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较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法判断患者血尿来源的准确性

王玉萍

关键词:显微镜法, 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血尿来源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在血尿来源判断过程中,应用显微镜法与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分析法检测的准确性。方法:取170例血尿病人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类型不同将其分为 A 组(肾小球病变组)90例和B组(非肾小球病变组)80例,对170例分别以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分析法和显微镜法检测两组尿液红细胞(RBC)形态,对二者判断结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镜检法的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71.3%;自动尿沉渣分析法的敏感性为91.1%,特异性为83.8%,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鉴别血尿过程中,自动尿沉渣分析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与传统显微镜法相比,其在血尿来源判断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对 ICU 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对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对ICU 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80例危重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按照弹性排班的方式,一个护理人员固定的会1-2个危重病人进行监管,且根据为重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IC U护理方案的调整,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IC U 病房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中的危重病人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人实行定人监管的实施,不仅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大大提高了IC U 病房的护理质量,而且还提高了危重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危重病人能够得到细致、全面的护理,大大提高了 ICU 病房的护理管理水平与效果。定人监管在IC U 护理中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曲云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复杂,病程较长,而且现阶段的治疗还没有什么非常有效的方法,因此治疗难度大。目前使用的是内镜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和内科治疗这几类,本文就慢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吴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门诊治疗 VVC 阴道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念珠菌阴道炎(VVC)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具体症状使用唑类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结果:初步治疗1个月有效率57.78%,经过3个月左右的治疗护理,有效率为95.56%,通过药物联合护理,患者均有效康复。结论:通过药物联合护理,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王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矽肺壹期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康复治疗对矽肺壹期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情稳定的矽肺壹期患者随机分为肺康复组(n=30)与对照组(n=30),肺康复组给予体能锻炼、呼吸肌锻炼、心理干预等肺康复治疗措施,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定肺通气功能,比较两组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通气功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1)。结论:肺康复治疗可提高矽肺壹期患者肺通气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马丽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引起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386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探讨导致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386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共30例,占到了全部手术患者的7.77%,其中60岁及以上的患者共占83.33%(25例),年龄在60岁以下的患者共占16.67%(5例),存在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共占86.67%(26例),无长期吸烟史的患者共占13.33%(4例)。引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术后反流,共占26.67%(8例),管理不善,共占23.33%(7例),因喉返神经损伤导致的肺部感染占10.00%(3例)。其中无通气功能障碍以及轻度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共占16.67%(5例),中度以及重度慢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共占83.33%(25例)。30例患者中共有20.00%(6例)的患者因肺部感染严重而引发呼吸衰竭,2例的患者因治疗无效死亡,死亡率为6.67%。讨论:导致食管癌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大小、是否存在吸烟史、进行手术前是否存在通气功能障碍、手术过程中对于呼吸道的管理是否科学规范、术后是否发生胃食反流以及手术过程中是否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等几个方面,因此医护人员应当特别加强对以上方面的管理,降低和避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愈率。

    作者:范晋蓉;冯秋霞;杨俊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胸部结节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患者的临床医学影像情况。方法:2011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接收36例胸部结节病患者,对他们使用C T 扫描诊断,对其影像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出现胸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其中对称性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22例。单侧与纵膈淋巴结肿大8例,纵膈淋巴结肿大6例。结论:胸部结节患者通过CT 扫描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给临床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孙化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和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秋冬腹泻患者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并给与小儿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两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思密达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观察30例患者中显效有24例,占80%,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显效19例,占63.3%,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并且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能达到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白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中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患者接受的麻醉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的84例剖宫产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使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分析其麻醉效果。结果:在对患者使用麻醉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生效时间短于对照组,Bromage评分也是观察组比较优秀。另外在新生儿 Apgar评分、NBNA 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膜外联合麻醉的方式其效果比硬膜外麻醉要好,患者的生效时间短。

    作者:王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十版(ICD -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中躁狂发作,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研究组)与单独使用丙戊酸镁缓释片(对照组)。治疗6周。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评估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在治疗第1周末的减分率比对照组显著,这种差异在1~6周一直存在(P<0.05),而且第6周结束后的临床痊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氮平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疗效及安全性较好,且起效迅速。

    作者:孙艳芝;谢同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内固定材料植入治疗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材料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植入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科采用不同内固定材料植入治疗胫骨骨不连的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髓内钉固定植骨组和加压钢板固定植骨组,以髓内钉固定植骨组为实验组,加压钢板固定植骨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处的愈合情况、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及术后关节活动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实验组的影像学显示骨不连愈合例数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愈合时间、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髓内钉固定植骨和加压钢板固定植骨均为治疗胫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但髓内钉固定植骨法比加压钢板固定植骨法在愈合时间、愈合率、患肢功能恢复上更有优势。

    作者:刘海涛;汤明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自拟加味正气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15例

