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宣有林

关键词:巨幼细胞贫血, 诊断, 鉴别
摘要:目的:对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以我院42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外周血及血液生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42例患者中外周血血红蛋白、血小板含量、白细胞均有显著变化,血生化方面,42例患者中血清铁低于正常者21例,叶酸低于正常者17例,维生素B低于正常者8例。结论:在贫血鉴别与诊断中,应采取多指标诊断,提高贫血的诊断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更好的提供依据。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临床特征。长期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高达15%;本病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辅助检查1.1 X线胸片检查:前期检查胸片并不不良变化,但时间久了便会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1.2血常规: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嗜酸粒细胞增多。1.3痰液检查: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找致病菌,指导用药;喘息型痰涂片常可见到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作者:刘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比较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判断患者血尿来源的准确性

    目的:观察比较在血尿来源判断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法与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分析法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取170例血尿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类型不同将其分为 A 组(肾小球病变组)90例和B组(非肾小球病变组)80例,对170例分别以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分析法和显微镜法检测两组尿液红细胞(RBC)形态,对二者判断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镜检法的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71.3%;自动尿沉渣分析法的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83.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鉴别血尿过程中,自动尿沉渣分析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传统显微镜法相比,其在血尿来源判断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回顾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1月行剖宫产术590例护理体会。结果:590例患者全部痊愈,患者状态良好,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剖腹产患者手术后护理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努力完成。

    作者:李国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选择钢板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钢板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贵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宝石 CT 能谱扫描检查肝内占位性病变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宝石C T 能谱成像在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8例肝血管瘤、12例肝转移瘤、18例肝细胞癌),均行能谱CT 的能谱扫描模式(GSI)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及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测量病灶、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不同期相、不同能量水平下发现病灶数,对2组间上述测量指标进行两样本 t 检验。结果:70kev 图像上小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140kvp图像。结论:CT 能谱成像的定量分析对肝内占位性病变尤其是对小病灶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能提高检出效能和诊断准确性。

    作者:赵金凤;张同;刘建宇;吴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关于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行业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环境与以前相比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在新时期,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显得十分必要。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我国医药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做出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供借鉴。

    作者:袁丹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急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针对我院急性胃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等。结果:所有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明显要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 P<0.05。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针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阿提看木;苏拉依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对应用综合干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对其用药依从性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总结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采用综合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模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干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章陈卓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消毒供应室新上岗工作人员培训方法

    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行业标准的实施对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及各种培训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作者:易显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复杂,病程较长,而且现阶段的治疗还没有什么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治疗难度大。目前使用的是内镜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这几类,本文就慢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吴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治疗4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评价

    目的:对齐拉西酮(思贝格)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4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思贝格)联合小剂量氯氮平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与利培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8.1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具有治疗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戴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骨折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骨折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出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观察组患者按计划实施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未实施有计划的回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患者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功能锻炼、坚持按医嘱服药、坚持按时到医院复诊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计划的开展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骨折患者的健康行为,加强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52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7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9.2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79%,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其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李崇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6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研究

    急性阑尾炎是目前外科为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患者就诊一般多见转移性的下腹剧烈疼痛病症,并且右下腹部位有压痛点。对于急性阑尾炎一般选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考虑到手术周期短,因此,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对于患者恢复意义重大。本院在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对来我院就诊的36例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现将护理效果做如下分析。

    作者:王水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鱼胆中毒8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各数据如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经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利尿以及血液透析之后,患者各项数据如BUN、Cr、ALT 以及 AST 显著减少,且痊愈出院,效果显著,讨论鱼胆中毒会导致患者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其中以肾、肝、心以及胃肠道为严重,采用血液透析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鱼胆中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崔荣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早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早期护理干预。方法:根据10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期特点及症状表现,通过合理的分组,采取相应的分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干预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采取安全干预,能有效保障患者、医护人员及诊疗过程安全,减少或避免意外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用药结构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结构的现状。方法:对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抗感染用药的份额稳步下降。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性,需进一步干预。

    作者:孙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流产漏吸15例引发的思考

    人工流产是指在妊娠早期采用人工手术的方法终止妊娠。它包括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人工流产钳刮术。人工流产手术是为计划生育失败、或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妊娠的孕妇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也是补救辅助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安全可行。其中极少数人工流产术后会出现并发症,漏吸即是其中之一。人工流产漏吸是指凡因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手术,胚胎组织不能完全吸出,以致继续妊娠者。我院门诊部于2009年-2013年共收治人工流产漏吸15例,现对漏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总结:1临床资料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15例人工流产漏吸患者中,有5例来自外院。年龄18-38岁,经产妇为11例,初产妇为4例,其中有剖宫产史者3例。

    作者:蔡兴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的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 Hb、BNP、Ccr、CI等的情况。结果:在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较大,能够使患者的左心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郭红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缓解早产儿疼痛的非药物性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儿疼痛的非药物缓解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0年至2013年我院的早产儿进行研究,对早产儿提供了非药物性疼痛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采取非药物性护理能够对早产儿的疼痛情况得到缓解。结论:非药物性护理在早产儿的疼痛护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消除一定的因为疼痛引起的影响。

    作者:史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