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徐龙
目的:探索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并对其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与2007年至2013年间接受治疗的36例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失血量、X线透视时间以及Sanders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在失血量和X线透视时间方面均较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 Sanders 评分方面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髋螺钉退出,1例出现髋螺钉切割并诱发髋内翻畸形。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具有固定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较之于动力髋螺钉(DHS)应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肥胖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采用临床诊断以及检查结果来进行综合诊断治疗的方式进行研究。结论:控制体重、增加运动强度,改善饮食结构,防止低血钾和室颤。如果饮食和运动均不能够产生效果,那么需要使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作者:刘文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阴式子宫全切与腹式子宫全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50名行阴式子宫全切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50名行腹式子宫全切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子宫质量、术中出血量。结果:对比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子宫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与腹式子宫全切是临床上的两种常用子宫切除方法,而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等优势,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溫智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医院的经营活动必须以会计核算为依据,通过财务控制,分析评价经营成果,加强成本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才能增强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医院财务行为,使医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医院财务管理1.1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组织内部设计的管理控制程序:其目的是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及有效利用;资料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尽量减少成本、费用并保持赢利;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差错和舞弊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医院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展开内部控制大检查,监督和考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作者:刘彬彬;高天旭;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眼调节和近视眼的联系。方法:根据50例自愿接受此次研究的患者来进行研究,对其100只眼睛进行研究,通过屈光不正的情况还有检查的结果来对为患者的近视眼和眼调节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此次研究的患者小20岁,大的30岁,屈光不正大为-10D ,为其进行了调节,幅度从6.25D至13.70D ,平均一分钟9.64周。结果显示患者的屈光度和调节幅度之间具有相关性,而调节敏捷度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屈光不正可以通过眼调节幅度来进行改变,较低的幅度则会产生较高的屈光度,相反亦然,临床中近视患者可以通过对调节幅度进行训练来减慢眼睛近视度数加深的情况。
作者:王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选择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入院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43例儿童患者,均采用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43个患儿病例中优23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采用内外侧联合手术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式较简便、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可行早期锻炼、疗效满意。是临床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良好选择。
作者:马洪波;赵晋社;贾新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高脂血症兔体内应用三种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其体内要动力学及药效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并对其进行分组,三种药物均进行高、低剂量(15mg/L、5 mg/L)进行灌服,进行为期20天的观测,并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三种他汀类药物在对试验兔灌服20天后,高脂血症兔的 T C及 T G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三种他汀类药物对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赛藏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颅脑损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其发生率都很高,约占创伤总数的20%[1],在外伤中仅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但病死率却高居首位。其发生的死亡呈现三个高峰值分布,第一个死亡高峰发生在伤后1h 以内的现场,占50%;第二高峰值分布发生在伤后1-2h以内,占30%第三个死亡高峰在住院后30d内(1-4周),占20%[2]。因此创伤后1h 在临床被称为“黄金1 h”[3]。院前急救主要针对第一、第二个高峰期的危重伤员,为探讨院前急救及转运方法与效果,现就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院急诊科共出诊急救的25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
作者:危丽华;汪春花;林涵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 -L)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 CNSS -L患者7例,回顾分析其C T 及 M RI检查资料。结果:本组7例患者中,3例为白血病浸润软脑膜,3例脑实质浸润,1例硬脑膜受累。结论:M RI检查配合病史分析有利于早期诊断CNS -L ,并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符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对口腔科消毒室护士的职业暴露,进行自我防护,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发生。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医护人员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自身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医院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1)化学检测对各种器械包、储物容器贴有灭菌指示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或3 M 胶带灭菌后看有无变色。(2)生物监测对高压灭菌器进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监测。(3)严格标明物品的开启时间。
作者:杨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回顾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1月行剖宫产术590例护理体会。结果:590例患者全部痊愈,患者状态良好,没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剖腹产患者手术后护理方法,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努力完成。
作者:李国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家属更好的护理患者,减少患者紧张焦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方法:在家属等待区设置宣传栏,装配电子信息等候系统,扩音器传唤家属,爱心留言区,儿童活动区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手术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发生率明显降低,家属了解了一般麻醉和手术的护理要点,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增加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家属是患者治疗护理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通过各种形式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术后恢复至关重要,健康教育应与手术室优质护理有机结合,有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张艳平;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结构的现状。方法:对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抗感染用药的份额稳步下降。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存在一些不合理性,需进一步干预。
作者:孙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出现大咳血的患者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方法:根据58例肺结核出现大咳血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护理过程进行探讨,研究有效的护理方式。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咳血情况得到控制,获得较好的治疗,安全出院。结论:肺结核患者临床中会有大咳血的情况,该情况发生的时候,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和护理,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对患者提供精细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这一情况。
作者:方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中抽取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分析组和比较组两组,每组43例,在相同麻醉诱导用药的基础上,运用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比较组,采用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分析组,对两组麻醉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在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死、致残以及并发症发生等几率上,分析组要明显低于比较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来说,使其呼吸道保持通.,通过抗休克治疗并使用正确的麻醉方式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的关键。
作者:张俊燕;贾渊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家属的照护体验及照护对其造成的影响,探索其需求,为有效的干预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对7例患者家属采取深入访谈和观察法获得其真实感受和体验,采用现象学分析提炼主题。结果:获得心理负荷过重,家庭生活满意度降低,人身自由受限,经济负担过大,健康水平下降5个主题。结论:在研究与关注脑卒中患者生命质量的同时,不应忽视患者家属在照护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针对性的提供知识、心理援助,减轻其负担,从而提高照护水平。
作者:刘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行彩超检查诊断与超声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拟诊阑尾炎患者17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搜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而分析患者阑尾形态结构与超声表现。结果:170例患者经高频探头检查后检出154例,检出率为90.6%;经低频超声检查后检出93例,检出率为54.7%;超声表现分型分为无结构型、结构部分破坏型、结构完整难辨型以及结构完整清晰型。结论:阑尾炎患者行高频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有利于超声分型,且对后期临床治疗的意义重大。
作者: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方剂中有效成分的配伍问题,提高用药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依靠现代技术进行有效成分配伍。通过举例说明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伍应用,阐述方剂配伍的优点及意义。结果:中药方剂有效成分配伍使得用药更加准确,更具针对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好。但仍须进一步利用现代技术对成分进行分析和配伍,深入研究。结论:现代技术对方剂有效成分配伍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李利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鞋遗尿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接收的42例功能性遗尿症儿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为三组,一组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均在5岁以上。实验1组使用药物和膀胱功能训练,实验2组使用药物和心理辅导,对照组采取心理辅导和膀胱训练,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随访,实验1组治愈率为78.6%,实验2组治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率为57.1%。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治愈率为57.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次研究的这几种治疗方法对于儿童遗尿症具有效果,而药物和膀胱训练的方法效果是其中优秀的方法。
作者:魏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因素。方法:将我科收治的128例冠心病行PCI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第5d是否发生氯吡格雷抵抗进行分组,即:氯吡格雷抵抗组(简称观察组)-28例和对氯吡格雷反应性正常组(简称对照组)-100例,计算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 Logistic 回归。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性别、吸烟以及糖尿病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25.1±14.6)%,高于对照组(8.1±3.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吸烟史、糖尿病、三酰甘油、cTn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女性、吸烟史、糖尿病、三酰甘油、cT n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应将上述人群作为高危人群,密切关注。
作者:刘建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