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美;鞠晓辉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为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检测32例抑郁症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及构成比,并与其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血中CD3+、CD4+细胞数以及CD4+ / CD8+比值明显降低,而CD8+细胞数明显升高.2.男性患者与抑郁症患者总体改变相同.而女性患者血中CD3+、CD4+细胞数、CD8+细胞数以及CD4+ / 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 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抑郁症患者血中CD8+细胞数与病程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其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有性别差异,而且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可能与病程有关.
作者:汤艳清;谢光荣;李艳苓;冯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编制职业过劳测验.方法:将职业过劳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问卷-短式修订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62名销售人员进行测量.结果:职业过劳测验包含精疲力竭和焦虑两个因素,它们与人格、工作满意度、自我效能感和销售业绩排名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结论:职业过劳测验信度、效度较好,适用于实际测量.
作者:李靖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HT、ASLEC、SCSQ和家庭态度与评价问卷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579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离异家庭学生263名,完整家庭学生316名.结果:离异组和完整组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总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孤独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离异家庭初中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的初中生.在对家庭的态度和评价方面,离异家庭的初中生明显感到安全感缺乏、得不到父母的及时关怀、对家庭缺乏自豪感等.结论:对家庭缺乏自豪感、人际关系困扰和消极的应付方式与离异家庭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王玲;郑雪;赵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应对问题日益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应对,展开研究.本文从应对的理论出发,总结并介绍了三种看待应对概念的角度,分别是应对的过程理论、应对的特质理论、以及情境特征应对理论,并概述了重要的测量工具或者研究方法,后比较和评价了应对的不同理论视角,并简要介绍了对研究的启示.
作者:张怡玲;甘怡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方法:对924名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查并辅以个别访谈.结果: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项因子分均与全国常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教师在焦虑、恐怖两项因子分上有显著差异;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强迫因子分上有显著差异;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教师在人际敏感、抑郁等项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在躯体化、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历教师及城乡教师各因子分无差异;教师心理问题属于中度以上严重水平的检出率为9.31%.结论:中小学教师及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建议从生理、心理及社会行为三个层面予以干预及调适.
作者:王景芝;赵铭锡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短时和工作记忆能力特点.方法:采用on-line的实验方法,比较小学三年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对简单材料和复杂材料的视觉短时和工作记忆能力.结果:(1)在视觉短时记忆能力上,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2)在视觉工作记忆能力上,无论是对简单的视觉材料还是复杂的视觉材料,阅读障碍儿童都显著落后于正常儿童,工作记忆存在一定的落后.结论:阅读障碍儿童视觉记忆落后主要存在于工作记忆环节.
作者:刘翔平;刘希庆;徐先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政府公职人员群体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抽取某市2142名政府机关公务员和985名公安民警,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EPQ)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结果:全体被试的SCL-90总分和除躯体化之外的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中警察的总分又低于机关公务员.SCL-90分数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机关公务员与警察的人格无显著差异.被试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与其人格显著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的关联性大.结论:公职人员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但男性机关公务员及年长者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神经质与心理健康高度关联.
作者:李晧;陈龙;金永乐;王悦华;赵声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孤独感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及网络使用状况量表调查了160名大学生,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平均每周上网10小时,上网时间和孤独感显著相关;感情孤独高于社交孤独.结论:网络使用导致孤独感的增加,感情孤独更易受网络使用的影响.
作者:刘加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编制一个婚姻质量问卷,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婚姻质量的定义和Jackson的量表编制策略,编制了由90个条目组成的婚姻质量问卷;在1303名基本样本、52名重测样本和95名效度样本中,检验问卷的重测信度、同质信度、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结果:问卷总分的重测相关、分半相关和α系数分别为0.852,0.899和0.925,维度分信度系数分别为0.672~0.856,0.477~0.698和0.462~0.645.本问卷与Olson问卷对应维度显著相关,维度间有较高的相关(0.502~0.745),各维度的因子负荷在0.77以上,条目与维度分有显著相关.婚姻质量与SCL-90的某些因子和MMPI的某些临床量表显著相关,离婚或分居者的婚姻质量显著低于在婚者.结论:婚姻质量问卷的重测信度、同质信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和实证效度均较理想,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作者:程灶火;谭林湘;杨英;林晓红;周岱;蒋小娟;苏艳华;赵勇;尉迟西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以345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初中生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以及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和不良情绪进行模型设定和验证.结果:应对方式对焦虑、抑郁情绪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生活事件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对焦虑和抑郁情绪起作用.结论:要重视对初中生合理使用应对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作者:井世洁;乐国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身症状水平和应对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2 名住院慢性乙肝病人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医学应对问卷(MCMQ)进行调查.结果:慢性乙肝患者SCL-90得分与常模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各因子与CLDQ各维度呈负相关,以SCL-90总均分0.44为划界分将病人分成阳性组和阴性组,阳性组CLDQ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阴性组.患者面对应对低于常模,回避和屈服应对高于常模,阳性组比阴性组患者更倾向于采用回避和屈服应对,这两种消极的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结论:慢性乙肝患者的心身症状及不良的应对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要想通过心理干预减轻患者心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点应该放在改变不良应对方式上.
