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及其特征的探讨

朱熊兆;姚树桥;蚁金瑶

关键词:述情障碍, 神经症, TAS-20
摘要:目的:了解神经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状况;了解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的差异及其主要的特点,为神经症的病因学研究及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信息和证据.方法:神经症组:符合CCMD-III神经症诊断标准的病人258人;符合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障碍的患者73人,焦虑障碍54人,抑郁与焦虑同时存在的(共病)65人,其它类型的神经症患者66人.对照组:无神经症及其它精神疾病健康人,共150人.使用本课题组修订的20个条目的多仑多述情量表(TAS-20)中文版作为评定工具,对所有样本进行述情障碍评定.结果:两组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的差异显著,神经症患者的述情障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性障碍、焦虑性障碍、抑郁与焦虑共存(共病)三组在外向性思维因子分和量表总分上有明显的组间差异,抑郁性障碍组和共病组在外向思维因子分及量表总分上均显著高于焦虑性障碍组;不同性别的述情障碍比较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神经症组内男性患者的述情量表总分和外向思维因子分明显低于女性病人.结论:神经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女性更严重;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抑郁性障碍和共病患者的述情障碍比焦虑性障碍严重,主要表现在外向思维方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在洛阳市汉族老人中的测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年龄对56岁以上老人智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龚氏非文字智力测验在1460名洛阳市汉族老人中施测.结果:消除文化程度对智力的影响后,各年龄组各分测验粗分均数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随年龄增加,反映流体智力的编码测验下降明显,反映晶体智力的认色辩数、分类、填图、填数、接龙等分测验保持的较好.结论:年龄对智力有明显的影响.

    作者:吕和平;任爱红;郝春杰;陈玲;王晓兰;崔旭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北京民众在SARS疫情中风险认知与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民众在非典高发期和消退期的风险认知和心理行为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于2003年5月5日~11日和5月27日~6月7日对北京市民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结果:在疫情后期,北京民众倾向于综合评价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信息后再作出判断;在疫情高发期,民众更多关注的是非典作为一种疾病本身的可控性,而在疫情消退期,民众更多的关注非典的传染性;在疫情高发期,对负性信息的关注能够显著提高民众的风险知觉,风险知觉能够显著预测我们提出的正性和负性预警指标;但在疫情后期,这种信息能够显著降低民众的风险知觉,风险知觉能够预测负性的预警指标,但对于正性预警指标不再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在疫情后期,北京民众对信息的关注逐渐理性化,进而影响到他们的风险知觉,风险知觉对预警指标的预测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作者:时勘;胡卫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验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验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ADHD)的评定价值及特征.方法:对51例不伴成绩不良的ADHD儿童及24例伴成绩不良的ADHD儿童采用整合型视听连续执行测验并比较两组的测验结果.结果:伴有成绩不良的ADHD儿童的听觉及反应控制商、听觉审慎性、一致性、听、视觉注意商、警觉性、集中度均低于不伴成绩不良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DHD儿童存在反应控制能力和注意能力的损害,IVA-CPT可作为神经心理测验评定工具.

    作者:卢建平;杨志伟;舒明耀;刘惠玲;王晋涛;范伟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特点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及网络使用状况量表调查了160名大学生,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平均每周上网10小时,上网时间和孤独感显著相关;感情孤独高于社交孤独.结论:网络使用导致孤独感的增加,感情孤独更易受网络使用的影响.

    作者:刘加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学生学业能力倾向测验的效度研究

    目的:对中学生学业能力倾向测验进行效度研究.方法:确定效度检验指标,采集数据,使用SPSS11.0和Amos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分测验对基本能力因子均有中度以上的负荷,抽取的三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5.4%(A式)和66.2%(B式).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AGFI、CFI、NNFI均在0.96以上,RMSEA小于0.05,χ2/df小于3.(2)测验总分与长-鞍团体智力测验总分的相关为0.73(A式)和0.52(B式),与教师评定的相关在0.51~0.67.(3)测验分数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同类学校之间,文理科班之间、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4)学习成绩的回归分析可见,语文及数理分量表进入考试总成绩的回归方程,beta为0.27、0.49(A式),0.39、0.23(B式),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46(A式)和0.29(B式).结论:中学生学业能力倾向测验具有理想的结构效度和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适用于中学生学业能力倾向的评量.

