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心内科中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

付玉

关键词:生脉注射液, 心内科, 临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脉注射液应用于心内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接收的3例心内科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经过使用生脉注射液进行治疗后,其病情均有所改善,临床中表现比较优秀,比原用的治疗方式效果要好。结论:对心内科患者使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了改善。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缩宫素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缩宫素在药物流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药物流产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全部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后,受试组注射使用缩宫素,对照组不给药。观察流产后的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结果:受试组的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分别为9.55±2.56天和69.30±17.42ml ,与对照组相比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都有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中使用缩宫素,能够有效地降低流血持续时间和流血量,提高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易于妇女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陈海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中选择钢板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钢板技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技术对患有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贵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措施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因粥样斑块处形成血栓或出现持久痉挛,造成动脉管腔闭塞,血流中断,造成心肌缺血性坏死。而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量短暂,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以致出现一过性心肌缺血,不会造成心肌坏死。临床上以持久的胸骨剧烈镇痛,发热和血清心肌酶升高及心电图动态改变,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为特征,可发生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死在工业化国家是常见疾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中老年常见病,病死率也较高。1临床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肌坏死、新功能减退,心输出量降低引起中药器官的功能变化。可因梗死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循环的情况及患者的体质等不同而差异较大。

    作者:姜婷婷;卞晓璐;姚志丹;李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

    目的:分析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保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2月随机选取我院120例移位妊娠患者(观察组)和120例正常孕产妇(对照组),根据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移位妊娠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的重复性异位妊娠史、不孕史、口服避孕药、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初次妊娠史、宫内放置节育环史、输卵管结扎术史、手术史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盆腔炎、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宫内放置节育环史、输卵管结扎术史为引发移位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盆腔炎、人工流产史、剖宫产史、宫内放置节育环史、输卵管结扎术史为引发移位妊娠的危险因素,其中人工流产是主要的发病因素,提示患者应当加强对人工流产的重视度,降低人工流产手术发生率,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作者:李晓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诊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处理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处理方法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进行及时的急救处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入选病例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观察组患儿复发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20%),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正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临床处理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在急救过程中,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急救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黄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医院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医院的经营活动必须以会计核算为依据,通过财务控制,分析评价经营成果,加强成本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医疗服务,才能增强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规范医院财务行为,使医院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医院财务管理1.1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组织内部设计的管理控制程序:其目的是维护资产安全、完整及有效利用;资料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尽量减少成本、费用并保持赢利;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差错和舞弊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此医院领导和财务负责人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展开内部控制大检查,监督和考核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作者:刘彬彬;高天旭;刘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际沟通理论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际沟通理论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结合我院实际,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各类急诊科护理人员为观察研究对象,以带教实践中进行人际沟通理论指导的效果进行评定,指导临床护理带教实践。结果: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应用人际沟通理论后,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焦虑等方面均好于干预前,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带教中进行人际沟通理论培训与实践,有利于强化护理细节管理,缓解医护和患者间压力,利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促进患者配合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比分析分析计划免疫集中门诊接种规范化的效果

    目的:分析计划免疫集中门诊接种规范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某镇接种门诊科,实施计划免疫集中规范化接种,抽取实施前后120例接种人员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析计划免疫集中门诊接种规范化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接种记录符合率、证卡符合率、合格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种及时率为95.8%,对照组接种及时率为70.8%,组间对比(P<0.01)。结论:开展规范化计划免疫集接种门诊,可明显提高接种质量,减少冷链运转环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方翠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家庭功能与成年人情绪管理的关联性分析

    情绪没有好坏或对错,但表现情绪的方式则有恰当与不恰当的分别。当个体的情绪状态与其所处的环境不相适应时,个体就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使之与所处的环境氛围相协调。本研究经由文献分析法针对家庭功能与成年人情绪管理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徐渊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种它汀类药物在高脂血症兔体内的药动学-药效学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高脂血症兔体内应用三种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其体内要动力学及药效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兔模型,并对其进行分组,三种药物均进行高、低剂量(15mg/L、5 mg/L)进行灌服,进行为期20天的观测,并对观察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三种他汀类药物在对试验兔灌服20天后,高脂血症兔的 T C及 T G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三种他汀类药物对高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赛藏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提高内分泌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对策

