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肌钙蛋白Ⅰ在小儿急性肾炎合并心力衰竭早期表达及临床应用研究

刘芳

关键词:心力衰竭, 急性肾炎, 肌钙蛋白Ⅰ, 小儿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肾炎(AGN)伴心力衰竭患儿中的早期表达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GN患儿52例,其中,22例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作为心力衰竭组,30例无心力衰竭患儿作为单纯AGN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小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TnⅠ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cTnⅠ为(1.023±0.254)ng/ml,单纯AGN组为(0.018±0.008)ng/ml,对照组为(0.011±0.006)ng/ml,心力衰竭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单纯AGN组(P<0.05),对照组以及单纯AGN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cTnⅠ对AGN患儿是否发生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早期和准确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指导临床准确诊断和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超声检查在胆囊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笔者所在基层医院自2005年1月到200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疾病患者23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超声诊断结果,总结胆囊疾病的超声图像特点,评价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患者23例,经过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6例,慢性胆囊炎6例,急性胆囊炎5例,胆囊息肉样病4例,胆囊继发肝病改变1例,胆囊癌1例。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诊断胆囊疾病,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无创的优点,可以作为诊断胆囊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陈巧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出血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回顾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1月行剖宫产术590例护理体会。结果:590例患者全部痊愈,患者状态良好,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剖腹产患者手术后护理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努力完成。

    作者:李国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 -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中躁狂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研究组)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治疗6周。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P<0.05),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起效迅速。

    作者:孙艳芝;谢同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53例骨转移瘤患者X线及CT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X线及C T 在骨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3例骨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和C T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转移率中排名第一的是肺癌,骨转移率排名第二的是乳腺癌,骨转移率排名第三的是鼻咽癌,高于其他原发肿瘤的转移率(P<0.05),其中以脊柱、肋骨、骨盆为常见;发生骨破坏的骨转移瘤患者多表现在溶骨型,且 X 线骨破坏诊断率56.60%低于C T 诊断率100%(P<0.05)。结论:针对骨转移瘤X 线与C T 都可以做出诊断,二者比较,已出现病理性骨折的患者更适用于X 线,已确诊原发肿瘤的患者更适用于CT 进行下一步诊断。因而,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而选择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诊断,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李有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有关少量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的普通放射现象

    目的:针对少量胸腔积液以及胸膜粘连的普通放射现象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行普通放射检查的患者60例,针对普通的放射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普通放射检查能够有效的检出少量胸腔膈角变钝,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影像学中的不可定性对于普通放射检查少量胸腔积液与胸膜粘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当得到重视。

    作者:樊仁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法应用在社区老年糖尿病上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法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法,运用胰岛素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注,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治疗后15d、30d、60d时进行复检两组患者尿糖情况;治疗后60d进行回顾整理,计算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判断综合治疗法应用在老年糖尿病上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高血糖情况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60d后计算总有效率,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治疗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较传统常规治疗手段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接收的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变化,进而评判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为89.2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 PaCO2、PaO2较之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心率与呼吸频率不及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行 BiPAP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孙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宝石 CT 能谱扫描检查肝内占位性病变敏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宝石C T 能谱成像在肝内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肝脏占位病变患者(8例肝血管瘤、12例肝转移瘤、18例肝细胞癌),均行能谱CT 的能谱扫描模式(GSI)扫描,获得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及静脉期的能谱系列图像。测量病灶、正常肝组织和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并计算不同期相、不同能量水平下发现病灶数,对2组间上述测量指标进行两样本 t 检验。结果:70kev 图像上小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140kvp图像。结论:CT 能谱成像的定量分析对肝内占位性病变尤其是对小病灶的检出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能提高检出效能和诊断准确性。

