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从问题管理和危机管理的角度,医疗服务可能存在或者容易引发种种不满意的病人称为重点病人。但在重点病人临床医疗实践中出现很多不规范的医疗行为,这些行为将导致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法律风险增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妇产科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阴道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口服西药、外用西药洗液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抗生素,采用中药洗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记录复诊以及复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观察组明显的大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阴道炎的治疗,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总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是指经过腹腔镜将子宫周围的韧带、血管、阴道壁切断,将子宫切除后经自阴道取出,具有手术创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腹部伤口小等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腹腔镜手术,我院于2009年开始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特点及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0例均为女性,主要手术指征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6.5岁,全部病例均行宫颈刮片组织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盆腔无严重粘连。2护理方法2.1术前准备: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并制定护理计划,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优越性及术后注意事项,有助于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物品准备:30°腹腔镜韵砂、10mm 的 Trocor2个、5mm 的 Trocor2个、气腹针、分离钳5mm转换器、持针器、单极电钩、瓜钳、吸引器、腹腔镜高清晰度摄像临时系统、冷光源系统、CO2气腹系统、单双极电凝器、冲洗吸引装置、图文工作站一套、PK 刀、举宫器、宫颈钳等。体位物品:腿架、腿套、肩托、消毒巾、约束带等。
作者:周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因此,大多数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进展到晚期。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肝癌,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影像学检查在肝癌的诊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杜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同期50例健康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相关身体指标水平,包括体重指数、臀围、颈围、腰围、舒张压、收缩压、TG、TC、HDL -C、LDL -C等。结果:相比对照组,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观察组的体重指数、臀围、颈围、腰围、收缩压、TG 等指标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确定,腰围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结论:老年男性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戴莉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9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79例仅采用缬沙坦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更显著的降低血压和心率,并且两者联合用药无严重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用药方案。
作者:张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行彩超检查诊断与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拟诊阑尾炎患者17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搜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而分析患者阑尾形态结构与超声表现。结果:170例患者经高频探头检查后检出154例,检出率为90.6%;经低频超声检查后检出93例,检出率为54.7%;超声表现分型分为无结构型、结构部分破坏型、结构完整难辨型以及结构完整清晰型。结论:阑尾炎患者行高频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有利于超声分型,且对后期临床治疗的意义重大。
作者: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利尿剂,ACEI及/或 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三组:收缩性心衰组(30例)、舒张性心衰组(30例)、混合性心衰组(3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所占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利尿剂,ACEI 及/或A 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其中舒张性心衰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洋地黄药物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经住院用药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以利尿剂,ACEI及/或 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为主要治疗用药,但从统计分析结果观察,临床应加强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应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1概述产科领域中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在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引起微循环广泛的纤维蛋白沉淀和血小板、红细胞凝集,形成播散性微血栓。因此引起循环功能障碍,且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血浆中其他凝血因子的大量消耗,后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广泛出血、血管内溶血、组织坏死等变化,引起各脏器的功能障碍,重者导致死亡。2对产科DIC处理原则(1)治疗产科原发疾病,尽早去除病因。(2)及时使用抗凝剂。(3)抗纤溶治疗。3以上具体治疗措施应视DIC发展阶段而选用之(1)治疗产科原发疾病,尽早去除病因:引起 DIC 的产科原发病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胎死宫内、感染性流产等,多需要针对病情给以恰当的治疗的同时,及时清除宫腔内容物,去除诱发DIC的因素。一旦分娩结束后,才能使血管内凝血不再发展,体内凝血过程才能很快恢复正常。故治疗原发疾病,及时清除宫腔内容物为关键措施。
作者:赵秀玲;田晓宁;付巍;龚丽红;胡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急救期重症烧伤患者提供输液以及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提供比较可靠的方法。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52例重症烧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输液和营养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重复建立静脉通道、静脉炎以及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支持10d后的营养状况以及氮平衡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而营养支持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重症烧伤患者接受输液和营养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治疗基础,其并发症情况得到了控制。
作者:孙明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当前的发病率逐渐加大,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因此,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更好的确保整个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将围绕当前直肠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并为整个应用解剖提供详实的治疗数据,更好的形成整体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跃华;张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行业相比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环境与以前相比也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在新时期,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显得十分必要。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我国医药行业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和现状做出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供借鉴。
作者:袁丹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剖宫产瘢痕妊娠局部注射氨甲蝶呤(MTX)的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6月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31例,采用局部注射氨甲蝶呤方法进行治疗,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31例患者治疗成功29例,治疗成功率为93.5%;HCG降至正常时间为27.4±3.6天。结论:将甲氨喋呤局部注射方法应用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治疗中,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包块消失快等优点,能够有效预防阴道大出血,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保守治疗的成功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分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8例患儿,根据患儿是否细菌感染标记,分别标记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 C 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患儿C反应蛋白值为(7.56±2.06) mg/L ,在正常范围内;细菌组患儿C反应蛋白值为(28.59±8.52) mg/L ,远远超过儿童的正常范围;细菌感染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值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体内的C 反应蛋白值与细菌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利用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联合用于儿科临床检验分析,可以快速有效诊断出患儿为病毒性感染或细菌性感染,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为患儿争取有效的治疗术时机,有效提高了临床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项琼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缩宫素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药物流产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全部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后,受试组注射使用缩宫素,对照组不给药。观察流产后的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结果:受试组的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分别为9.55±2.56天和69.30±17.42ml ,与对照组相比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都有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中使用缩宫素,能够有效地降低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提高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易于妇女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提高尿常规检验合格率及有效率。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集的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1000例为研究对象,对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0例样本中不合格率为2%。结论:尿常规检验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样本污染、采集时间不合理、采集量不正确等,要对症下药,提高尿常规检验样本合格率,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杨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小儿患者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2010年内至2012年的94例我院小儿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方法研究,将患儿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的是红霉素进行和常规的发热治疗,观察组则是使用阿奇霉素和常规发热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89.4%,对比分析说明观察组效果更加明显;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4.3%,对照组为10.6%,说明对照组的安全性比观察组差。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该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低,可靠,临床中应该推广使用。
作者:付继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胸部创伤患者急诊处理的临床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胸部创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维吾尔地区的根据患者是受伤情况采用手术或者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转入到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对于不属于该科室的受伤患者转入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有18例,经过治疗之后48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结论:胸部创伤急症患者,绝大部分属于危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及时的采用相应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方法,并迅速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观察,对于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努尔买买提·米日阿孜木尔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一些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失败医疗行为也会上升为医疗纠纷;同时,特效药物救治是医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理性选择。
作者:石丽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肝病合并结合病的患者临床采取的护理方式。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34例肝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方式来进行研究,对其临床症状改善、疾病特点等进行观察,制定对患者的护理方案。结果:此组患者经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显效率为58.8%,有效率为21.4%,无效率11.8%。结论:肝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他们临床中需要使用比较好的护理干预来配合治疗,这样才能够让治疗的效果得到发挥,避免并发症的产生,让患者获得更加安全的治疗。
作者:王冰冰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