    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人们对于生活治疗的要求体现。对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提升是目前我科提升服务质量的首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就内分泌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进行了一些对策给予,希望能够让我科的护理人员获得比较好的质量提升方法,并为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层管理法在临床管理中的综合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分层管理法在临床护理工作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护理人员70名,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的临床护理人员运用分层管理法管理,对照组临床护理人员运用常规的管理方法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人员在管理前后操作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结果:两组临床护理人员在参加管理前操作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参加管理后发现实验组临床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明显较对照组好,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法对于临床管理具有更好的管理效果,应该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黄开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脊柱结核晚发瘫痪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加内固定术

    目的:探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颈胸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采用前方入路进行颈胸段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80例患者,手术包括病灶清除,植入自体髂骨植骨以及同种异体髂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应用颈前路钛板内固定。对患者采用颈椎前方入路联合胸骨柄正中劈开暴露病灶,彻底清除结核肉芽组织、脓液、死骨等进行脊髓减压,次全切除相应椎体,植入同种异体髂骨块以及自体骨块或植入同种异体骨钛笼进行融合重建前柱、前方钉板内固定。结果:80例患者进行6~3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1例出现喉返神经受损症状,2个月后缓解;1例切口愈合差,经换药后愈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结核病灶复发,神经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至后1次随访时79例植骨病例X线均表现为融合迹象,1例融合不确切,融合时间6~20个月。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胸段脊柱结核,彻底清除病灶,重建颈胸段的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具有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彻底减压恢复截瘫,病灶切除彻底、复发率低等优点。

    作者:胡济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和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秋冬腹泻患者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密达保留灌肠法并给与小儿科学的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思密达口服,观察两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思密达治疗效果要明显比对照组好,观察30例患者中显效有24例,占80%,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显效19例,占63.3%,有效5例,占16.7%,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并且配合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方法,能达到非常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白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临床一般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气血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及SaO2检测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2011年至2013年门诊处方点评评析

    目的:对我院2011年到2013年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评析,整体性掌握用药基本情况,通过处方点评指标促进处方质量的提高,同时改善临床用药的有效、安全、合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到2013年的门诊处方,其中从2011年每月已归档的处方中随机抽取100份门诊处方(全年共1200份);随机抽取2012年和2013年每天的门诊处方(共20份),两年共计14500份。结果:在所选取的14500份处方当中,2011年到2013年的处方合格率分别为:2011年91.5%,2012年98.1%,2013年99.5%。结论:尽管我院处方点评指标控制合理,但临床仍存在个别用药不合理现象,但通过对《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力执行,我院的门诊处方质量已表现出明显改善;今后工作还应在药剂科工作职能的强化、药师与医生配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强化。

    作者:王绍龙;陈通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临床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96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其采取的手术和保守两种治疗方法来进行研究。结果:保守治疗的效果并没有手术治疗好,此次研究中总体有效率为99.48%。结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比较适合接收手术治疗,而且早期的确诊对于后续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姜永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疗效。方法:高血压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安脑片口服,15天为1疗程。结果:120例门诊患者使用安脑片治疗高血压头晕总有效率达到97.5%,无明显禁忌症和副作用,同时发现安脑片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晕有特殊的疗效,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颜景荣;马国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联合应用 TRUST和 TPPA 梅毒血清学实验检测方法的作用

    目的:分析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和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来自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5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 TRUST 与 TPPA 两种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血清筛选试验方法,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495份血清标本中,TRUST 法检测结果164例阳性,阳性率为33.13%,滴度≥1:32有6例,为1.21%;TPPA 法检测结果417例阳性,阳性率84.24%;TEUST 和 TPPA 法同时检测结果162例阳性,占32.73%,TRUST 检查阴性而TPPA 法检测结果170例阳性,占34.34%。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减少漏检,提高诊断率,应综合使用 TRUST 与 TPPA 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

    作者:谢芳;黄斌;班丽佳;张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红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的研究

    目的:研究腹膜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红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0月进行肾切除术患者30例,对其进行分组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经腰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RBC -C3bRR和RBC -ICR测定,比较两组治疗方法下术前、术后、术后1d和术后4d的 RBC -C3bRR和 RBC -ICR测定结果。结果:经过本院分组治疗之后,采用腹腔镜肾切除方法与开放性肾切除测定 RBC -C3bRR和 RBC -ICR数据在术中、术后1d、术后4d比较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对于红细胞损害小,值得临床的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唐一涛;杨国胜;钟瑞伦;王炳卫;刘百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