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张燕群;王秀玲

关键词:冠心病,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拟诊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8例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述及临床症状表现分为观察组72例,为典型性胸闷及心绞痛或ST T段假性正常化.对照组56例为非典型性胸闷心绞痛,查示ST-T段无动态变化.对两组分别进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显示结果为:观察组为52例,阳性率为72%;对照组为16例,阳性率为31%.两组阳性率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临床诊断更应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调查以提高治疗效率,避免在诊断中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50例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中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使用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流变化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好转,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手法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脑供血不足的情况.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及进展

    目的:探讨并总结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文献,总结相关基础、专科理论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展望护理前景.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身心全面休息、营养支持、身体清洁卫生及健康宣教.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树立现代护理观,探索新型护理干预措施,重视社会精神干预,逐步完善专科护理体系,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目的.

    作者:刘友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鼻渊汤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鼻渊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鼻渊汤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由表1可知,观察组的50例患者有37例痊愈,11例好转,总有效率达到96%,对照组患者有19例患者痊愈,19例患者好转,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渊汤治疗慢性鼻窦炎,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GLUMA脱敏剂治疗牙齿感觉过敏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采用GLUMA脱敏剂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602颗)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极固宁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CLUMA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半年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牙齿感觉过敏症患者采用GLUMA脱敏剂进行治疗,能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邱信东;罗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科疾病患者9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家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

    目的:观察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肛瘘患者采用手术挂线治疗并配合中医中中药熏洗疗法联合治疗肛瘘.结果:98例肛瘘患者全部治愈,随访2年未见1例复发,疗程为16-32天.结论:外科手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敷中西医结合治疗肛瘘方法安全,疗效显著.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和分析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细菌清除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8.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志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在社区医院治疗与整体护理分析

    目的:对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在社区医院的治疗和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在医院接受治疗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和护理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经过口服药物和灌肠结合治疗整体护理之后病情得到缓解的有95.0%,复发的概率为7.5%.结论: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的治疗中应用灌肠和口服药物相结合、整体护理有着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海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检测梅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确认的梅毒患者血清200份,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诊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组)、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B组)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C组).并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具有97.4%的灵敏度,92.0%的特异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有73.0%的灵敏度,66.0%的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有99.7%的灵敏度,100.0%的特异性.由此可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方法相对另外两种,具有一定的优势.比较B、C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A、B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A、C组方法检测梅毒的差异,p>0.05,则未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梅毒的检测手段,均具备各自不同的优点和缺陷,在具体实验条件中,只要按照不同的检验目的,选择合理、有效的检测方法即可.

    作者:叶雅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与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06例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在行剖宫产术后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除常规护理之外接受例如心理护理和行为护理等的有计划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通过对产妇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两组产妇在术后恢复和疼痛方面比较,观察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尿和排便时间上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消除产妇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使产妇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绳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5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1例,女4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78例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共70例,总有效率占89.74%;对照组病情好转共54例,总有效率占73.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患者在实施降纤酶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助病情的康复,临床效果会更好.

    作者: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0例妇科肿瘤术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循证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形成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深静脉的形成率分别为4%和20%,观察组患者深静脉的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中循证护理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向永红;罗满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探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的27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进行研究.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相关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龄(年龄>60为高龄)、体重指数异常、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血细胞异常、糖尿病和术前合并症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无菌操作则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的保护因素(P<0.05).高龄、体重指数异常、急诊手术、手术时间>4h、术前合并症是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注意患者病理特征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陈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外疝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外疝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的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接诊的42例腹外疝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痊愈17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患者康复率达到95.2%.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于提高腹外疝患者的康复率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措施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58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析LC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方法.结果:本组5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9例发生胆漏(1.54%)、术后出血1例(0.17%)、感染13例(2.22%)、内脏损伤或/戳孔疝以及肠梗阻3例(0.51%)、胆管损伤40例(6.83%)、并发症发生率为11.26%,胆管损伤发生主要和血浆白蛋白水平、总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和患者年龄、谷丙氨酶水平、是否应用生长抑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主要和患者自身特点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在手术过程中加强规范性操作,积极进行预防措施和处理,能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何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1例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51例小儿疝气的临床资料,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31例作为治疗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中出血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

    作者:陈兴军;冯同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巨大纤维瘤病1列报告及其基因学研究进展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又称为Von Recklinghausen病,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率为1/3 000-1/3 500,其发病与NF1基因的缺失有关.巨大纤维瘤能造成患者客貌及心灵的伤痛,本论文意在分享临床经验并给予患者心理治疗.

    作者:尚金伏;张跃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84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降压、降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43%,且其SBP、DBP、TG、TC、LDL、HDL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以上组间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安全、有效,降压降脂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潘俊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应用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结果: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治疗早期肛周脓肿效果好,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孢噻肟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治疗早期肛周脓肿是可行的.

    作者:李磊;李长龙;田晓宁;付巍;张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炎肝硬化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α-2b干扰素及一般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在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联合治疗乙肝炎肝硬可改善肝功能抗纤维化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促进HBV在肝脏内的有效清除.

    作者:易志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