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冰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探讨较为适合的剂量。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抽取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基础治疗方法(调整血压、控制血糖、脱水、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1日20mg ;观察组应用辛伐他汀1日40mg ,睡前顿服。疗程12周。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9.04%、51.03%和98.13%,常规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21%、27.50%和85.26%,两组三项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中断治疗均自行恢复正常,均无肌痛、过敏等反应。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常规剂量有较好疗效,而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因此在严密监测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文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012年我院神经外科重症患者33例,全部患者在伤后48h、肠鸣音恢复、无消化道出血的情况下给予鼻饲饮食,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均未发生营养不良情况,在整个肠内营养支持过程出现严重腹泻2例,轻度腹泻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全部并发症患者给予针对性处理措施后好转。33例患者死亡5例。结论:对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而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还需要注意相关的护理措施,减少不良事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王海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激光治疗基础上增加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并确诊为中重度宫颈糜烂的112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11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只给予激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颈炎康栓阴道塞药治疗。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禁止进行性生活,疗程为3个月,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1年后各进行1次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3个月后、1年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2.86%、100%,对照组为80.36%、82.14%,2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利用宫颈炎康栓配合激光照射治疗宫颈糜烂,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许月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为提高肝硬化出院病人健康教育有效性。方法:自行设计肝硬化患者“自我关爱卡”,将10年1-12月出院肝硬化病人42例作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在出院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11年1-12月份出院病人61例作为观察组,在健康教育指导同时发放“自我关爱卡”并讲解其内容。结果:两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率分别为55.55%和89.34%,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自我关爱卡”通过其特殊的设计风格与详尽的信息内容以及与病人间的沟通联系,提高了病人自我关爱能力。
作者:张立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以抑酸、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为主要治则,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黄连乌贝散加减(黄连、乌贼骨、白及、元胡、浙贝母、砂仁、赤芍、白芍、黄芪、甘草等)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患者62例。结果:总有效为96.8%。结论:本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有抑酸、益气健脾、活血止痛、促进溃疡愈合的功效。
作者:张金绪;路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因此,大多数肝癌患者被确诊时已进展到晚期。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肝癌,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影像学检查在肝癌的诊断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杜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综合干预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给予46例糖尿病患者以综合干预,根据患者的情况实现不同项目指标的评估,应用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全面了解糖尿病的症状和并发症状等知识。结果:糖尿病患者在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合格率为21.74%;而在实施综合干预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合格率为69.56%,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经过综合干预,掌握更多相关知识,合理饮食、规范服药和科学运动等,改善患者生活治疗,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应碧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心绞痛治疗中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效果。方法:64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单纯硝酸甘油治疗和硝酸甘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方法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对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绞痛患者接受硝酸甘油以及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可有效治疗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卜广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內瘤的临床效果。方法:3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其治疗效果,并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术后3个月随访阴道镜复查宫颈表面,宫颈光滑为310例(86.1%);术后6个月随访宫颈检查正常为349例(96.9%);术后1年随访大部分患者宫颈情况正常,复发2例,复发率0.6%;术后3年随访360例患者无复发病例,无宫颈黏连合并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操作简单,容易操作,术后随访患者的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利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循证医学已经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理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循证护理也成为我国护理实践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循证护理的概念,介绍了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后分析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作者:计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鱼胆中毒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鱼胆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前后各数据如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经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利尿以及血液透析之后,患者各项数据如BUN、Cr、ALT 以及 AST 显著减少,且痊愈出院,效果显著,讨论鱼胆中毒会导致患者多个脏器受到损伤,其中以肾、肝、心以及胃肠道为严重,采用血液透析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鱼胆中毒,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崔荣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和明胶颗粒凝集法(TPPA)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来自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95例梅毒患者的血清进行 TRUST 与 TPPA 两种试验检测,比较两种梅毒血清筛选试验方法,观察其检测结果。结果:495份血清标本中,TRUST 法检测结果164例阳性,阳性率为33.13%,滴度≥1:32有6例,为1.21%;TPPA 法检测结果417例阳性,阳性率84.24%;TEUST 和 TPPA 法同时检测结果162例阳性,占32.73%,TRUST 检查阴性而TPPA 法检测结果170例阳性,占34.34%。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减少漏检,提高诊断率,应综合使用 TRUST 与 TPPA 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方法。
作者:谢芳;黄斌;班丽佳;张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急诊2009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96例为研究病例,均予以常规抢救治疗辅以机械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率(R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气分析变化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本组患者机械通气4h 后 HR、RR 以及 PaCO2、PaO2、SpO2、pH 等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除6例死亡外,其余均症状缓解出院。结论:机械通气辅助联合常规治疗能显著提高重度哮喘合并呼衰患者的急诊抢救疗效,降低该病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转归,值得在今后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鲁玄;唐祁;李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索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并对其治疗策略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与2007年至2013年间接受治疗的36例患有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其中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失血量、X线透视时间以及Sanders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在失血量和X线透视时间方面均较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 Sanders 评分方面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髋螺钉退出,1例出现髋螺钉切割并诱发髋内翻畸形。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 -A)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方面具有固定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等优势,较之于动力髋螺钉(DHS)应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作者:李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对比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LM组和TAM组各25例。LM组给予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TAM组给予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和治疗后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LM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T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组手术时间、剥除肌瘤数目占B超检查出数目的比例、住院费用均优于L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M组总有效率为92.00%,TAM组总有效率为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M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TAM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复发情况无差异。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微创,患者恢复快,临床疗效优越且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是其并不能完全取代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作者:王学玲;盛修贵;牛余霞;李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超市熟食制品微生物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关对策,大限度的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选取 xx 区销售熟食制品的超市共计10家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在超市中正常销售的熟食制品共计15类(200份)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我国现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肉与肉制品检验》中的相关规范展开检验作业。参照《熟肉制品卫生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对检测样本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进行评估。结果:15类(200份)熟食制品中,共检出合格熟食制品73份,检出合格率为36.50%,未合格率为63.50%。共32份熟食制品中检出致病菌,检出菌株数为45株。45株致病菌中,31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8.89%,明显高于其他致病菌检出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x x 区超市熟食制品微生物污染问题严重,存在可能诱发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污染问题,需要从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从法律管理措施的落实、以及从技术标准的提升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权利提高超市熟食制品卫生检验的合格率。
作者:王爱华;赵德东;韦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必须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否则就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危害,对其生命也是一种威胁,并且对于身边的人来说,其传染性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旦染上结核病就必须要进行正规系统的诊疗,否则极易转成治疗更加困难的耐药性结核。以下所阐述的就是根本笔者的临床经验和一些注意事项,旨在找出治疗结核病更加有效的方案,供同行业参考。
作者:郑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中学生癔症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分析56例患有癔症的中学生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学生的癔症表现并不相同,而是多种多样,但通常都表现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或者曲体障碍,情绪是引起癔症发作的主要原因,一般采用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并且大多都能治愈。结论:必须高度关注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应多沟通和联系,保证中学生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赵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如何针对临床用血紧张原因采取措施。方法:总结与分析近年本市用血紧张原因。结论:通过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保障临床充分血液供应。
作者:高丽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骨折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出院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对观察组患者按计划实施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则未实施有计划的回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出院1年后,观察组患者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功能锻炼、坚持按医嘱服药、坚持按时到医院复诊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计划的开展回访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骨折患者的健康行为,加强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