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芮雯燕

关键词:全面护理模式, 妇产科护理, 应用效果, 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16例,将这116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产妇实行全面护理,对照组产妇实行常规护理,对2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8.3%,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87.9%。结论:全面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确保产妇身体更好的恢复,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 PM 2.5认知情况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PM2.5基础知识、防护措施的认知水平差异。方法: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对某高校不同年级的27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PM2.5的认知及对其防护措施认知均较低。医学与非医学类学生比较,在 PM2.5基本知识方面,PM2.5的来源,PM2.5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等方面的认知存在差异,非医学优于医学专业学生;在 PM2.5防护知识方面,降低室内 PM2.5的措施存在认知差异,非医学学生优于医学类学生(P<0.05);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控制 PM2.5选择植树造林并参加环保活动,医学专业学生较非医学专业学生更愿意监督环保部门工作(P<0.05);对日常生活节能减排非医学专业较医学专业学生更积极(P<0.01);超过95%的大学生愿意接受与PM2.5相关的教育,但对于不愿意接受教育的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学生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大学生对PM2.5的认知和防护水平普遍较低,医学类与非医学类有差异,应有针对性开展 PM2.5的相关科普知识教育和宣传,增强大学生对 PM2.5的重视程度和防护意识。

    作者:孙洋洋;冯旭卓;陈四国;郭皖北;曹莹;黄凯斌;刘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螺旋 CT 应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 T 应用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急性肠梗阻患者36例。确诊后分别进行CT 及腹部X线平片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螺旋CT 和腹部X 线平片对急性肠梗阻的梗阻病因、梗阻类型的评价。结果:螺旋CT 与X线平片对于梗阻类型的确定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通过扫描影像分析,螺旋CT 对肠梗阻病因的确定率较X线平片具有显著优势, P<0.05。结论:应用螺旋C T 诊断急性肠梗阻可实现对梗阻类型的准确评价,判断梗阻病因,评价病情,对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武登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断指(趾)再植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断指(趾)再植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行高压氧治疗断指(趾)再植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实施综合护理管理,在高压氧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通过系统、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治愈35例,治愈率97.2%。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断指再植术后辅助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实施科学的综合护理措施,增强了患者在治疗中的适应能力,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黎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针对患有急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针对我院急性胃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的护理模式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等。结果:所有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后,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时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明显要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 P<0.05。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论:针对急性胃炎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阿提看木;苏拉依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抢救措施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 )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男多于女(2.5∶1),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不等。病因迄今不明,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持续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介导的心肌损伤等可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此外尚有围生期、酒精中毒、抗癌药物、心肌能量代谢紊乱和神经激素受体异常等多因素也可引起本病。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心肌疾病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起病缓慢,多在临床症状明显时方就诊,如有气急,甚至端坐呼吸、水肿和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时,始被诊断。部分患者可发生栓塞或猝死。主要体征为心脏扩大,常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近期由于人们对病毒性心肌炎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增强,在心肌炎后常紧密随访,有时可发现早期无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而仅有左室增大的扩张型心肌病,事实上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延续。

    作者:马慧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对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152例呼吸内科患者进行治疗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各7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9.2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0.79%,两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其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抗生素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必须合理使用,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作者:李崇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甘州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分析免疫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对策。要建立长效机制,对基层计划免疫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加强接种人员培训,促进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综合管理;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认真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严格操作程序,实施接种疫苗告知制;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作者:解琴梅;张玉萍;秦玉芳;杨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临床特征。长期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高达15%;本病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辅助检查1.1 X线胸片检查:前期检查胸片并不不良变化,但时间久了便会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1.2血常规:急性发作期或并发肺部感染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嗜酸粒细胞增多。1.3痰液检查:痰培养和药敏试验,找致病菌,指导用药;喘息型痰涂片常可见到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作者:刘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利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对牙周病的治疗效果,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我院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诊牙周病患者100例,不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因素,将其无差别随机分配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生效率达到88.5%,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治疗生效率仅为62.3%。结论:利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牙周病具有显著效果,经过临床实践检验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胡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患者冬季温度舒适护理与安全管理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对老年患者冬季温度舒适的安全管理。方法:冬季入住我科老年患者375例,病室设置96.67%在温暖如春的南向房间;比较冬季晴天南向与北向病室室温、热水袋使用率、手臂温暖静脉穿刺成功率与输液过程舒适度。结果:冬季入住我科患者南向病室温度舒适度明显高于北向病室,热水袋使用率南向低于北向病室,患者手臂温暖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提高,输液过程中手臂发麻及疼痛感减轻。结论:通过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加强老年住院患者温度舒适的安全管理,提高老年患者温暖舒适、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防范了医院不安全因素中温度性损伤[1]中烫伤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电子喉镜检查术中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检查术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390例电子喉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1例和对照组149例,分别进行常规检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患者满意度达到99.17%;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满意度达到91.9%,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患者接受电子喉镜检查术中,给予一定的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心理恐惧,提高了检查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陈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法的特点。方法:选择我院经皮黄疸指数测定确诊为黄疸症的新生儿66例,分别给予患儿常规药物治疗及蓝光照射治疗,并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分别为30例和3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明显,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和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和76.67%,其差异的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水平过高引起的,而蓝光的光波峰值对胆红素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患儿体内胆红素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蓝光照射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效、安全、便捷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梁昌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糖尿病者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措施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者低血糖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3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饮食原因、药物原因、疾病原因、活动原因等几种。结论: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因素较多,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则是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现象的关键。

