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丽
目的:探讨分析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诊断胆道梗阻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胆道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IMENS生产的1.5T SYMPHONY 核磁共振仪进行检测,体部线圈,呼吸门控,检测当日早晨患者需要禁食禁水,保持心情平静。检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检测结果。结果:和单纯 MRCP相比,MRCP+ FST1WI、T2WI平扫以及 MRCP+ FST1WI、T2WI动态增强,在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核磁共振胆胰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良好。
作者:张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各数据如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经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利尿以及血液透析之后,患者各项数据如BUN、Cr、ALT 以及 AST 显著减少,且痊愈出院,效果显著,讨论鱼胆中毒会导致患者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其中以肾、肝、心以及胃肠道为严重,采用血液透析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鱼胆中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崔荣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给予46例糖尿病患者以综合干预,根据患者的情况实现不同项目指标的评估,应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状等知识。结果:糖尿病患者在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合格率为21.74%;而在实施综合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合格率为69.56%,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经过综合干预,掌握更多相关知识,合理饮食、规范服药和科学运动等,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应碧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疗效。方法:高血压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脑片口服,15天为1疗程。结果:120例门诊患者使用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总有效率达到97.5%,无明显禁忌症和副作用,同时发现安脑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晕有特殊的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颜景荣;马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后发生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低温等离子消融扁桃体切除术的21例术后出血患者,均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术后7至10天出现出血,5例患者在术后24小时内出血。经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全部患者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临床并发症的病例。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大程度的降低低温等离子消融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症状的发生。
作者:乐慧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直肠癌作为消化道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当前的发病率逐渐加大,尤其是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因此,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更好的确保整个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本文将围绕当前直肠癌外科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综述,并为整个应用解剖提供详实的治疗数据,更好的形成整体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跃华;张永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 V )肺炎潮气肺功能的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治和评估的作用。方法:对42例 RS V 肺炎患儿(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潮气肺功能检查,观察潮气流速-容量环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升高,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下降,与恢复期比较,RR、tI/tE、tPTEF/tE有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期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则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RSV导致的肺炎在急性期时主要表现是小气道通气的受阻,在恢复期时,肺功能仍存在部分异常情况。潮气量是判断患儿肺功能状况、治疗效果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但应以能改善鼻腔通气,又不致过度影响鼻甲生理功能为首选,且有很好的临床操作性。经鼻内镜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部分)切除术,基本符合上述要求。本文就临床经验角度总结该术式方法及要点、优点,供同行批评借鉴。
作者:何胜;耿勇;朱昱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的效果影响,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及行为干预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总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有效的心理及行为干预护理,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潘蔚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龄烧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心得。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至2012年期间接受治疗的65例患者来进行探讨分析临床护理方法,根据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系统护理之后的效果,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前后情绪状态变化。结果:治疗期间,患者发生感染5例、压疮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31%。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患者均痊愈或好转,有效率达100.00%。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患者SAS 评分、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烧伤患者接受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其恢复状态比较好。
作者:石倩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4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按照个人意愿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64例患者给予人性化手术室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总评分为(92.2±3.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4±2.8)分,且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其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李家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內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镜复查宫颈表面,宫颈光滑为310例(86.1%);术后6个月随访宫颈检查正常为349例(96.9%);术后1年随访大部分患者宫颈情况正常,复发2例,复发率0.6%;术后3年随访360例患者无复发病例,无宫颈黏连合并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操作简单,容易操作,术后随访患者的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利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管理模式在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麻醉复苏室交接中的应用。方法:选我院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100例全身麻醉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全身麻醉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术后按常规送至麻醉复苏室复苏,其中对照组按巡回护士常规交接习惯与复苏室护士交接,实验组按程序化交接管理模式交接。比较两组交接有无漏洞。结果:实验组在交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高于安全对照组。结论:程序化交接管理模式在麻醉复苏室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应在科室推广使用。
作者:陈伦江;陈豫;唐淋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气促、胸闷或咳嗽等。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急剧加重,可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1]。因此,在早期哮喘急性发作时进行有效干预,可及时缓解病情,防止症状恶化。本次实验观察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2]。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7岁至63岁,平均年龄(51.2±2.7)岁,支气管哮喘病程为5个月-8年,平均病程时间(4.7±0.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杨文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是指经过腹腔镜将子宫周围的韧带、血管、阴道壁切断,将子宫切除后经自阴道取出,具有手术创伤小、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腹部伤口小等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腹腔镜手术,我院于2009年开始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子宫切除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特点及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50例均为女性,主要手术指征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年龄35-58岁,平均年龄46.5岁,全部病例均行宫颈刮片组织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盆腔无严重粘连。2护理方法2.1术前准备:术前一日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并制定护理计划,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优越性及术后注意事项,有助于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物品准备:30°腹腔镜韵砂、10mm 的 Trocor2个、5mm 的 Trocor2个、气腹针、分离钳5mm转换器、持针器、单极电钩、瓜钳、吸引器、腹腔镜高清晰度摄像临时系统、冷光源系统、CO2气腹系统、单双极电凝器、冲洗吸引装置、图文工作站一套、PK 刀、举宫器、宫颈钳等。体位物品:腿架、腿套、肩托、消毒巾、约束带等。
作者:周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20例,采用对照研究,选择实施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前后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总结冠心病介入手术的导管室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结果:实施后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下降,且实施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风险管理使护士风险意识得到了提高,使其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可采取积极的对策,规避部分风险的发生,保障冠脉介入手术导管室护理安全。
作者:毕泗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在急性肾炎(AGN)伴心力衰竭患儿中的早期表达情况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GN患儿52例,其中,22例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作为心力衰竭组,30例无心力衰竭患儿作为单纯AGN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小儿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TnⅠ水平。结果:心力衰竭组cTnⅠ为(1.023±0.254)ng/ml,单纯AGN组为(0.018±0.008)ng/ml,对照组为(0.011±0.006)ng/ml,心力衰竭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单纯AGN组(P<0.05),对照组以及单纯AGN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cTnⅠ对AGN患儿是否发生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早期和准确可靠的实验室依据,指导临床准确诊断和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作者:刘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骨折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出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观察组患者按计划实施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未实施有计划的回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患者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功能锻炼、坚持按医嘱服药、坚持按时到医院复诊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计划的开展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骨折患者的健康行为,加强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6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上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具有显著效果,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德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诊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31例,占总数的77.5%,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2例,占总数的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中显效24例,占总数的60.0%,有效7例,占总数的17.5%,无效9例,占总数的22.5%,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王述桃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