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奕
目的:难产是指临产的产妇因为各类因素而导致其生产不顺利,足月的胎儿不能够顺利的从母体进行分娩。本文关于难产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治疗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严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 T RFIA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血清胃蛋白酶原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上升是消化性溃疡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是消化性溃疡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的重要血清学指标,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谭有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职业性哮喘是指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疾病,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易反复发作,暂时性及严重的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极其痛苦,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非常重要。1呼吸困难护理主要是以下环节1.1室内环境,以达到清洁,优雅,干净,清新的空气,阳光充足,室内禁放植物,煤炉,感觉诱发哮喘的东西。1.2应根据哮喘发作的昼夜变化,采取相应的调整,在一天的时间,严重的哮喘发作是在晚饭后,直到第二天早上10时左右,尤其是凌晨3点左右,所以我们必须在此期间加强检查。
作者:王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预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静脉血栓患者6例,占总比例的15%,对照组并发静脉血栓患者15例,占总比例的37.5%,观察组康复率为85%,对照组康复率为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骨折患者给予有效的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结局。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患有急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针对我院急性胃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等。结果:所有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明显要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 P<0.05。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针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阿提看木;苏拉依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可吸收封线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24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将患者分为妇科组和产科组,然后将患者随机的均分成立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缝线进行缝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妇科组中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以及脂肪液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患者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伤口感染率以及脂肪液化率等都明显对于对照组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缝线能够显著的降低手术时间、伤口感染以及脂肪液化等,改善手术的治疗效果,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军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不仅是促进医学研究前进的有力保障,也是医院管理的重要方面。这要求管理者须从制度建设、信息化管理、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结题管理等多个方面统筹管理。
作者:高伟伟;时钢;门天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谷胱甘肽滴眼液对患有白内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白内障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白内停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谷胱甘肽滴眼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白内障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视力水平恢复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谷胱甘肽滴眼液对患有白内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血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及SaO2检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 T 应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36例。确诊后分别进行CT 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螺旋CT 和腹部X 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梗阻病因、梗阻类型的评价。结果:螺旋CT 与X线平片对于梗阻类型的确定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通过扫描影像分析,螺旋CT 对肠梗阻病因的确定率较X线平片具有显著优势, P<0.05。结论:应用螺旋C T 诊断急性肠梗阻可实现对梗阻类型的准确评价,判断梗阻病因,评价病情,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武登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解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1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三位获得者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 & Thomas C .Südhof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由于他们的突破性的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免疫失调等各器官疾病研究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从三位获奖者的人生经历讨论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其的影响,分析了他们对细胞运输机制的研究对生理和医学发展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后,研究了三位获奖者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特点:假说方法,实验方法,归纳综合方法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研究学习的启示。
作者:黄舒文;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60例,通过 A O分类原则进行分型,并将其分为研究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与对照组(采取石膏固定治疗)各30例。观察对比两组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随访6个月~1年,平均随访时间为8个月,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固定灵活、经济适用等优势,有效加快了骨折的愈合速度,提高了腕关节的恢复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周克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09至2011年我院共有20例患者接受气管管套护理,他们均是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论: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需要提供气管套管护理服务,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胡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我院2013年1月至3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通过科学规范治疗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8~85岁;均为支气管哮喘。其中轻度30例,中度12例,重度6例,危重2例;绝大部分支气管哮喘都能得到控制或缓解。2护理2.1环境的洁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维持室温18℃~22℃,湿度50%~60%,每天开窗通风,尽量减少病室内过敏原的存在,如不铺地毯,不放花草,避免使用陈旧被褥,湿式或使用吸尘器打扫。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有些医疗单位为了保持中药房的整洁美观及防鼠需要,将传统的木质中药柜更换为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药柜。其优点是美观耐用,密闭性较好。我们从使用上述材质药柜的医疗单位使用情况反馈来看,这些金属药柜在使用中通常都存在以下情况:在贮装:(1)肉质状中药饮片及水份含量较大的饮片如生地、熟地、玄参、黄精、天冬、芦荟及肉苁蓉等;(2)油性及种子类饮片如苏合香、乳香、没药、柏子仁、桂元肉、枸杞子等;(3)含碱性成分的饮片如硼砂、海螵蛸、瓦楞子、龙骨及牡蛎等;(4)含槲皮素成分的饮片如儿茶、泽漆等;(5)含有机酸成分的饮片如乌梅、山茱萸、硇砂等;(6)含鞣质成分的饮片如石榴皮、诃子等;(7)矿物类饮片如芒硝、代赫石、珍珠母、冰片、赤石脂、硫黄、雄黄、轻粉、升药、炉甘石、砒石、铅丹等。对上述这7类中药饮片在贮藏一段时间后,用于贮装饮片的不锈钢药斗内盒的表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生锈等现象,从而损伤药屉。
作者:詹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的“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美国 APDA 称年龄小于四十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有患者这样向他读幼儿园的女儿解析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就是让你不能动的病”一般在五十至六十五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六十随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70岁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我国目前大概有一百七十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目前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护理:在疾病早期,病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护理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晚期卧床的病人,其护理任务则越来越重。对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注意膳食和营养,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活动量给与足够的总热量,膳食中注意满足糖、蛋白质的供应,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因蛋白质可影响多巴胺的治疗效果。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以下,全日总量40~50g。在限制范围内多选用乳、蛋、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适量进食海鲜类,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供给应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
作者:张秀利;赵秀玲;李亚男;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妊高症产妇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针对妊高症产妇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患者临床疾病症状进行仔细观察并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以及对患者讲解重度妊高症注意事项。结果:对所有患者完成护理后,患者疾病情况获得了有效控制,在体重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的改善。结论:强化妊高症产妇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产妇病情变化,保证新生儿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阿那古力;阿布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宝石C T 能谱成像在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8例肝血管瘤、12例肝转移瘤、18例肝细胞癌),均行能谱CT 的能谱扫描模式(GSI)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及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测量病灶、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不同期相、不同能量水平下发现病灶数,对2组间上述测量指标进行两样本 t 检验。结果:70kev 图像上小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140kvp图像。结论:CT 能谱成像的定量分析对肝内占位性病变尤其是对小病灶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能提高检出效能和诊断准确性。
作者:赵金凤;张同;刘建宇;吴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流脑是由 Nm经空气飞沫传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具有季节性发病高峰,在高发地区还具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儿童发病率比成人发病率高,90%以上的病例是由 A、B和 C群 N m 引起的。虽然目前在我国由B群 Nm致病有所增多,但仍以 A 群 Nm 引起的病例多见。 Nm感染性强,人被感染后大多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或出现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只有少数受感染者发展为流脑病人。 A 群 Nm 可以引起世界范围的流脑大流行,而B群和C群 Nm 主要引起局部地区流行或散发。人被 Nm感染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尽管 Nm 感染性强,但它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存活能力差。因此对流脑的预防应采取以注射菌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重点预防的对象是易感人群。
作者:王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