    作者:张月娟;龚耀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孤独症的低级中央统合功能研究

    近十年来,孤独症的非社会性损伤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争论主要围绕中央统合不足理论和整体优先假设.大部分基于局部加工范式的知觉加工研究支持中央统合不足理论.多数基于整体和局部加工范式的研究结果支持孤独症的整体优先假设.有必要重新考虑孤独症患者的中央统合功能问题.

    作者:王立新;彭聃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公职人员的人格与心理健康研究

    目的:针对政府公职人员群体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抽取某市2142名政府机关公务员和985名公安民警,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结果:全体被试的SCL-90总分和除躯体化之外的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警察的总分又低于机关公务员.SCL-90分数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机关公务员与警察的人格无显著差异.被试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与其人格显著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的关联性大.结论:公职人员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男性机关公务员及年长者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神经质与心理健康高度关联.

    作者:李晧;陈龙;金永乐;王悦华;赵声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及其特征的探讨

    目的:了解神经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状况;了解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的差异及其主要的特点,为神经症的病因学研究及治疗和预防提供一些信息和证据.方法:神经症组:符合CCMD-III神经症诊断标准的病人258人;符合DSM-IV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抑郁障碍的患者73人,焦虑障碍54人,抑郁与焦虑同时存在的(共病)65人,其它类型的神经症患者66人.对照组:无神经症及其它精神疾病健康人,共150人.使用本课题组修订的20个条目的多仑多述情量表(TAS-20)中文版作为评定工具,对所有样本进行述情障碍评定.结果:两组在总分及各因子分上的差异显著,神经症患者的述情障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抑郁性障碍、焦虑性障碍、抑郁与焦虑共存(共病)三组在外向性思维因子分和量表总分上有明显的组间差异,抑郁性障碍组和共病组在外向思维因子分及量表总分上均显著高于焦虑性障碍组;不同性别的述情障碍比较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神经症组内男性患者的述情量表总分和外向思维因子分明显低于女性病人.结论:神经症患者存在明显的述情障碍,且女性更严重;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述情障碍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抑郁性障碍和共病患者的述情障碍比焦虑性障碍严重,主要表现在外向思维方面.

    作者:朱熊兆;姚树桥;蚁金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7~11岁小学生对学习成功和失败的情绪反应与情绪归因研究

    目的:研究7~11岁小学生成功和失败的学习结果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归因特点.方法:采用结构式临床访谈法,访谈了90名7~11岁儿童对成功和失败的学习结果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归因.结果:(1)成功学习情景下的情绪反应强度没有年龄和性别差异,失败的学习情景下的情绪反应强度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2)成功和失败的学习情景下的情绪归因没有性别差异,但存在年龄差异.成功和失败的学习情景的情绪归因趋势不一致,成功情景下趋向他人归因,失败情景下倾向于自我归因.(3)成功和失败情景的成绩归因都是自我努力趋向,应对策略也是自我个人努力趋向.结论:儿童对成功和失败的学习结果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归因具有不同的特点.

    作者:徐琴美;鞠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白质痴呆

    白质痴呆的观念为Filley等于1988年首先提出.进一步的行为神经病学研究发现此型痴呆损及持续注意、记忆提取、额叶功能及视空间功能并有精神病性紊乱,但语言及锥体外系功能正常.10种白质痴呆疾患的特征列表说明以便了解它们的临床面貌.

    作者:王文敏;王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身症状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身症状水平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2 名住院慢性乙肝病人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应对问卷(MCMQ)进行调查.结果:慢性乙肝患者SCL-90得分与常模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各因子与CLDQ各维度呈负相关,以SCL-90总均分0.44为划界分将病人分成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CLDQ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阴性组.患者面对应对低于常模,回避和屈服应对高于常模,阳性组比阴性组患者更倾向于采用回避和屈服应对,这两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心身症状及不良的应对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要想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患者心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点应该放在改变不良应对方式上.

