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兴宜
急进性肾炎为急性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A PG )的简称。它起病急骤,可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肾功能急剧恶化,以少尿(无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多见。多数急骤起病,主要表现为少尿货无尿、血尿(常为肉眼血尿且反复发作)、大量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货不伴水肿高血压,病程迅速进展,病情持续发作,致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可在数周货数月发展至肾衰竭终末期。它可能有三种转归,(1)在数周内迅速发展为尿毒症,呈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2)肾功能损害的进行速度较慢,在几个月或1年内发展为尿毒症。(3)少数病人治疗后病情稳定,甚至痊愈货残留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
作者:卞晓璐;姜婷婷;韩悦;李建辉;谢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突发性、出血量大、病情凶险;临床尽快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有条件的医院也可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由于该病发展快、病死率高,护理工作要有预见性、科学性。同时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工作,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风险,确保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齐拉西酮(思贝格)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4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齐拉西酮(思贝格)联合小剂量氯氮平进行治疗,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与利培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8.18%,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小剂量氯氮平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具有治疗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戴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中抽取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分析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43例,在相同麻醉诱导用药的基础上,运用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比较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分析组,对两组麻醉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死、致残以及并发症发生等几率上,分析组要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来说,使其呼吸道保持通.,通过抗休克治疗并使用正确的麻醉方式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的关键。
作者:张俊燕;贾渊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钢板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贵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并对七个月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有助于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由于人工流产损伤妇女子宫内膜,引起内膜瘢痕;或孕妇子宫内膜血供不足等因素均可导致前置胎盘。前置胎盘促使孕妇子宫蜕膜生长不全,当受精卵着床后,为摄取足够营养,胎盘伸展到子宫下段。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临床上医护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病情发展,检测血压,预防产妇出血性休克;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积极预防产妇水电解质紊乱;增加产妇血容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尽快迅速止血,正确选择结束分娩的时间和方法,有利于病人的预后康复。
作者:尹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吸入气体中毒一般都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工人因为处于容易产生有毒气体的环境中,所以发病率高。吸入性气体中毒是有毒气体通过气道进入人体内部,对人体造成损伤的一种情况。呼吸道是有毒物质初接触的器官,根据呼吸系统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毒物质会第一时间对呼吸道造成损伤。患者临床主要以呼吸道炎症和中毒性肺水肿为主,有部分患者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毒物让患者出现哮喘症状。能够导致肺部损伤的毒性气体比较多,大部分对呼吸道造成损伤的气体都是有刺激性的气体。
作者:常凤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52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7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9.2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79%,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其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李崇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并对其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与2007年至2013年间接受治疗的36例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失血量、X线透视时间以及Sanders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在失血量和X线透视时间方面均较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 Sanders 评分方面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髋螺钉退出,1例出现髋螺钉切割并诱发髋内翻畸形。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具有固定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较之于动力髋螺钉(DHS)应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材料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植入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科采用不同内固定材料植入治疗胫骨骨不连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髓内钉固定植骨组和加压钢板固定植骨组,以髓内钉固定植骨组为实验组,加压钢板固定植骨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处的愈合情况、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关节活动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实验组的影像学显示骨不连愈合例数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髓内钉固定植骨和加压钢板固定植骨均为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但髓内钉固定植骨法比加压钢板固定植骨法在愈合时间、愈合率、患肢功能恢复上更有优势。
作者:刘海涛;汤明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阑尾炎是目前外科为常见的腹部疾病之一,患者就诊一般多见转移性的下腹剧烈疼痛病症,并且右下腹部位有压痛点。对于急性阑尾炎一般选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考虑到手术周期短,因此,术后的针对性护理对于患者恢复意义重大。本院在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对来我院就诊的36例患有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手术切除,现将护理效果做如下分析。
作者:王水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长期小剂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观察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有典型心绞痛病史,根据CCS分级为1级,积极给予肠溶阿司匹林50mg 加泰嘉50mg ,每天晚餐后按时口服一次,疗效已两年,观察正规科学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自持续小剂量双抗治疗两年,现患者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已明显缓解,疗效显著。结论:长期小剂量双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从而证明阿司匹林加泰嘉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症状,无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白海渊;王志禄;元朝波;朱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对口腔科消毒室护士的职业暴露,进行自我防护,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发生。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医护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1)化学检测对各种器械包、储物容器贴有灭菌指示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3 M 胶带灭菌后看有无变色。(2)生物监测对高压灭菌器进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监测。(3)严格标明物品的开启时间。
作者: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腹痛、腹胀2天,加重3小时”就诊。查体:患者呈痛苦面容,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心、肺、腹阴性。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胃内见多个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较大的长约5.7cm ,胃壁五层结构清楚,未见增厚的胃壁,蠕动存在。追问病史,患者诉因喜吃酸性水果,近半月来每日清晨空腹食用糖山楂球半斤左右。结合病史及腹部B超结果,诊断为:胃结石症(多发)。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但患者惧怕胃镜检查,要求给予保守治疗,随自行服用可口可乐500ml ,每日3次,及抗酸药物,连续服用4天后再次来院复诊,腹部B超提示:胃内仍见多个强光团,较大的长约5.5cm ,较前无明显变化。且患者腹痛症状较前无明显减轻,再次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内镜室行碎石治疗。内镜下见胃体及胃底部多个形状不同的褐色、黄褐色胃结石,历时3小时,经圈套器碎石后,部分取出,剩余碎裂部分通过胃肠道自行排出。术后给予对症治疗,2周后,腹痛、腹胀症状消失,复查B超及胃镜提示正常。
作者:贺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012年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33例,全部患者在伤后48h、肠鸣音恢复、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给予鼻饲饮食,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均未发生营养不良情况,在整个肠内营养支持过程出现严重腹泻2例,轻度腹泻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全部并发症患者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后好转。33例患者死亡5例。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而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还需要注意相关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2月到2012年8月期间收治以胫腓骨骨折就诊患者56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患者入院后行跟骨牵引、手法复位以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患者56例,其中骨折愈合率为92.9%,期间无患者出现压疮,针眼感染以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结论:应用跟骨牵引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确切,安全高效,具有在临床应用的前景和意义。
作者:刘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照护体验及照护对其造成的影响,探索其需求,为有效的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对7例患者家属采取深入访谈和观察法获得其真实感受和体验,采用现象学分析提炼主题。结果:获得心理负荷过重,家庭生活满意度降低,人身自由受限,经济负担过大,健康水平下降5个主题。结论:在研究与关注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不应忽视患者家属在照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针对性的提供知识、心理援助,减轻其负担,从而提高照护水平。
作者:方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5日活动距离、时间及复工率、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增加患者满意程度,具有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救治严重肝损害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38例严重肝损害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救治严重肝损害的护理体会。结果:对比患者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前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指标变化状况,治疗后患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胆红素吸附联合双重血浆置换在治疗严重肝损害患者临床上具有显著效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欧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