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有杰
胆囊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损伤少、恢复快、瘢痕小、住院天数少等优点,深得医生和患者的认同,但术后仍有并发症的发生,如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通过对我院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旨在引起以后工作中注意,以提高技术水平,尽可能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8年3月-2012年9月在我院普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90例患者,于术后当晚和次日上午行3970例次超声扫查,其中女1431例,男1459例,年龄16-78岁,平均44.5岁。
作者:张正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方法:根据80例我院接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则是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照组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静脉血栓,2例炎性肠梗阻,1例切口裂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观察组中,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切口裂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5%,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来说效果比较好,围手术期提供优质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几率比较低,而且,患者对于这样的护理方式也是比较认可的,因此临床中比较推介使用。
作者:王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应用固本止崩汤在治疗女性崩漏疾病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在我站治疗的34例崩漏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行针灸进行治疗,并加减固本止崩汤水煎服;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肌注黄体酮20mg/日进行止血,后口服雌孕激素药物。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非经期出血量明显减少或消失,经期、血量、周期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具有优势,P<0.05。结论:应用针灸联合固本止崩汤治疗女性崩漏患者在非经期止血,调节生理周期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具有在中医妇科推广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和呼吸频数,后期多并发器官功能障碍,治疗的关键在于呼吸支持治疗及原发病治疗,探索新的药理治疗和干细胞及基因治疗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作者:范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梗阻性黄疸对于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损害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其中涵盖了机械、生物及免疫屏障等多层次、多因素的病理演变阶段,同时又有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性的变化、氧化应激反应、细胞自我再生修复能力的下降和肠道菌群失调等众多因素的参与,这使得人们对于小肠微环境及其所发挥的免疫防御等方面的作用愈发地加以重视。
作者:项田岗;张兴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骨折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出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观察组患者按计划实施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未实施有计划的回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患者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功能锻炼、坚持按医嘱服药、坚持按时到医院复诊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计划的开展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骨折患者的健康行为,加强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患者的临床医学影像情况。方法:2011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接收36例胸部结节病患者,对他们使用C T 扫描诊断,对其影像特征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本组36例患者,均出现胸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其中对称性肺门与纵膈淋巴结肿大22例。单侧与纵膈淋巴结肿大8例,纵膈淋巴结肿大6例。结论:胸部结节患者通过CT 扫描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给临床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孙化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感染指的是医院职工、探视者、病人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血液透析是是慢性肾病终末期替代治疗的重要方法,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透析室内透析时间长、人员更换频率快、医疗设备残留血液,很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患者免疫力低下,导致血液透析室的医院感染频有发生。文章分析了血液透析室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析了血液透析室内医院感染的质量控管对策,旨在为血液透析室内医护人员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李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的疼痛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224例妇产科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的是疼痛护理,对照组则是使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轻,获得了比较好的恢复效果,而且对于护理人员服务的满意度比较高,对照组则相对要差一些。结论:妇产科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之后配合优质的疼痛护理,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疏导,采取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其术后的疼痛感,帮助患者获得比较好的恢复效果。
作者:杨伟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是因位于中脑部位的“黑质”中的细胞发生病理性改变后,多巴胺的合成减少,抑制乙酰胆碱的功能降低,则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相对增强。两者失衡的结果便出现了“震颤麻痹”。美国 APDA 称年龄小于四十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震颤是指头及四肢颤动、振摇,麻痹是指肢体某一部分或全部肢体不能自主运动。其得名是因为一个名为帕金森的英国医生首先描述了这些症状,包括运动障碍、震颤和肌肉僵直。有患者这样向他读幼儿园的女儿解析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就是让你不能动的病”一般在五十至六十五岁开始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加,六十随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70岁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我国目前大概有一百七十万人患有这种疾病。目前资料显示,帕金森氏病发病人群中男性高于女性,迄今为止对本病的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尚无根治方法可以使变性的神经细胞恢复。帕金森氏病患者的护理:在疾病早期,病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护理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晚期卧床的病人,其护理任务则越来越重。对帕金森患者的护理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注意膳食和营养,可根据病人的年龄、活动量给与足够的总热量,膳食中注意满足糖、蛋白质的供应,以植物油为主,少进动物脂肪。服用多巴胺治疗者宜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因蛋白质可影响多巴胺的治疗效果。蛋白质摄入量限制在每日每公斤体重0.8克以下,全日总量40~50g。在限制范围内多选用乳、蛋、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适量进食海鲜类,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供给应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多种维生素,并能促进肠蠕动,防治大便秘结。患者出汗多,应注意补充水分。
