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谭勇

关键词:高眼压, 白内障青光眼, 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研究分析,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平均眼压,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36.58±4.64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4.57±3.22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患者,1例术中出现缓慢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现象,操作者及时关闭切口止血,术后没有视力光感.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前房纤维样渗出、角膜水肿、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少量积血及瞳孔散大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对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的心理问题初探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接受保守治疗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20例作为正常组,评价两组的心理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躯体化及情绪状态调查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病例组SAS及SD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护理后两组SDS及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达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 (P<0.05).结论: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云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论新医改对乡镇医院的影响

    在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医改目标的核心策略是“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所,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的功能是否完善和服务能力的高低,对“保基本、强基层”的医改策略能否实现和农村居民能否享有有质量的基本卫生服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新医改的内容,对新医改可能在乡镇医院造成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医改的经营对策.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醒脑静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醒脑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醒脑静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37例(90.24%),对照组总有效26例(63.4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血钙、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APACHE 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醒脑静,可有效改善全身情况,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袁光江;文仁军;黄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116例脑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并探讨舒适护理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专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116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得分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面对疾病的心态,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颜喜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1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治疗胃溃疡疾病临床上效果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孙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静脉肾盂造影在泌尿系结石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和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需作静脉肾盂造影的病人,常规腹部准备后,按常规摄腹部平片1张,注射造影剂后分别7分钟,15分钟摄肾区片各1张,30分钟除去压迫带后摄全腹片1张,将拍摄到的CR影像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诊断.结果:泌尿系结石类的病例很多.结论:静脉肾盂造影对泌尿系结石的检出率较高,有着特殊的重要价值.

    作者:曹文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终止12~18周妊娠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自愿要求引产的100例妊娠期在12 18周的正常孕妇,第1d和第2d共口服150mg的米非司酮,且在第2d早上对孕妇设置好宫颈扩张棒,第3d早上将宫颈扩张棒取出,并在孕妇阴道的后穹隆位置放上600ug的米索前列醇,对孕妇的引产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100例正常孕妇中,引产成功的有99例,占99%,且孕妇腹痛与流产的时间较短.在24h内,95例孕妇流产,流产率是95%,孕妇流产后进行清宫的占到48%,且孕妇的妊娠周期越短,成功流产的几率越大,出血量也就越小.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及一次性宫颈扩张棒在12~18周妊娠终止中的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引产的成功率,而且操作简单,引产效果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采用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58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2例患者采用单节段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患者采取前路减压的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84.3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61.5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采用单节段人工椎间盘的置换治疗能够使脊柱得到稳定重建,有效减压,使患者得到颈椎功能的良好恢复.

    作者:潘登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影响妇科护理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

    伴随医疗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医疗护理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妇科护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影响妇科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作者:施王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探讨影响临床检验分析过程中质量的因素,提高临床检验分析结果的正确率.方法:通过对2011年至2013年我院临床化学检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至2013三年间临床化学检验的差错发生构成比分别为40.9%、32.5%和26.6%,差错率逐年下降.其中,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环节差错构成比分别为73.8%、16.3%和9.9%.分析前是临床检验分析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结论:临床化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提高临床检验分析的质量保证,要建立完善的分析前质量控制综合管理体系.

    作者:孙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康复护理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对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4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2例.B组患者采取常规针灸治疗法,A组患者采取常规针灸治疗联合康复护理法进行治疗,经过三个月后,对A、B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A组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8.1%,B组中风偏瘫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7.3%,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加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高征产前护理

    目的:对妊高征患者的产前进行临床观察与特殊护理的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高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是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的变化.结果: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且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高征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虑评分变化,同时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肺部感染程度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肺部感染程度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例初次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有效但1个月内再次应用失败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出现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计算出患者有效上机、无效上机前的肺部感染评分(CPIS),探讨肺部感染程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统计对比上机有效和无效时患者的耐受性以及无创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实施无创通气治疗无效时的肺部感染程度明显较有效时深,CPIS评分小于7时临床效果均较好,当CPIS评分大于7时均治疗无效,且无效上机2h内通气中断次数、发生不适的患者明显多于有效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感染程度能直接影响到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CPIS评分小于7时给予无创通气的临床疗效较好,CPIS评分大于7时改用其他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作者:文启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和使用率.方法对56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瘘术进行观察护理,分析引起血管内瘘闭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内瘘尽快成熟.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血液透析后压迫止血以及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等.结果56例患者内瘘手术均获成功,穿刺血流量在200~25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结论术后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能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任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50例采取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彻底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可实现显著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婷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冠心痛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检测其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并对各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比较发现,冠心病组患者胆红素水平比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尿酸水平则较健康组高(P<0.05).冠心病组三支病变结果之间也说明.随着病变支数的不断增多,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尿酸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的胆红素与尿酸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这对于临床诊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顾盼瑾;吴雪江;朱琦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甲亢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上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提高群众对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认识.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2月~2013年1月之间5年来住院资料稍微较完整的44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按照妊娠时间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情况,做好专业的临床处理及母婴预后.结果与结论:妊娠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相互影响的,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是母婴健康的关键,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陈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心理干预和护理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探讨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中行综合心理干预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1年06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我计划生育服务所实施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20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操作和护理外,加强综合心理干预及护理,对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出现人流综合征方面,实验组2例(1.96%),对照组16例(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加大心理干预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大医务护理人员大力推广.

    作者:范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腺样体肥大采用不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儿童腺样体肥大患儿11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以其中行传统经口腔腺样体刮除术的38例患儿为甲组,行鼻内镜下经鼻腔腺体切除术的38例患儿为乙组,以行鼻内镜下经口鼻腔双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42例患儿为丙组,对比三组患儿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乙组与丙组治愈率均为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患儿手术用时无显著差异,乙组、丙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甲组,术后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乙组及丙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鼻腔恢复正常通气时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儿童腺样体肥大治疗中,采用鼻内镜下经鼻腔与经口鼻腔双径路腺体切除术治疗时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赵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