    作者:赵金凤;张同;刘建宇;吴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临床特征。长期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高达15%;本病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辅助检查1.1 X线胸片检查:前期检查胸片并不不良变化,但时间久了便会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1.2血常规: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嗜酸粒细胞增多。1.3痰液检查: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找致病菌,指导用药;喘息型痰涂片常可见到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作者:刘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易引发患者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方法:归纳分析在2003年到2013年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0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有60例患者在患病期间并发了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率达8.33%)。临床发现由于脑出血导致的患者的模糊的意识状态,其意识情况愈差,并发症的发生率愈高。临床资料显示患发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死率高达46.66%。结论:由于脑出血并发产生上消化道出血,是患者的病危信号之一。

    作者:帕提曼·艾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疗效。方法:高血压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脑片口服,15天为1疗程。结果:120例门诊患者使用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总有效率达到97.5%,无明显禁忌症和副作用,同时发现安脑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晕有特殊的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颜景荣;马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护理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手术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的:研究分析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09至2011年我院共有20例患者接受气管管套护理,他们均是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根据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论:烧伤并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需要提供气管套管护理服务,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胡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慢性盆腔炎经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使用中医疗法获得的效果不错,该疾病的产生多是因为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者是患者的体质偏弱,导致了病程的延长,引起的,有些患者在患有慢性盆腔炎之前并没有出现该类疾病的情况,说明其他疾病也是引起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比如说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慢性盆腔炎的发病诱因临床中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该类疾病的患者在妇科门诊中经常可见,属于妇科常见多发疾病。该疾病患病后需要比较长的治疗周期,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目前使用的西医疗法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该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了比较大的危害,使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而且患者病情反复,增加了其经济负担,久治不愈,让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

    作者:侯敬丽;李天舒;刘树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在难治性哮喘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在难治性哮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哮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的对照组以及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EF昼夜变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有助于改善气道功能,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进行延续性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从我院收治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抽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5日活动距离、时间及复工率、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增加患者满意程度,具有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缩宫素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缩宫素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药物流产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全部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后,受试组注射使用缩宫素,对照组不给药。观察流产后的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结果:受试组的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分别为9.55±2.56天和69.30±17.42ml ,与对照组相比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都有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中使用缩宫素,能够有效地降低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提高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易于妇女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在消化内科中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11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药物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接受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治疗。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我们发现实验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联合和解方剂用于消化内科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今后可将其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门诊用药结构对比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结构的现状。方法:对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抗感染用药的份额稳步下降。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性,需进一步干预。

    作者:孙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胆囊腹腔镜术后超声观察

    胆囊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损伤少、恢复快、瘢痕小、住院天数少等优点,深得医生和患者的认同,但术后仍有并发症的发生,如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通过对我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旨在引起以后工作中注意,以提高技术水平,尽可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8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90例患者,于术后当晚和次日上午行3970例次超声扫查,其中女1431例,男1459例,年龄16-78岁,平均44.5岁。

    作者:张正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肠穿孔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

    1病例摘要患者,女性,90岁,已婚。因“下腹部疼痛伴呕吐6小时”入院。2年前有肠道肿瘤病史。患者于入院前6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下腹部闷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2次,量少,无含咖啡样物质,并解成形褐色软便一次,急诊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4/61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糜,消瘦贫血外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下腹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低钝。辅助检查:血常规:WBC20.98×109/L ,GR88.4%。生化:ALB21g/L ,钾3.16mmol/L ,钠129.6mmol/L ,余项正常。入院诊断:急性胃肠炎。给予抗感染、解痉等治疗1小时后,患者呕吐症状缓解,但腹痛无明显好转。即予送至门诊行腹部 B 超检查提示:1、肝周、脾周积液;2、中下腹部低回声区(肠道占位待排)。腹部立位平片示双膈下游离气体,考虑腹部空腔脏器穿孔。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考虑结肠肿瘤并发肠穿孔。患者检查结束返回途中突然出现神志不清,脉搏、血压测不出,心跳呼吸骤停,立即送入急救室进行抢救,患者家属放弃继续抢救,办理自动出院。

    作者:伍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