    目的:观察益气固表,健脾益肾的中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加味正气散(黄芪、灵芝、紫河车、山药、白术、陈皮、黄芩、防风、乌梅、煅牡蛎、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15例。结果:总有效率96.5%。结论:自拟加味正气散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通过益气固表、健脾益肾达到治疗作用。

    作者:路云霞;张兆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观察针灸联合固本止崩汤治疗女性崩漏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应用固本止崩汤在治疗女性崩漏疾病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在我站治疗的34例崩漏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行针灸进行治疗,并加减固本止崩汤水煎服;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肌注黄体酮20mg/日进行止血,后口服雌孕激素药物。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非经期出血量明显减少或消失,经期、血量、周期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具有优势,P<0.05。结论:应用针灸联合固本止崩汤治疗女性崩漏患者在非经期止血,调节生理周期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具有在中医妇科推广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进性肾炎的诊断治疗对愈后的影响

    急进性肾炎为急性快速进展性肾小球肾炎(A PG )的简称。它起病急骤,可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肾功能急剧恶化,以少尿(无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多见。多数急骤起病,主要表现为少尿货无尿、血尿(常为肉眼血尿且反复发作)、大量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货不伴水肿高血压,病程迅速进展,病情持续发作,致使肾功能进行性损害,可在数周货数月发展至肾衰竭终末期。它可能有三种转归,(1)在数周内迅速发展为尿毒症,呈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2)肾功能损害的进行速度较慢,在几个月或1年内发展为尿毒症。(3)少数病人治疗后病情稳定,甚至痊愈货残留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

    作者:卞晓璐;姜婷婷;韩悦;李建辉;谢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谷胱甘肽滴眼液在治疗白内障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应用谷胱甘肽滴眼液对患有白内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白内障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白内停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谷胱甘肽滴眼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白内障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视力水平恢复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谷胱甘肽滴眼液对患有白内障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103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诊治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医院6年间收治的103例60岁以上老年CH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显效77例,占74.75%,有效15例,占14.56%(7/49),总有效率89.32%;结论老年CHF患者长期使用倍他乐克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敏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中药房的现代化管理

    目的:对中药房实施现代化管理,提高患者对中药房的满意度。方法:根据患者对于中药房的药学服务的更高要求,结合我院中药房多年的管理经验,对中药房实施现代化管理。结果:实施现代化管理后,患者对于我院中药房的现代化管理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患者医院取药比率也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中药房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日益现代化。

    作者:蒋元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结石1例的诊疗

    1临床资料患者,女,22岁,因“腹痛、腹胀2天,加重3小时”就诊。查体:患者呈痛苦面容,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心、肺、腹阴性。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未见异常。腹部B超提示:胃内见多个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较大的长约5.7cm ,胃壁五层结构清楚,未见增厚的胃壁,蠕动存在。追问病史,患者诉因喜吃酸性水果,近半月来每日清晨空腹食用糖山楂球半斤左右。结合病史及腹部B超结果,诊断为:胃结石症(多发)。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但患者惧怕胃镜检查,要求给予保守治疗,随自行服用可口可乐500ml ,每日3次,及抗酸药物,连续服用4天后再次来院复诊,腹部B超提示:胃内仍见多个强光团,较大的长约5.5cm ,较前无明显变化。且患者腹痛症状较前无明显减轻,再次建议患者行内镜下圈套器碎石术,征得患者同意后,在内镜室行碎石治疗。内镜下见胃体及胃底部多个形状不同的褐色、黄褐色胃结石,历时3小时,经圈套器碎石后,部分取出,剩余碎裂部分通过胃肠道自行排出。术后给予对症治疗,2周后,腹痛、腹胀症状消失,复查B超及胃镜提示正常。

    作者:贺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探讨较为适合的剂量。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基础治疗方法(调整血压、控制血糖、脱水、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日20mg ;观察组应用辛伐他汀1日40mg ,睡前顿服。疗程12周。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9.04%、51.03%和98.13%,常规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21%、27.50%和85.26%,两组三项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中断治疗均自行恢复正常,均无肌痛、过敏等反应。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剂量有较好疗效,而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因此在严密监测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 PCI 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因素。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8例冠心病行PCI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第5d是否发生氯吡格雷抵抗进行分组,即:氯吡格雷抵抗组(简称观察组)-28例和对氯吡格雷反应性正常组(简称对照组)-100例,计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 Logistic 回归。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吸烟以及糖尿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25.1±14.6)%,高于对照组(8.1±3.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吸烟史、糖尿病、三酰甘油、cTn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女性、吸烟史、糖尿病、三酰甘油、cT n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将上述人群作为高危人群,密切关注。

    作者:刘建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直肠癌外科手术的解剖应用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当前的发病率逐渐加大,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因此,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更好的确保整个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将围绕当前直肠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并为整个应用解剖提供详实的治疗数据,更好的形成整体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跃华;张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