而且可导致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其病情复杂多变,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给以手术治疗,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作者:冯佳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预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静脉血栓患者6例,占总比例的15%,对照组并发静脉血栓患者15例,占总比例的37.5%,观察组康复率为85%,对照组康复率为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骨折患者给予有效的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结局。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81例我院接收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研,对照组39例使用保守治疗,观察组42例使用手术治疗,对比分析其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后,其中治疗效果为显效和有效的人数依次为19例和1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2.1%;观察组42例患者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后,其中治疗效果为显效和有效的人数依次为26例和14例,治疗有效率为95.2%,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比较好,患者得到的治愈率比较高。
作者:邹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7-12月间出院的7656例病人处方进行统计,对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为53.21%,治疗用药比例占34.4%,预防用药比例占64.4%,不合理用药3582份,占46.79%;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强度为41.47DDD。结论:抗菌药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价格较昂贵,以及临床医生的滥用、不合理应用等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耐药菌株增加,值得给予关注,医院应加大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以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不等。病因迄今不明,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持续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等可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此外尚有围生期、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和神经激素受体异常等多因素也可引起本病。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心肌疾病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起病缓慢,多在临床症状明显时方就诊,如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水肿和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始被诊断。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常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近期由于人们对病毒性心肌炎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增强,在心肌炎后常紧密随访,有时可发现早期无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而仅有左室增大的扩张型心肌病,事实上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延续。
作者:马慧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是通过健康教育唤起患者的健康意识,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健康素质及生活质量。几年来,我院在临床护理中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将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活动之中,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学护理知识和健康指导,有目的、有计划的为患者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作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1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1.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教育人们树立新的健康观,鼓励人们具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并帮助其实现这一愿望。今年以来,我院对82名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所有患者都认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心、脑、肾、肺等重要器官,治疗护理不当,会导致器官缺血,血管硬化、破裂,危及生命。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无论病情轻重,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都不应忽视心理护理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血压患者常常会因为心里问题而引起疾病的发作,临床中对患者提供护理的时候,注重心里护理时非常有效的途径,患者的心态良好,能够积极的面对疾病,接受治疗,有助于其病情的改善,在进行护理的时候,该血压患者的配合度是优质护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的努力才能够让护理效果得到提升,患者的恢复才会有所改善,此次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马丽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解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高血压急症病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并进行随访工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急症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其中高血压脑病患者有5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有7例,恶性高血压患者有10例,并发症脑卒中患者有8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3例。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高血压脑病治愈人数为39例(75%),高血压危象治愈人数4例(57.14%),恶性高血压治愈人数6例(60%),并发症脑卒中治愈人数6例(75%),并发性心肌梗死治愈人数2例(66.67%)。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当患者出院之后也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随访观察,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免病情恶化。
作者:宋海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救治方法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急诊科收治的7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比较再次惊厥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5min、30min、60min体温(38.1±1.3、37.5±1.3、37.1±1.2)0C、再次惊厥、舌咬伤、坠床、无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等不良事件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救治高热惊厥患儿,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体温,缓解惊厥症状,减少惊厥再次发生,预防不良事件。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梗阻性黄疸对于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涵盖了机械、生物及免疫屏障等多层次、多因素的病理演变阶段,同时又有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性的变化、氧化应激反应、细胞自我再生修复能力的下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众多因素的参与,这使得人们对于小肠微环境及其所发挥的免疫防御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地加以重视。
作者:项田岗;张兴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生是医药事业的接班人,应该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然而医学生专业课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考试作弊原因包括对不及格的恐惧、对好成绩的渴望、从众心理和不平衡心理、举报者被孤立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作弊手段多样复杂,作弊行为对学生、学校、社会产生危害;学校应从加强医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评估制度、完善考试管理措施等方面着手改善作弊现象。
作者:朱必法;徐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法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法,运用胰岛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注,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治疗后15d、30d、60d时进行复检两组患者尿糖情况;治疗后60d进行回顾整理,计算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判断综合治疗法应用在老年糖尿病上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高血糖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60d后计算总有效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治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较传统常规治疗手段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误诊率比较高,血钙是常规检查项目,并做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全段以及CT 等辅助检查,提高术前定位准确性。
作者:李荣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