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娟
目的:探讨选择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入院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43例儿童患者,均采用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43个患儿病例中优23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式较简便、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可行早期锻炼、疗效满意。是临床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良好选择。
作者:马洪波;赵晋社;贾新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者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饮食原因、药物原因、疾病原因、活动原因等几种。结论: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因素较多,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则是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的关键。
作者:史恩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救治严重肝损害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38例严重肝损害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救治严重肝损害的护理体会。结果:对比患者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前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指标变化状况,治疗后患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在治疗严重肝损害患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欧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高血压急症病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并进行随访工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记录。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急症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工作。其中高血压脑病患者有5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有7例,恶性高血压患者有10例,并发症脑卒中患者有8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3例。结果:80例患者经过治疗之后,高血压脑病治愈人数为39例(75%),高血压危象治愈人数4例(57.14%),恶性高血压治愈人数6例(60%),并发症脑卒中治愈人数6例(75%),并发性心肌梗死治愈人数2例(66.67%)。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当患者出院之后也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随访观察,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免病情恶化。
作者:宋海潮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患者接受的麻醉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的84例剖宫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使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分析其麻醉效果。结果:在对患者使用麻醉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生效时间短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也是观察组比较优秀。另外在新生儿 Apgar评分、NBNA 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式其效果比硬膜外麻醉要好,患者的生效时间短。
作者:王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观察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失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谷维素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治疗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失眠患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依赖性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晓玲;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4例盆腔炎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5%、71.43%,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其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住院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总有效率高,临床症状积分下降明显。
作者:舒淑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进性肾炎为急性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A PG )的简称。它起病急骤,可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肾功能急剧恶化,以少尿(无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多见。多数急骤起病,主要表现为少尿货无尿、血尿(常为肉眼血尿且反复发作)、大量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货不伴水肿高血压,病程迅速进展,病情持续发作,致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可在数周货数月发展至肾衰竭终末期。它可能有三种转归,(1)在数周内迅速发展为尿毒症,呈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2)肾功能损害的进行速度较慢,在几个月或1年内发展为尿毒症。(3)少数病人治疗后病情稳定,甚至痊愈货残留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
作者:卞晓璐;姜婷婷;韩悦;李建辉;谢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比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的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在 Hb、BNP、Ccr、CI等的情况。结果:在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方面优于常规治疗。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较大,能够使患者的左心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郭红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前期的必经阶段,目前常规的肝功能试验无法诊断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因此肝纤维化的血清标志物在临床上有重要诊断价值。肝纤维化的实质是细胞外间质的结缔组织增生,其成分主要是胶原蛋白,还有各种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
作者:李建辉;王心佳;卞晓璐;姜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采用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的价值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59例幽门螺杆菌的患儿,对其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 )、快速尿素酶试验(RU T )、细菌分离培养、组织切片染色法等进行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工作。结果:其中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的患儿测得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的阳性率为81.36%,与其他三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即P>0.05。其中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的特异性为75%,敏感度为95.92%,阳性值为97.92%,阴性值为81.82%。结论: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检测具有经济、简单方便、创伤小等特点,可用于诊断及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转阴等工作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梅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使用中药内外合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接收的6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组治疗,对照组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观察组使用葛根芩连五炭汤口服灌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葛根芩连五炭汤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论:临床中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葛根芩连五炭汤内外合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段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在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从2012年2月份到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患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干扰素雾化治疗,两组治疗相同时间后对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结果:两组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退烧时间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在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疗效显著,能使患儿临床获益。
作者:金唐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2008年至2012年我院的246例泌尿外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感染的情况,对感染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的主要部位为泌尿道感染,构成比例为75.6%;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例为23.9%;主要感染危险因素为留置导尿管,构成比例为47.9%。
作者:祖宇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8例经典腹股沟斜疝切口术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病房患者安全护理隐患,有效提升对病患的认知与临床安全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老年病患的安全护理隐患与相应护理措施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病患护理安全存在隐患包括病患生理性因素、心理因素、疾病性因素、药物性因素四个主要方面,应该针对存在的因素实施针对性防护措施。结论:护理工作中安全无疑是排在首要位置的,提升医护人员对老年病患护理安全存在隐患认知并准确依据病患病情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能够保障病患的安全,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唐颖;薛勤;彭英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VSD负压引流技术是当前治疗手足等器官软组织严重感染创面的新型引流技术,目前在手足外科广泛应用,是一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以微生物半透明膜为全密封材料覆盖,封闭整个创面,将引流管与中心负压连接,使整个创面形成全封闭负压引流状态,它利用高负压将引流区内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及时清除,同时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并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加快组织的修复。在当前企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由于操作不慎等原因导致的手指等器官软组织严重创伤感染等现象比较常见,并且由于手指功能的极其精细、复杂,医护人员对于病人的术后护理质量的高低,将严重影响病人康复后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谈谈 VSD负压引流技术在术后护理中的体会。
作者:蒋燕飞;何冰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支气管哮喘病的知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要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0.05),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本病的知晓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改善。
作者:蔡培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行业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环境与以前相比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在新时期,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显得十分必要。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我国医药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做出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供借鉴。
作者:袁丹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治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医院6年间收治的103例60岁以上老年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显效77例,占74.75%,有效15例,占14.56%(7/49),总有效率89.32%;结论老年CHF患者长期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敏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