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焕琴;冀新红
情绪没有好坏或对错,但表现情绪的方式则有恰当与不恰当的分别。当个体的情绪状态与其所处的环境不相适应时,个体就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使之与所处的环境氛围相协调。本研究经由文献分析法针对家庭功能与成年人情绪管理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徐渊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并对七个月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有助于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免按压宫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12月产科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行剖宫产的产妇200例。按手术的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送入术后苏醒室即给予半卧位、免按压宫底,2h后协助其翻身.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送入术后苏醒按常规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按压宫底第1次,以后每半小时压1次共3次。观察两组产妇在主观舒适度、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免按压宫底不影响子宫收缩、24h阴道出血量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产妇的主观舒适度,减轻产妇术后痛苦,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陈美德;李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患者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05年至2009年我院接收的部分胰管结石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此次选取20例患者,为其进行超声、C T 诊断,对比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此次研究的20例患者中经过 B超诊断后,发现全部均为胰管结石患者,说明诊断准确率为100%。而对患者采取C T 诊断后,我们发现有15例患者确诊,有5例漏诊,说明其诊断几率为75%。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存在较大统计学差异。结论:胰管结石患者临床中采取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相比于CT 检查,其灵敏度有所提升,因此临床中使用超声诊断可以让患者的胰管结石漏诊的情况得到改善,而且使用简单,临床操作方便。
作者:潘敬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术前软通道引流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另选取2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为对照组,仅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GCS评分、术后6个月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前 GCS 评分(7.59±1.04)、术后6个月良好率(39.29%)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术前软通道引流血肿+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外科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能够有效促进脑组织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唐德任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11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药物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接受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我们发现实验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用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今后可将其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剖宫术后的产妇采用腹部切口免压沙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6月在产科择期性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单胎初产妇25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30)例和对照组(125)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腹部切口免压沙袋,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妇按常规护理术后,予腹部切口加压沙袋6小时,比较两组产妇在24小时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的情况、子宫收缩程度主观舒适度、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主观舒适度、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24小时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的情况、子宫收缩情况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影响腹部切口渗血及子宫收缩的情况下,剖宫术后腹部切口免压沙袋,产妇在主观感觉更舒适,早期翻身,肠蠕动更快,肛门尽早排气。
作者:戴明娜;黄惠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 T 应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36例。确诊后分别进行CT 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螺旋CT 和腹部X 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梗阻病因、梗阻类型的评价。结果:螺旋CT 与X线平片对于梗阻类型的确定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通过扫描影像分析,螺旋CT 对肠梗阻病因的确定率较X线平片具有显著优势, P<0.05。结论:应用螺旋C T 诊断急性肠梗阻可实现对梗阻类型的准确评价,判断梗阻病因,评价病情,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武登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20例,采用对照研究,选择实施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前后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总结冠心病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实施后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且实施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风险管理使护士风险意识得到了提高,使其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可采取积极的对策,规避部分风险的发生,保障冠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安全。
作者:毕泗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照护体验及照护对其造成的影响,探索其需求,为有效的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对7例患者家属采取深入访谈和观察法获得其真实感受和体验,采用现象学分析提炼主题。结果:获得心理负荷过重,家庭生活满意度降低,人身自由受限,经济负担过大,健康水平下降5个主题。结论:在研究与关注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不应忽视患者家属在照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针对性的提供知识、心理援助,减轻其负担,从而提高照护水平。
作者:方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分析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两种穿刺点定位方法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法:选取32例择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用 Kilka推荐的定位方法做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该组患者的穿刺点定位在 K 线的中点;对照组用 Greher 推荐的定位方法做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相关指标,仔细观察是否出现气胸、血管刺破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首次穿刺成功的概率分别是52.8%和15.4%,前三次穿刺成功的总概率分别是84.7%和49.3%,放弃的概率分别是7.4%和10.7%,27例穿刺成功的平均进针深度是36(24~50)mm。结论:单独考虑穿刺成功率,Kilka的定位方法是效果较好的穿刺定位法,对成年患者的垂直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较适用,其进针深度在48mm 之内。
作者:陆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急救期重症烧伤患者提供输液以及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提供比较可靠的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2例重症烧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输液和营养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重复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炎以及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支持10d后的营养状况以及氮平衡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营养支持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重症烧伤患者接受输液和营养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治疗基础,其并发症情况得到了控制。
作者:孙明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结构的现状。方法:对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抗感染用药的份额稳步下降。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性,需进一步干预。
作者:孙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吸入气体中毒一般都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工人因为处于容易产生有毒气体的环境中,所以发病率高。吸入性气体中毒是有毒气体通过气道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造成损伤的一种情况。呼吸道是有毒物质初接触的器官,根据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毒物质会第一时间对呼吸道造成损伤。患者临床主要以呼吸道炎症和中毒性肺水肿为主,有部分患者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毒物让患者出现哮喘症状。能够导致肺部损伤的毒性气体比较多,大部分对呼吸道造成损伤的气体都是有刺激性的气体。
作者:常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统计分析中医院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中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接收的820例传染病患者,对其疫情存档资料、疾病报告卡、疫情管理记录等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中医院传染病发病共计820例,其中2011年280例(34.15%),2012年275例(33.54%),2013年265例(32.32%)。3年内我院传染病发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肺结核、梅毒、丙肝、水痘。结论:对医院传染病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可以有效监控各类传染病的发生情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就医质量。
作者:赖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为了使孕妇了解孕期的卫生保健知识和健康需要,通过孕期的卫生保健指导和健康教育,改变孕妇的不良卫生习惯,及早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母婴疾病,保障母儿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生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确保整个孕期母子的安全,孕产期保健的健康教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长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因粥样斑块处形成血栓或出现持久痉挛,造成动脉管腔闭塞,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而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量短暂,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以致出现一过性心肌缺血,不会造成心肌坏死。临床上以持久的胸骨剧烈镇痛,发热和血清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动态改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为特征,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在工业化国家是常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也较高。1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肌坏死、新功能减退,心输出量降低引起中药器官的功能变化。可因梗死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的情况及患者的体质等不同而差异较大。
作者:姜婷婷;卞晓璐;姚志丹;李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际沟通理论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我院实际,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各类急诊科护理人员为观察研究对象,以带教实践中进行人际沟通理论指导的效果进行评定,指导临床护理带教实践。结果: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人际沟通理论后,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焦虑等方面均好于干预前,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带教中进行人际沟通理论培训与实践,有利于强化护理细节管理,缓解医护和患者间压力,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患者配合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骨伤膏联合篙白伤湿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到2013年4月我院急诊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患者300人,并合理分配为两个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人。就治疗组的患者而言,在治疗的时候采用骨伤膏联合篙白伤湿气雾剂治疗;而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来说,他们所受到的治疗就是传统的骨伤膏治疗。然后总结评价两组患者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就两组患者的痊愈率相比较而言,治疗组是87.7%,对照组是80.7%,并且两组都具备着统计学意义(P<0.05);就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而言,治疗组是99.0%,对照组是98.3%,其中,P>0.05。结论:在骨伤膏联合篙白伤湿气雾剂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基础上,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很短时间内减轻患者的疼痛与肿胀,还能缩短恢复功能活动的时间。
作者:樊启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念珠菌阴道炎(VVC)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使用唑类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初步治疗1个月有效率57.78%,经过3个月左右的治疗护理,有效率为95.56%,通过药物联合护理,患者均有效康复。结论:通过药物联合护理,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王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