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臧村镇常规查漏补种工作四种疫苗接种率分析

郑丽霞

关键词:外来儿童, 强化免疫, 找原因
摘要:目的:了解我镇辖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的整体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我镇的免疫规划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常规查漏补种工作要求,逐家逐户对我辖区所有学龄前儿童进的预防接种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每个人预防接种情况,并对调查到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找出原因。结果:共调查学龄前儿童3177人,无卡107人,无证39/人,外来儿童四种接种率为 OPV(92.0%)、DPT(91.5%)、、MMR (87.9%)、A 群流脑疫苗(90.0%),和本地儿童的接种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二者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效果,受多因素影响,要找出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结肠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对慢性结肠炎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行慢性结肠炎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行盐酸利卡多因、硫酸庆大霉素以及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加用西瓜霜喷剂,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8例患者治愈,7例患者治疗有效,5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14例患者治愈,9例患者治疗有效,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结肠炎患者行盐酸利卡多因、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联合西瓜霜喷剂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玉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切除后置腹腔引流管引起的66例并发证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引流管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放置腹腔引流管病人引起并发症的66例病历资料。结果:引流口感染15例,占23%;引流管口出血4例,占6%;引流管内出血8例,占12%;引流管压迫肠道引起肠梗阻3例,占4.5%;引流管引起腹腔脏器损伤2例,占3%;引流管断裂1例,占1.5%;引流管滑入腹腔内1例,占1.5%。结论:腹腔引流管的合理放置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宋传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79例仅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更显著的降低血压和心率,并且两者联合用药无严重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用药方案。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6例前牙烤瓷冠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前牙烤瓷冠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单径前牙烤瓷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失败的36例患者,瓷冠松动、脱落及牙龈炎、金属线外漏各9例,占25.00%,崩瓷5例,占13.89%,牙色不匹配8例,占22.22%,桥体断裂4例,占11.11%,基牙松动1例,占2.78%。结论:前牙金属烧瓷冠修复体失败的原因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其主要原因为瓷冠松动、脱落、牙龈炎、金属线外漏及牙色不匹配,因而,临床医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根基牙体缺损修复的原则与方法,改善烤瓷冠的修复方法,以降低烤瓷冠失败的发生。

    作者:高思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绞痛治疗中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心绞痛治疗中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效果。方法:64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单纯硝酸甘油治疗和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接受硝酸甘油以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可有效治疗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卜广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医院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医院的经营活动必须以会计核算为依据,通过财务控制,分析评价经营成果,加强成本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才能增强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医院财务行为,使医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医院财务管理1.1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组织内部设计的管理控制程序:其目的是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及有效利用;资料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尽量减少成本、费用并保持赢利;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差错和舞弊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医院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展开内部控制大检查,监督和考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作者:刘彬彬;高天旭;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临床体会

    卵巢囊肿是一种良性肿瘤,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在我国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大隐患,因为卵巢囊肿会逐渐的演变成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恶性肿瘤的三大肿瘤之一。现在治疗卵巢囊肿采取的都是手术治疗,因此配套使用有效的护理来确保治疗效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就我院的卵巢囊肿患者采取外科治疗以及科学护理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下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作者:杨富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的诞生为人类健康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滥用抗生素后患无穷。近年来,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和滥用,使抗生素在治病的同时,又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已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滥用抗生素,极易使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降低疗效,更为甚者是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成为危害人类生命而无法抗拒的顽敌。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

    作者:李甲艺;宋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癌急性穿孔3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对本院30例胃癌穿孔病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其中8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2例在穿孔修补术后4周施行二期根治手术,3例行穿孔修补和胃空肠吻合术,12例行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4例行胃癌根治术,1例行胃造口。结果:本组死亡5例。经手术者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个月、13个月和38个月。结论: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金洪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血压人群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彭解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对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以2010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21例因脑出血导致的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结果:21例脑出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经过临床积极综合治疗后,6例患者在4h内急性肺水肿症状纠正或缓解。治疗有效率为28.57%。死亡15例,占71.43%。其中死亡原因:9例死于急性肺水肿;2例死于脑疝;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损害。结论:脑出血引发的神经源性肺水肿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临床约为90%,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临床治疗来改善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贾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共收治甲状腺腺瘤患者110例,按门诊序号将患者平均分为 A、B两组。给予 A 组患者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给予B组患者小切口改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 A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瘢痕大小均小于A 组患者两组对比,B组患者手术方式更具优越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相对于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小切口改良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更好,手术及住院时间均比较短,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侯树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科学方法研究

    201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三位获得者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 & Thomas C .Südhof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由于他们的突破性的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免疫失调等各器官疾病研究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从三位获奖者的人生经历讨论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其的影响,分析了他们对细胞运输机制的研究对生理和医学发展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后,研究了三位获奖者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特点:假说方法,实验方法,归纳综合方法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研究学习的启示。

    作者:黄舒文;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的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 Hb、BNP、Ccr、CI等的情况。结果:在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较大,能够使患者的左心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郭红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LM组和TAM组各25例。LM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TAM组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LM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T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组手术时间、剥除肌瘤数目占B超检查出数目的比例、住院费用均优于L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组总有效率为92.00%,TAM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M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TAM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复发情况无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微创,患者恢复快,临床疗效优越且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其并不能完全取代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作者:王学玲;盛修贵;牛余霞;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提高内分泌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对策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人们对于生活治疗的要求体现。对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提升是目前我科提升服务质量的首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就内分泌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进行了一些对策给予,希望能够让我科的护理人员获得比较好的质量提升方法,并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子宫收缩与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临床关系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收缩和前置胎盘产前出血之间的联系。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70例子前置胎盘患者来监测其子宫收缩强度,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中有88.6%的患者出现了产前出血的情况,而且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子宫收缩情况,治疗时通过抑制子宫收缩来减少出血量,控制出血的总体有效率为93.5%,孕周延长天数平均26.5天。结论: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和子宫收缩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具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能够通过抑制子宫收缩来控制出血情况。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阑尾炎彩超检查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行彩超检查诊断与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拟诊阑尾炎患者17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搜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而分析患者阑尾形态结构与超声表现。结果:170例患者经高频探头检查后检出154例,检出率为90.6%;经低频超声检查后检出93例,检出率为54.7%;超声表现分型分为无结构型、结构部分破坏型、结构完整难辨型以及结构完整清晰型。结论:阑尾炎患者行高频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有利于超声分型,且对后期临床治疗的意义重大。

    作者: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结核病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必须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就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其生命也是一种威胁,并且对于身边的人来说,其传染性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旦染上结核病就必须要进行正规系统的诊疗,否则极易转成治疗更加困难的耐药性结核。以下所阐述的就是根本笔者的临床经验和一些注意事项,旨在找出治疗结核病更加有效的方案,供同行业参考。

    作者:郑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护理高龄烧伤患者的体会

    目的:探讨高龄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接受治疗的65例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之后的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前后情绪状态变化。结果: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感染5例、压疮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均痊愈或好转,有效率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SAS 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烧伤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其恢复状态比较好。

    作者:石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