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不对称: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

石丽竹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
摘要:本文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一些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败医疗行为也会上升为医疗纠纷;同时,特效药物救治是医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AMI 患者溶栓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防治与护理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是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制,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处于心脏缺血状态的患者在恢复血流灌注过程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医护人员严密监护心电变化,积极预防与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对症治疗,保护好患者的心脏功能;积极改善患者血液供应,对症处理;对症用药,确保提高患者溶栓治愈率。本文入选的60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心律失常发病率42%,多发生在胸痛缓解、S T 段下移之后持续2-120min。其中,AIVR发病率占12.1%,BHS发病率占11.5%,新出现室早或室早增多发病率占9.8%,室颤发病率占5.3%。入选的60例患者,经过临床救治均康复出院。

    作者:侯吉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信息不对称: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

    本文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一些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败医疗行为也会上升为医疗纠纷;同时,特效药物救治是医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作者:石丽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难产的临床分析与治疗

    目的:难产是指临产的产妇因为各类因素而导致其生产不顺利,足月的胎儿不能够顺利的从母体进行分娩。本文关于难产的一些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治疗方法给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严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濮阳地区临床用血紧张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如何针对临床用血紧张原因采取措施。方法:总结与分析近年本市用血紧张原因。结论:通过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保障临床充分血液供应。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产科患者的护理当中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根据2012年至2013年我院的护理管理效果来进行分析,根据妇产科在2012年没有开展人性化护理的结果与2013年开展人性化护理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比的内容涉及了环境、卫生、态度、心理干预等等。结果:2013年我院采取人性化护理工作后,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比2012年未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时候的结果,其存在很大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妇产科中,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护理体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高,护患关系和谐,因此纠纷比较少,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到了改善,医院的整体水平和形象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作者:滕艳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肠穿孔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90岁,已婚。因“下腹部疼痛伴呕吐6小时”入院。2年前有肠道肿瘤病史。患者于入院前6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下腹部闷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量少,无含咖啡样物质,并解成形褐色软便一次,急诊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4/61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糜,消瘦贫血外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下腹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低钝。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0.98×109/L ,GR88.4%。生化:ALB21g/L ,钾3.16mmol/L ,钠129.6mmol/L ,余项正常。入院诊断:急性胃肠炎。给予抗感染、解痉等治疗1小时后,患者呕吐症状缓解,但腹痛无明显好转。即予送至门诊行腹部 B 超检查提示:1、肝周、脾周积液;2、中下腹部低回声区(肠道占位待排)。腹部立位平片示双膈下游离气体,考虑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考虑结肠肿瘤并发肠穿孔。患者检查结束返回途中突然出现神志不清,脉搏、血压测不出,心跳呼吸骤停,立即送入急救室进行抢救,患者家属放弃继续抢救,办理自动出院。

    作者:伍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11年至2013年我院一共接收了200例子=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了临床治疗方法研究,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探讨。结果:采取积极的临床内科护理之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得到了改善,复发率受到控制,效果比较好。结论:内科护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中,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复发率具有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丁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活血化痰益气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益气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标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活血化痰益气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化痰益气方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有明确疗效,对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有显著效果。

    作者:贺显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女性生殖系统多发性原发肿瘤的研究进展

    女性生殖系统多发性原发肿瘤的发病率约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1-2%,其中子宫内膜、卵巢原发双癌占50-70%,它在临床上常被误诊为II期卵巢癌或III期子宫内膜癌。随基因诊断的发展,双癌的诊断率可大幅提高,从而有效的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

    作者:杨海艳;张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联系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见。方法:以我院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资料来进行探讨分析,对患者的疾病资料以及检查治疗资料来采用Gensini积分判断。结果:男性患者且体内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3毫升每升以上的患者其评分结果比低于3毫升每升的女性患者要高。该次评分结果与患者的吸烟史、血脂、血压等等身体指标没有关联性。结论:临床总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监测,可以对病变情况进行预测,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让患者获得比较高效的治疗效果,降低病变的风险性。

    作者:尹相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的效果影响,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及行为干预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有效的心理及行为干预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蔚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3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临床上泌尿外科疾病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3例泌尿外科疾病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均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前后实施SAS评分,发现护理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患者术后仅有2例,发生率为3.77%。结论:对泌尿外科疾病并糖尿病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将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并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京;常斌;矣佳艳;许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冬季温度舒适护理与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冬季温度舒适的安全管理。方法:冬季入住我科老年患者375例,病室设置96.67%在温暖如春的南向房间;比较冬季晴天南向与北向病室室温、热水袋使用率、手臂温暖静脉穿刺成功率与输液过程舒适度。结果:冬季入住我科患者南向病室温度舒适度明显高于北向病室,热水袋使用率南向低于北向病室,患者手臂温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提高,输液过程中手臂发麻及疼痛感减轻。结论:通过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温度舒适的安全管理,提高老年患者温暖舒适、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防范了医院不安全因素中温度性损伤[1]中烫伤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口老令化与护理人文关怀

    中国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护理人文关怀在老年护理中的必然性与重要性尤为凸显,护理人文关怀不仅引起护理人员角色的改变,也为护理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为护理者提出更高的医德要求。

    作者:马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PICC 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PIC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2014年02月进行PICC插管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全程、规范的临床护理。结果:58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56例,占96.6%;带管长82天,短为8天,平均留置时间为60天。发生静脉炎1例;过敏反应1例;导管堵塞4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对围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护理,是PICC置管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屈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血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及SaO2检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虎清肝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通过单用阿德福韦酯以及双虎清肝颗粒治疗乙肝肝硬化,以评估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乙肝肝硬化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双虎清肝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肝功能 ALT 复常率、HBV -DNA 复常率,以评估疗效。结果:双虎清肝颗粒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及单用阿德福韦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HBVDNA 转阴率分别为85%、50%,ALT 复常率比较,统计学显示两者p均<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虎清肝颗粒提高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改善肝功能。

    作者:薛建华;杜秀萍;陈建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气促、胸闷或咳嗽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急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1]。因此,在早期哮喘急性发作时进行有效干预,可及时缓解病情,防止症状恶化。本次实验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7岁至63岁,平均年龄(51.2±2.7)岁,支气管哮喘病程为5个月-8年,平均病程时间(4.7±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文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流脑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探讨

    流脑是由 Nm经空气飞沫传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具有季节性发病高峰,在高发地区还具有周期性流行的特点。儿童发病率比成人发病率高,90%以上的病例是由 A、B和 C群 N m 引起的。虽然目前在我国由B群 Nm致病有所增多,但仍以 A 群 Nm 引起的病例多见。 Nm感染性强,人被感染后大多表现为鼻咽部带菌状态或出现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只有少数受感染者发展为流脑病人。 A 群 Nm 可以引起世界范围的流脑大流行,而B群和C群 Nm 主要引起局部地区流行或散发。人被 Nm感染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尽管 Nm 感染性强,但它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外环境中存活能力差。因此对流脑的预防应采取以注射菌苗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重点预防的对象是易感人群。

    作者:王春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失眠

    目的:探讨观察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谷维素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治疗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依赖性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晓玲;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