    作者:史恩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康复护理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间在我院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和支持性心理护理,并对七个月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进行评价对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理状态和生存状态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护理中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有助于促使其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学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慢性盆腔炎经中医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慢性盆腔炎使用中医疗法获得的效果不错,该疾病的产生多是因为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或者是患者的体质偏弱,导致了病程的延长,引起的,有些患者在患有慢性盆腔炎之前并没有出现该类疾病的情况,说明其他疾病也是引起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比如说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输卵管炎症。慢性盆腔炎的发病诱因临床中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该类疾病的患者在妇科门诊中经常可见,属于妇科常见多发疾病。该疾病患病后需要比较长的治疗周期,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目前使用的西医疗法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并不明显,该疾病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了比较大的危害,使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而且患者病情反复,增加了其经济负担,久治不愈,让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

    作者:侯敬丽;李天舒;刘树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及护理

    我院2013年1月至3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通过科学规范治疗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8~85岁;均为支气管哮喘。其中轻度30例,中度12例,重度6例,危重2例;绝大部分支气管哮喘都能得到控制或缓解。2护理2.1环境的洁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维持室温18℃~22℃,湿度50%~60%,每天开窗通风,尽量减少病室内过敏原的存在,如不铺地毯,不放花草,避免使用陈旧被褥,湿式或使用吸尘器打扫。

    作者: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观察针灸联合固本止崩汤治疗女性崩漏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应用固本止崩汤在治疗女性崩漏疾病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9月在我站治疗的34例崩漏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行针灸进行治疗,并加减固本止崩汤水煎服;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肌注黄体酮20mg/日进行止血,后口服雌孕激素药物。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非经期出血量明显减少或消失,经期、血量、周期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具有优势,P<0.05。结论:应用针灸联合固本止崩汤治疗女性崩漏患者在非经期止血,调节生理周期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具有在中医妇科推广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7-12月间出院的7656例病人处方进行统计,对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平均为53.21%,治疗用药比例占34.4%,预防用药比例占64.4%,不合理用药3582份,占46.79%;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强度为41.47DDD。结论:抗菌药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价格较昂贵,以及临床医生的滥用、不合理应用等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耐药菌株增加,值得给予关注,医院应加大抗菌药物的管理力度,以保证合理用药。

    作者:刘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治疗秋季腹泻患儿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治疗秋季腹泻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3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36例秋季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将13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例和对照组名68例,对照组实施消化儿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感冒、呕吐及腹泻缓解,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感冒缓解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泻缓解时间(26.72±1.62、12.1±0.35)、32.4±1.46)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快速缓解秋季腹泻患儿感冒、呕吐、腹泻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屠蓓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早期宫颈癌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早期治疗方法。方法:根据2008年至2010年我院接收的68例宫颈癌患者来进行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跟踪随访患者3~5年后发现: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3年生存率96.2%,Ⅰb~Ⅱa期患者3年生存率84.6%,Ⅱb期以上患者3年生存率31.3%。原位癌及Ⅰa期患者5年生存率92.3%,Ⅰb~Ⅱa期患者5年生存率69.2%,Ⅱb期以上患者3年生存率12.5%。结论:宫颈癌患者接受早期治疗能够对其治疗效果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越早其生存几率就越高,因此临床中应该让患者接受早期治疗,减少死亡几率。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