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社区卫生诊断报告

高宇;万雪莲;雷晓春

关键词:慢性病, 危险因素, 社区诊断
摘要:目的:深入了解影响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确定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重点干预人群。方法:于2012年7月-2012年10月进行社区现有资料收集及现场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800户居民家庭,调查问卷统一收回,用 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用 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20.80%,老龄化程度较高,居民前五种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高血脂症。结论:应加强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吸引力,开展社区为老服务工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66例)和微创组(6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微创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微创组术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技术手术治疗,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召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7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划分成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的实验组与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降低人体血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费有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护理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09至2011年我院共有20例患者接受气管管套护理,他们均是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论: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需要提供气管套管护理服务,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胡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心内科中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生脉注射液应用于心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3例心内科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后,其病情均有所改善,临床中表现比较优秀,比原用的治疗方式效果要好。结论:对心内科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了改善。

    作者:付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院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评价某院出院病历中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5-9月住院患者病历并筛选PPI病历,对 PPI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机抽取患者病历1059份,其中 PPI病历344份(32.48%);无指征用药占比大,为214例(62.20%),启用指征中以预防应激性溃疡多,为69例(20.05%),消化性溃疡为34例(9.88%),消化道出血为27例(7.84%);用药剂量、用药频次不合理134例(38.95%);主要科室分布为内一科80份(23.26%),外一科76份(22.09%),内二科62份(18.02%)。结论:某院 PPI应用广泛且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针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医生合理应用。

    作者:赵远宏;邓泽宜;张新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外耳道胆脂瘤致耳道闭锁2例

    外耳道胆脂瘤(external auditory canal cholesteatoma EACC )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但临床上误诊时有发生。本院收治2例临床初诊“外耳道新生物”,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胆脂瘤,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均为青年男性,其中:例1,32岁,因“左耳闷伴听力下降一年”入院。三年前有外耳道流脓史,否认其他耳病史。专科检查:左外耳道粉红色球形新生物封闭,表面光滑,触之软,疼痛不明显。CT 示:左外耳道低密度影,呈膨胀性生长,耳道后壁及乳突骨质部分吸收,中耳腔正常。例2,24岁,因“左侧间歇性耳漏二月,伴有左耳胀痛,听力下降”入院,专科检查以及CT表现同例1相似。完善术前准备在全麻耳显微镜下行左侧外耳道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左外耳道软骨部膜状组织封闭,膜厚约1mm ,切开后见耳道内充填白色“豆渣样”物。完全清理后见骨性外耳道后壁破坏明显,部分皮肤缺损,鼓膜完整但菲薄。术后病理示外耳道胆脂瘤。耳道内填塞碘仿纱条,定期换药复查,随访半年以上均未见复发。

    作者:钱俊勇;郭金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乡医用药处方

    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处方是医生对病人用药的书面文件,是药剂人员调配药品的依据,具有法律、技术、经济责任。

    作者:赵芹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T 的肺动脉造影与下肢 CT 静脉造影联合检查的延迟时间

    肺栓塞是一种急性胸部疾病,在美国年发病约60万人,错过诊断达1/3[1]。适当的诊疗估计可以降低死亡率达30%。肺动脉栓塞与深静脉栓塞(DVT)是一种关联性疾病,前者为 DVT 的后果。对没有 DVT 症状的患者而言,血栓栓塞的诊断难度更大。影像医生多主张 CT 肺动脉造影,但与换气灌注扫描之间存在争议。从2010年开始,我们开发了一个C T 肺动脉造影后继续检查臀部与腘窝深静脉的扫描程序。因为不是从足部静脉注射造影剂,将其称为直接的CT 肺动脉造影和间接地深静脉造影。在此提出我们的研究结果。1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有20人(男=14,女=6),平均年龄52岁(48-81岁)。为了确定下肢深静脉佳强化的延迟时间,我们在获得了20例 C T 肺动脉造影后立即获得了多个密度测量数据。扫描设备为 Somatom Sensation 64排CT ,扫描条件:120kVp、240mAs ,标准的螺旋 CT 扫描模式。非离子造影剂欧乃派克140ml ,300mg/ml ,注射速率:3ml/s。延迟扫描时间28秒。扫描范围自下肺静脉到主动脉弓,大约长度12-15cm ,层宽3mm ,螺距1.6-1,重建间隔1mm ,剩余胸部做标准扫描。因为首要观察的是肺栓塞,我们的程序是先实施 CT 肺动脉造影使肺动脉增强。然后间断性地获取胸部、盆腔及下肢到膝关节的追踪图像。

    作者:徐昕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诊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方法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观察组患儿复发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临床处理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在急救过程中,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黄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胰腺炎的治疗体会