    作者:傅文青;张静;于宏华;李茹;王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方法:对924名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并辅以个别访谈.结果: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分均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教师在焦虑、恐怖两项因子分上有显著差异;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强迫因子分上有显著差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教师在人际敏感、抑郁等项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在躯体化、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教师及城乡教师各因子分无差异;教师心理问题属于中度以上严重水平的检出率为9.31%.结论: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建议从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三个层面予以干预及调适.

    作者:王景芝;赵铭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对不同工人群体SCL-90的元分析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工人群体SCL-90九因子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方法:收集筛选出近10年关于不同工人群体的SCL-90研究成果30项,将其九个因子得分与常模进行效应量值计算,并对30项研究的各因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工人群体SCL-90的30项研究与全国常模比较的平均效应量值d为0.36;九个因子的d值,只有躯体化为0.82,处在高水平,其他八个因子均在0.50以下,处在低水平;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其一致.结论:除个别特殊物理环境下的工人外,不同工人群体的心理健康基本正常.1986年全国常模的躯体化分量表有进一步研究的需要;工人群体身心健康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作者:李永文;陈龙;马煊;曹伟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Mattis痴呆评定量表(中文版)的效度分析

    目的:检验Mattis痴呆评定量表(DRS)中文版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检测的效度.方法:应用DR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定正常老人104例和同时符合DSM-Ⅳ与NINCDS-ADRDA很可能AD诊断标准的AD患者61例. 结果:DRS的所有因子分与总分均有显著相关性;DRS因子分、总分与MMSE总分显著相关;AD组DRS总分与CDR显著相关;以不同教育程度分组制定DRS总分的划界分,诊断AD的敏感性为85%~94%,特异性为90%~94%.结论:DRS中文版可以用来识别AD患者并判断其认知损害的严重度.

    作者:郭起浩;洪震;吕传真;于欢;丁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医学鉴定中社会能力评估的意义与方法

    在精神医学鉴定中,经常涉及到对被鉴定人的能力损伤及其程度的评估问题.社会能力是反映个体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智力损伤可能没有达到智力缺陷的程度,但社会功能却有明显受损.因此,在评估能力损伤时不仅要评定个体的智力商数,还应该评估其社会能力,并对个体损伤前后的智力和社会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目前,我国尚无公认的能客观反映损伤前后社会能力的评估工具.本文复习了社会能力的概念、内涵、评估的意义和现有的方法,并提出了社会能力评估中尚存在的困难和研究趋势.

    作者:刘子龙;高北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研究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同时进行储存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暂时记忆系统.工作记忆被认为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学习困难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工作记忆能力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密切相关.不同学习困难亚型的工作记忆缺陷表现出若干不同特点.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国外学习困难儿童工作记忆研究的主要结果,并对当前研究中的若干争论和分歧进行了讨论.

    作者:周世杰;张拉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国外应对研究的不同理论视角

    应对问题日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应对,展开研究.本文从应对的理论出发,总结并介绍了三种看待应对概念的角度,分别是应对的过程理论、应对的特质理论、以及情境特征应对理论,并概述了重要的测量工具或者研究方法,后比较和评价了应对的不同理论视角,并简要介绍了对研究的启示.

    作者:张怡玲;甘怡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初二学生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的关系

    目的:从个体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考查初二学生的学业求助特点.方法:对785名初二学生施测了成就目标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对中国求助格言认同量表、对他人评价敏感性量表、学业求助态度和行为量表.结果:学业求助态度(求助益处与求助代价)和求助行为(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与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有关.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是以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的.结论:学业求助既受动机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者:唐芳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的结构模型研究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以34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初中生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以及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和不良情绪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结果: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生活事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对焦虑和抑郁情绪起作用.结论:要重视对初中生合理使用应对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作者:井世洁;乐国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抑郁症患者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为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检测32例抑郁症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及构成比,并与其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血中CD3+、CD4+细胞数以及CD4+ / 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数明显升高.2.男性患者与抑郁症患者总体改变相同.而女性患者血中CD3+、CD4+细胞数、CD8+细胞数以及CD4+ / 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抑郁症患者血中CD8+细胞数与病程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其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有性别差异,而且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可能与病程有关.

    作者:汤艳清;谢光荣;李艳苓;冯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