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文;张洪雷
本文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一些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败医疗行为也会上升为医疗纠纷;同时,特效药物救治是医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作者:石丽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慢性盆腔炎使用中医疗法获得的效果不错,该疾病的产生多是因为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者是患者的体质偏弱,导致了病程的延长,引起的,有些患者在患有慢性盆腔炎之前并没有出现该类疾病的情况,说明其他疾病也是引起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比如说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慢性盆腔炎的发病诱因临床中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该类疾病的患者在妇科门诊中经常可见,属于妇科常见多发疾病。该疾病患病后需要比较长的治疗周期,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目前使用的西医疗法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该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了比较大的危害,使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而且患者病情反复,增加了其经济负担,久治不愈,让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
作者:侯敬丽;李天舒;刘树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和科技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小儿麻醉相关的问题备受医疗人员与患者家庭的重视,在进行麻醉的手术中,成人和小儿因为其身体结构和生理方面的差异,导致使用麻醉药的剂量和方式各有不同,因而我们需对小儿麻醉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孙亚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疗效。方法:高血压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脑片口服,15天为1疗程。结果:120例门诊患者使用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总有效率达到97.5%,无明显禁忌症和副作用,同时发现安脑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晕有特殊的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颜景荣;马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腹痛、腹胀2天,加重3小时”就诊。查体:患者呈痛苦面容,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心、肺、腹阴性。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胃内见多个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较大的长约5.7cm ,胃壁五层结构清楚,未见增厚的胃壁,蠕动存在。追问病史,患者诉因喜吃酸性水果,近半月来每日清晨空腹食用糖山楂球半斤左右。结合病史及腹部B超结果,诊断为:胃结石症(多发)。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但患者惧怕胃镜检查,要求给予保守治疗,随自行服用可口可乐500ml ,每日3次,及抗酸药物,连续服用4天后再次来院复诊,腹部B超提示:胃内仍见多个强光团,较大的长约5.5cm ,较前无明显变化。且患者腹痛症状较前无明显减轻,再次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内镜室行碎石治疗。内镜下见胃体及胃底部多个形状不同的褐色、黄褐色胃结石,历时3小时,经圈套器碎石后,部分取出,剩余碎裂部分通过胃肠道自行排出。术后给予对症治疗,2周后,腹痛、腹胀症状消失,复查B超及胃镜提示正常。
作者:贺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体液因子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照自感劳累分级法(RPE)11-13级疲劳程度实施限制性平板试验,分别于试验前及试验后3min常规抽取静脉血测定心血管体液因子变化,并检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运动时间、达峰时运动当量、运动前 HR、SBP及 DBP均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后3min两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提高(P<0.05),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运动后两组 NO均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前SBP、DBP与运动后SBP、DBP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在药物控制下配合轻度疲劳程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以及心血管体液因子,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患者的护理。方法:分析骨质增生临床患者,观察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可达到理想效果,配合有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病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金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观察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谷维素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治疗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依赖性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晓玲;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消除神经外科患者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神经外科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制订切实可行防范对策。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加强护理安全隐患的干预,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满意率。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非细胞毒性病毒,宿主在 HBV 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在 HBV 清除及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乙型肝炎的转归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其中 T 淋巴细胞作为主要的效应细胞,与病毒清除和细胞损伤的发生直接相关。白细胞分化抗原(C D )是不同血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与 T 细胞识别、黏附、活化有关的CD分子有CD2、CD3、CD4、CD8、CD28、CD58、CD80、CD86等,深入了解各种CD分子在 HBV 感染中的功能及变化,将为理解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
作者:吴敏;徐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甲状腺肿瘤患者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81例我院接收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研,对照组39例使用保守治疗,观察组42例使用手术治疗,对比分析其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39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后,其中治疗效果为显效和有效的人数依次为19例和13例,总治疗有效率为82.1%;观察组42例患者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后,其中治疗效果为显效和有效的人数依次为26例和14例,治疗有效率为95.2%,两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比较好,患者得到的治愈率比较高。
作者:邹云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因粥样斑块处形成血栓或出现持久痉挛,造成动脉管腔闭塞,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而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量短暂,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以致出现一过性心肌缺血,不会造成心肌坏死。临床上以持久的胸骨剧烈镇痛,发热和血清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动态改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为特征,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在工业化国家是常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也较高。1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肌坏死、新功能减退,心输出量降低引起中药器官的功能变化。可因梗死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的情况及患者的体质等不同而差异较大。
作者:姜婷婷;卞晓璐;姚志丹;李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镇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的整体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我镇的免疫规划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常规查漏补种工作要求,逐家逐户对我辖区所有学龄前儿童进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每个人预防接种情况,并对调查到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原因。结果:共调查学龄前儿童3177人,无卡107人,无证39/人,外来儿童四种接种率为 OPV(92.0%)、DPT(91.5%)、、MMR (87.9%)、A 群流脑疫苗(90.0%),和本地儿童的接种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二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效果,受多因素影响,要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
作者:郑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骨科多发性创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0年至2011年我院共有5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接受治疗,对其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来划分为治疗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实验组使用骨科急诊手术,对比分析效果。结果:试验组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消化道、颅内、伤口再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急诊手术治疗能够对多发性创伤患者提供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出血量和并发症几率均比较低,临床安全性比极高,因此比较适合广泛使用。
作者:公大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012年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33例,全部患者在伤后48h、肠鸣音恢复、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给予鼻饲饮食,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均未发生营养不良情况,在整个肠内营养支持过程出现严重腹泻2例,轻度腹泻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全部并发症患者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后好转。33例患者死亡5例。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而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还需要注意相关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冬季温度舒适的安全管理。方法:冬季入住我科老年患者375例,病室设置96.67%在温暖如春的南向房间;比较冬季晴天南向与北向病室室温、热水袋使用率、手臂温暖静脉穿刺成功率与输液过程舒适度。结果:冬季入住我科患者南向病室温度舒适度明显高于北向病室,热水袋使用率南向低于北向病室,患者手臂温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提高,输液过程中手臂发麻及疼痛感减轻。结论:通过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温度舒适的安全管理,提高老年患者温暖舒适、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防范了医院不安全因素中温度性损伤[1]中烫伤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11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药物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接受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我们发现实验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用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今后可将其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问题管理和危机管理的角度,医疗服务可能存在或者容易引发种种不满意的病人称为重点病人。但在重点病人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很多不规范的医疗行为,这些行为将导致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法律风险增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儿童的学前教育尤其是健康教育,涉及到儿童心理、生理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养成,并与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是儿童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必须同时注重学前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成长。使其学前儿童不仅具有健康的身体,还应该具有外向的性格,乐于与人交往,行为统一协调。目前我国的学前儿童教育正在不断的发展,较之以前学前儿童教育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表现出非常不错的发展趋势。但是,具作者的了解目前学前健康教育也存在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阐释目前我县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方面所面临的有待探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几点肤浅的看法和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
作者:王文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米非司酮具有抗孕激素的作用,能够对女性患者的妊娠进行终止,因此临床中主要是应用于避孕、各个时期妊娠的终止,现在在治疗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中也有所应用。
作者:侯彪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