作者:傅文青;张静;于宏华;李茹;王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抑郁症状对个体心理社会功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和抑郁障碍相比[1],有效地控制抑郁症状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体成功的人际交往、保持放松状态以及快乐感,还会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生产率[2,3].
作者:骆宏;马剑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发病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白介素-2,4,8,10(IL-2,4,8,10)和γ-干扰素(IFN-γ)变化的关系.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检测患者血清IL-2,4,8,10和IFN-γ的改变,对比分析SCL-90各因子与血清IL-2,4,8,10和IFN-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总均分,与IL-2、10和IFN-γ的变化呈负相关,与IL-4、8的变化呈正相关(P <0.05).结论:心理健康状态在支气管哮喘发作过程中与患者血清IL-2,4,8,10和IFN-γ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石寿森;王晓芝;侯桂霞;张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中学生学业能力倾向测验进行效度研究.方法:确定效度检验指标,采集数据,使用SPSS11.0和Amos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各分测验对基本能力因子均有中度以上的负荷,抽取的三个因子解释了总方差的65.4%(A式)和66.2%(B式).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拟合指数AGFI、CFI、NNFI均在0.96以上,RMSEA小于0.05,χ2/df小于3.(2)测验总分与长-鞍团体智力测验总分的相关为0.73(A式)和0.52(B式),与教师评定的相关在0.51~0.67.(3)测验分数在不同年级之间、不同类学校之间,文理科班之间、男女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4)学习成绩的回归分析可见,语文及数理分量表进入考试总成绩的回归方程,beta为0.27、0.49(A式),0.39、0.23(B式),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为0.46(A式)和0.29(B式).结论:中学生学业能力倾向测验具有理想的结构效度和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适用于中学生学业能力倾向的评量.
作者:张月娟;龚耀先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从个体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考查初二学生的学业求助特点.方法:对785名初二学生施测了成就目标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对中国求助格言认同量表、对他人评价敏感性量表、学业求助态度和行为量表.结果:学业求助态度(求助益处与求助代价)和求助行为(工具性求助、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与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有关.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和文化因素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是以学业求助态度为中介的.结论:学业求助既受动机因素的影响,又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作者:唐芳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考察两种不同量表评定教师心理健康的结果是否一致.方法:选取大学教师86人、中学教师343人、小学教师127人.用SCL-90和SRHMS量表同时进行心理健康评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SCL-90结果显示,心理健康水平大学教师差,其次是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SRHMS评定心理健康水平的结果依次是大学、中学、小学,而中小学教师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3)两个量表评定结果存在负的显著性相关.结论:SCL-90和SRHMS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但又有差异性.
作者:王金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7~11岁小学生成功和失败的学习结果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归因特点.方法:采用结构式临床访谈法,访谈了90名7~11岁儿童对成功和失败的学习结果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归因.结果:(1)成功学习情景下的情绪反应强度没有年龄和性别差异,失败的学习情景下的情绪反应强度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2)成功和失败的学习情景下的情绪归因没有性别差异,但存在年龄差异.成功和失败的学习情景的情绪归因趋势不一致,成功情景下趋向他人归因,失败情景下倾向于自我归因.(3)成功和失败情景的成绩归因都是自我努力趋向,应对策略也是自我个人努力趋向.结论:儿童对成功和失败的学习结果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归因具有不同的特点.
作者:徐琴美;鞠晓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睡眠剥夺条件下,主观对于清醒程度和困倦程度的评定.方法:将24名青年男性分为3组,分别为SD21、SD45和SD69,睡眠剥夺从早晨7:00开始,每3小时测试1次.采用主观评定的方法,评测清醒程度和困倦程度.结果:睡眠剥夺后清醒程度降低,困倦程度升高,对困倦程度敏感于清醒程度;随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生物近日节律的作用减弱.
作者:宋国萍;张侃;苗丹民;皇甫恩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同时进行储存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暂时记忆系统.工作记忆被认为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学习困难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工作记忆能力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密切相关.不同学习困难亚型的工作记忆缺陷表现出若干不同特点.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国外学习困难儿童工作记忆研究的主要结果,并对当前研究中的若干争论和分歧进行了讨论.
作者:周世杰;张拉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工人群体SCL-90九因子与全国常模的差异.方法:收集筛选出近10年关于不同工人群体的SCL-90研究成果30项,将其九个因子得分与常模进行效应量值计算,并对30项研究的各因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工人群体SCL-90的30项研究与全国常模比较的平均效应量值d为0.36;九个因子的d值,只有躯体化为0.82,处在高水平,其他八个因子均在0.50以下,处在低水平;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其一致.结论:除个别特殊物理环境下的工人外,不同工人群体的心理健康基本正常.1986年全国常模的躯体化分量表有进一步研究的需要;工人群体身心健康研究有待继续深化.
作者:李永文;陈龙;马煊;曹伟跃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