    1临床分型轻型急性胰腺炎:或称水肿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范围限于上腹,体征轻;血、尿淀粉酶增高,经及时的液体治疗短期内可好转,死亡率很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或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除上述症状外,腹膜炎范围大,扩及全腹,体征重,腹胀明显,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有黄疸,意识模糊或谵妄,腹水呈血性或脓性,可有胃出血,休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16×109/L ),血糖升高(>11.1mnol/L ),血钙降低(<1.87mmol/L ),血尿素氮或肌酐增高,酸中毒;Pa02下降<8kPa(<60mmHg),应考虑ARDS ;甚至出现DIC、急性肾衰竭等。死亡率较高。由于病变程度不同。症状和体征等临床表现也有很大差异,慢性胰腺炎患者常反复发作左上腹痛,且向背部、两肋、肩胛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常因饱食、饮酒诱发或加重。初期常呈中度发热,约38度左右,合并胆管炎者可伴寒战、高热。胰腺坏死伴感染时,高热为主要症状之一。黄疸可见于胆源性胰腺炎。或者由于胆总管被水肿的胰头压迫所致。重症胰腺炎病人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低血容量,乃至休克。

    作者:付岩;龚丽红;郭伟;王洪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ICU的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室(IC U )是近20余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个专业,它的创建和完善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这些 ICU 患者通常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使用多种广谱抗菌药物,且常留置了多项侵入性检查与治疗装置(如导尿管、血管内装置和呼吸治疗装置等),这就使得IC U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这些感染可以导致患者抢救的终失败,也使医疗费用进一步增加。所以,控制和预防ICU 医院感染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2013年1~12月我科重症监护室86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防范措施,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为2013年1~12月我科重症监护室的86例医院感染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28~84岁,平均年龄56.5岁,60岁以上的患者61例。所有患者的医院感染诊断均符合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胸部创伤急诊处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胸部创伤患者急诊处理的临床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胸部创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维吾尔地区的根据患者是受伤情况采用手术或者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转入到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对于不属于该科室的受伤患者转入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8例,经过治疗之后48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胸部创伤急症患者,绝大部分属于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及时的采用相应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并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对于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努尔买买提·米日阿孜木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式。方法:2012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0%,对照组仅为83.6%,两组患者满意度也是实验组比较高,说明实验组的效果和患者接受度都比较理想。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对于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不错的效果,临床中比较推介使用。

    作者:田锦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激光治疗基础上增加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并确诊为中重度宫颈糜烂的112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11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只给予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颈炎康栓阴道塞药治疗。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禁止进行性生活,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1年后各进行1次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3个月后、1年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2.86%、100%,对照组为80.36%、82.14%,2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利用宫颈炎康栓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宫颈糜烂,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许月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ICC 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IC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2014年02月进行PICC插管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全程、规范的临床护理。结果:58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56例,占96.6%;带管长82天,短为8天,平均留置时间为60天。发生静脉炎1例;过敏反应1例;导管堵塞4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对围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护理,是PICC置管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屈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在护理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2012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75例,对这些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对照组共有25例子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共有50例患者,采取的是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有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6例无效患者,总有效率为76%,说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优秀。结论:冠心病合并心绞痛临床中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有效率比较高。

    作者:吴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鱼胆中毒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各数据如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经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利尿以及血液透析之后,患者各项数据如BUN、Cr、ALT 以及 AST 显著减少,且痊愈出院,效果显著,讨论鱼胆中毒会导致患者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其中以肾、肝、心以及胃肠道为严重,采用血液透析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鱼胆中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崔荣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7-12月间出院的7656例病人处方进行统计,对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为53.21%,治疗用药比例占34.4%,预防用药比例占64.4%,不合理用药3582份,占46.79%;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强度为41.47DDD。结论:抗菌药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价格较昂贵,以及临床医生的滥用、不合理应用等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耐药菌株增加,值得给予关注,医院应加大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以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4例小儿间质性肺疾病临床、放射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月均进行肺组织活检的弥漫性肺疾病患儿24例,对所有患儿肺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有咳嗽,20例伴有喘憋气促与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9例肺部湿罗音;肺部C T 显示:18例患儿肺部磨玻璃样改变,5例主要为结节影,2例主要为实变影;病理改变主要为肺间质弥漫性炎症,浆细胞与淋巴细胞浸润,部分患儿出现肉芽肿改变。根据患儿的临床、放射、病理综合考虑有19例符合特发性间质性肺炎,6例为其他类型间质性肺炎。结论:小儿间质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影像学主要变现为磨玻璃影,病理活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作者:李石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头痛煎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头痛煎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71例,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痛煎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煎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席银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