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萍
目的:如何针对临床用血紧张原因采取措施。方法:总结与分析近年本市用血紧张原因。结论:通过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保障临床充分血液供应。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70例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8例经典腹股沟斜疝切口术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学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201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三位获得者James E .Rothman ,Randy W .Schekman & Thomas C .Südhof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由于他们的突破性的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免疫失调等各器官疾病研究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从三位获奖者的人生经历讨论了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对其的影响,分析了他们对细胞运输机制的研究对生理和医学发展的巨大价值和影响。后,研究了三位获奖者科学研究方法的三大特点:假说方法,实验方法,归纳综合方法及其对当代大学生研究学习的启示。
作者:黄舒文;张洪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替勃龙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老年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性萎缩性阴道炎患者118例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为替勃龙联合纳米凝胶银,对照组为替勃龙联合甲硝唑栓。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替勃龙联合纳米银凝胶治疗老年萎缩性阴道炎降低了复发率、减轻阴道粘膜刺激作用、减少耐药性。
作者:段彩梅;夏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多为突发性、出血量大、病情凶险;临床尽快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或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有条件的医院也可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由于该病发展快、病死率高,护理工作要有预见性、科学性。同时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工作,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风险,确保尽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赵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超市熟食制品微生物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关对策,大限度的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选取 xx 区销售熟食制品的超市共计10家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在超市中正常销售的熟食制品共计15类(200份)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我国现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与肉制品检验》中的相关规范展开检验作业。参照《熟肉制品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对检测样本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5类(200份)熟食制品中,共检出合格熟食制品73份,检出合格率为36.50%,未合格率为63.50%。共32份熟食制品中检出致病菌,检出菌株数为45株。45株致病菌中,31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8.89%,明显高于其他致病菌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x x 区超市熟食制品微生物污染问题严重,存在可能诱发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污染问题,需要从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从法律管理措施的落实、以及从技术标准的提升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权利提高超市熟食制品卫生检验的合格率。
作者:王爱华;赵德东;韦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PICC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2014年02月进行PICC插管的58例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全程、规范的临床护理。结果:58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56例,占96.6%;带管长82天,短为8天,平均留置时间为60天。发生静脉炎1例;过敏反应1例;导管堵塞4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对围置管期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护理,是PICC置管成功、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屈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方法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观察组患儿复发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临床处理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在急救过程中,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黄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与护理因素的相关性,以正确指导结核病患者的服药及增强其依从性。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结核病患者(300例),以全国结核病年龄段患病率为参照,在各年龄段中按比例随机抽取,并设计调查表调查被抽取患者,后分析护理因素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结果:300例被调查者中服药依从性良好者157例,构成比为52、33%,服药依从性较差者143例,构成比为47、67%。服药依从性良好组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及胃肠道等生理反应均低于服药依从性较差组;服药依从性良好组患者与亲戚同事沟通的次数及受到的关心略高于依从性差组;认知管理评分为3.38±0.56,与医生沟通评分为3.42±0.66,症状管理评分为7.51±1、23,疾病共性管理评分为7.62±1.12各项比较均高于依从性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自我管理、医护人员的关心及对疾病的认知可提高结核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李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龄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接受治疗的65例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之后的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前后情绪状态变化。结果: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感染5例、压疮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均痊愈或好转,有效率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SAS 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烧伤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其恢复状态比较好。