作者:张秀利;赵秀玲;李亚男;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常见的一些风险以及处理的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住院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实验组50例是实行风险控制与管理措施的,对照组50例没有采用风险防范措施,观察两组在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量、以及医疗失误、投诉率等多方面的综合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采用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其中,实验组在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知识的普及、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训练,完善医护之间的沟通,加强医疗设备与药品的监督管理,在投诉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对照组组产妇在住院期间共投诉26例,投诉率5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25例,满意度50%,医疗失误发生11次;实验组采取风险控制之后,住院期间共投诉3例,投诉率6%,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46例,满意度92%,医疗失误发生0次。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综合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1-2]。结论:通过采用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对妇产科患者在护理可能存在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医疗失误,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是提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方式。
作者:王焕琴;冀新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支气管哮喘病的知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本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要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明显(P<0.05),且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本病的知晓率,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进一步改善。
作者:蔡培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在难治性哮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哮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的对照组以及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治疗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气道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PEF、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EF昼夜变异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糖皮质激素、β受体激动剂、胆碱能受体拮抗剂联合吸入有助于改善气道功能,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想方法。
作者:肖瑞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诊疗经验。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某院收治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4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7.3±2.3)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3±0.4)月;6个月后优秀19例(55.88%)、良好13例(38.24%),不同性别、年龄、Neer分级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安全可靠。
作者:范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甲减甲减甲减)症概述症概述症概述症概述甲状腺机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系甲状腺激素 TSH 合成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生物效应不足而致的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呆小病、幼年甲低、成人甲低。若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期,称为克汀病;始于性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始于成人称成年型甲减。1病因1.1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患者血清 TSH 均升高。主要见于:①先天性甲状腺缺如;②甲状腺萎缩;③弥漫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④亚急性甲状腺炎;⑤甲状腺破坏性治疗(放射性碘,手术)后,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甲亢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甲低、甲减(主要指永久性甲低、甲减)。⑥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先天性酶缺陷,缺碘或碘过量);⑦药物抑制;⑧浸润性损害(淋巴性癌,淀粉样变性等)。
作者:任晓佳;于明月;曹楠;姜伟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山楂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其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了不同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山楂的功效及其应用。本文对山楂炮制前后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应用的变化做了论述,进而综合阐述了山楂的炮制作用。
作者:孙亚男;王雯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琥珀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改善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我院的高血压并主动脉扩张的患者10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组和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实验室资料和主动脉内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心血管死亡、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合并主动脉扩张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140/90mmhg , LDL>3.2mmol/LhsCRP>121mg/L ,年龄>65岁。结论:琥珀酸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延缓主动脉扩张的增长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安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96例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其采取的手术和保守两种治疗方法来进行研究。结果:保守治疗的效果并没有手术治疗好,此次研究中总体有效率为99.48%。结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比较适合接收手术治疗,而且早期的确诊对于后续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姜永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 V )肺炎潮气肺功能的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治和评估的作用。方法:对42例 RS V 肺炎患儿(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及25例正常婴幼儿进行潮气肺功能检查,观察潮气流速-容量环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升高,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下降,与恢复期比较,RR、tI/tE、tPTEF/tE有统计学差异(p<0.05);恢复期吸呼时间比(tI/tE)、达峰时间比(tPTEF/tE)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而呼吸频率(RR)、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则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RSV导致的肺炎在急性期时主要表现是小气道通气的受阻,在恢复期时,肺功能仍存在部分异常情况。潮气量是判断患儿肺功能状况、治疗效果的敏感性指标。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C T 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的效果对比进行研究。方法2009年至2013年一共有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接受治疗,对其进行了CT 和超声检查诊断分析。结果轻型 AP患者中,超声及CT 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重症AP患者中,临床CT 检查结果显著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在对急性胰腺炎轻型症状患者进行诊断的时候,CT 和超声影像均无明显差异,而对重症患者来说,CT 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
作者:孙玉秀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