作者:石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病房患者安全护理隐患,有效提升对病患的认知与临床安全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老年病患的安全护理隐患与相应护理措施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病患护理安全存在隐患包括病患生理性因素、心理因素、疾病性因素、药物性因素四个主要方面,应该针对存在的因素实施针对性防护措施。结论:护理工作中安全无疑是排在首要位置的,提升医护人员对老年病患护理安全存在隐患认知并准确依据病患病情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能够保障病患的安全,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作者:唐颖;薛勤;彭英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利尿剂,ACEI及/或 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三组:收缩性心衰组(30例)、舒张性心衰组(30例)、混合性心衰组(3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所占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利尿剂,ACEI 及/或A 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其中舒张性心衰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洋地黄药物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经住院用药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以利尿剂,ACEI及/或 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为主要治疗用药,但从统计分析结果观察,临床应加强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应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周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之一是通过健康教育唤起患者的健康意识,从而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健康素质及生活质量。几年来,我院在临床护理中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将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护理活动之中,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学护理知识和健康指导,有目的、有计划的为患者解决更多的健康问题。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作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1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1.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教育人们树立新的健康观,鼓励人们具有达到健康状态的愿望,并帮助其实现这一愿望。今年以来,我院对82名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所有患者都认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职业性哮喘是指由于接触职业环境中的致喘物质后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疾病,以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易反复发作,暂时性及严重的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极其痛苦,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非常重要。1呼吸困难护理主要是以下环节1.1室内环境,以达到清洁,优雅,干净,清新的空气,阳光充足,室内禁放植物,煤炉,感觉诱发哮喘的东西。1.2应根据哮喘发作的昼夜变化,采取相应的调整,在一天的时间,严重的哮喘发作是在晚饭后,直到第二天早上10时左右,尤其是凌晨3点左右,所以我们必须在此期间加强检查。
作者:王敏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预防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静脉血栓患者6例,占总比例的15%,对照组并发静脉血栓患者15例,占总比例的37.5%,观察组康复率为85%,对照组康复率为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肢骨折患者给予有效的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结局。
作者:王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一例左房粘液瘤患者的护理,了解左房粘液瘤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重点,以及该疾病常见的并发症。
作者:杜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是甲状腺癌常见病理类型。发病年龄多为30~50岁,其中女性约是男性患者的3倍。该病病史较长,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90%以上[1]。但易发生区域淋巴转移,文献报道淋巴转移率达27%~82%,目前手术治疗是 P T C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包括原发及颈淋巴结的处理。所以更准确的在术前评估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帮助外科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本文就PET/CT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转移术前诊断中的优势报告如下:1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处理原则临床上对于cN0患者的处理争论关键是相当部分的 cN0患者实为N+且术前较难界定。吴毅等[2]回顾性分析181例cN0甲状腺癌未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患者的颈侧区淋巴结复发率,随访2~17年,复发率仅为6.0%(10/168),全组仅1例因远处转移死亡。殷玉林等[3]回顾性分析4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其中166例cN0患者经过10年以上观察,颈部复发率13.9%(23/166),23例颈部复发患者再行治疗性颈清扫后的10年生存率,与258例cN+初治时行治疗性颈清扫患者的10年生存率(82.2%比80.4%)相似,因而大多数学者认为cN0患者不必行选择性颈部淋巴清扫术,如果发生颈部淋巴复发也不会影响患者生存。
作者:王睿;万海涛;徐鹏;张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进行护理观察。方法:选择入住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全面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给予全面护理组综合护理方式,常规护理组则进行常规护理。通过观察患者经护理后腹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并且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率,来总结体会利于患者腹部切口恢复的护理方案。结果:全面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17.14%),且全面护理组相对满意率(94.29%)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及日常全面护理,大大降低患者腹部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量化健康教育在小儿骨科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30例小儿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随机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儿给予量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及家长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小儿骨头特点掌握(90.43%)、上肢骨折外固定知识(88.70%)、骨折后观察及护理掌握(93.04%)、临床骨性愈合率(97.39%)、功能完全恢复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儿及家长掌握小儿骨折的基本知识,促进小儿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作者:吴亚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中对高压电烧伤皮瓣修复治疗后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2012年至2013年我院共有70例接受高压电烧伤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对这些患者提供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经治疗和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以皮瓣成功存货率来作为依据。结果:70例患者经过观察护理后,皮瓣完全成功存活67例(95.71%),皮瓣部分成功存活2例(2.86%),皮瓣边缘坏死1例(1.43%),护理总有效率为92.86%。经统计学处理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观察护理来让高压电烧伤皮瓣修复患者得到比较高的修复率,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预后效果。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