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潘俊龙

关键词:氨氯地平片, 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高血脂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84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降压、降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1.43%,且其SBP、DBP、TG、TC、LDL、HDL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以上组间差异均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安全、有效,降压降脂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1月 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分析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表现症状,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后总满意例数14例,占93.3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后,总满意10例,占66.67%,两组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备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小儿高热惊厥中给予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满意率,还可以提高整体治疗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任惠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

    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人们对压疮认识的不断加深,国内外在压疮的预防方向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新方法.有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压疮防治新进展了解不够,缺乏相关知识是压疮防治的主要障碍之一,只有掌握了全身和局部以及心理到生理的全面综合治疗,才有助于压疮的及早愈合.

    作者:张小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早期运用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病后疗效,大限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亚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术后整体护理干预.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腰椎间盘突出实施胶原酶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研究对象,均于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于我院骨科,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术后规范、整体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与常规方案护理(对照组,n=40)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才提高临床效果及护理质量,保障安全,为康复提供了良好条件.

    作者:周长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汤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汤剂在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实际治疗效果,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诊断治疗的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4例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一组为中药汤剂治疗组,一组为西药治疗对照组.两组均以七天为一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在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内进行复查,统计48例患者的复发率,作为两组治疗的效果评定.结果:中药汤剂治疗组,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95.83%.西药治疗组,总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58.33%.半年后复查统计,中药汤剂治疗组复发4例,西药治疗组复发9例.两组进行对比中药汤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效果好,不易复发,是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靠治疗手段,建议可推广进行临床使用.

    作者:任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外科急腹症238例护理体会

    我院2009年7月 2010年12月收治外科急腹症患者238例,经过我们采用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指导,避免了外科急腹症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外科急腹症患者早日康复,增加了患者和家人的满意度,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38例外科急腹症,康复出院238例,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 2013年10月高血压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对患者的服药情况、降压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血压有明显的降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的不良反应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安全性稳定,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松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护理临床中的应用

    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维护与增进人们健康水平,使病人尽可能恢复正常躯体心理与社会功能.护士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取得病人的合作,以便及时、准确、有效地完成各种治疗计划,并及时了解与解决病人的心理反应,以获得更好的疗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桂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婴幼儿口腔保健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婴幼儿进行口腔保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重要性.方法:对在我院出生的146例婴幼儿进行相关的空腔保健护理工作,并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73例婴幼儿进行早期的口腔保护教育及护理,对照组只进行正常的护理,并未对其给予特殊的口腔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婴幼儿的乳牙患龋率分别为2.71%和12.33%,龋的平均个数为2.0个和2.89个.两组患者的错颌畸形状况也存在较大的差距.结论:进行口腔保健护理的实验组其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情况明显优于未进行口腔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因此在婴幼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口腔保健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究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

    腹胀是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舒适度,而且还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及切口愈合等,制约了患者身体康复.因此,临床上从胃肠胀气的病理机制入手,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而减少胃肠胀气的来源,并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本文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术后腹胀原因,然后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作者:丁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常规+CRP检测在儿科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探讨和评价血常规加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对用抗生素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调查153例已明确诊断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例,收集这些病例首次检测时的CRP、WBC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运用统计学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三个参数对病原生物的鉴别作用,进而可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结果:不同病原生物所致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CRP、WBC及NLR指标有明显差异.结论:CRP+血常规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可大致区分病原生物类型,进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郑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我院通过对干预前278例与干预后290例Ⅰ类切口手术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比较.结果:针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在进行干预之前其用药比例为72.30%,干预后使用比例已经降到28.28%.干预前在术前0.5 2h内给药比例为57.71%,干预后为100%.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干预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促进抗菌药物合理用药,对抗菌药物的规范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钟祝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 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例中成药不良反应病例中,女性患者有50例,占总病例数的55.56%;60岁以上老年患者有51例,占总病例数的56.67%;静脉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1.34%,粉针剂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1.26%.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与特殊人群、中成药制剂类型以及生产工艺、临床用药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当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治疗,促进临床用药的规范性,提高中成药疗效.

    作者:姚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研究

    目的:应用经会阴B超观察足月初产妇女在临产以前的宫颈形态学各项指标,通过详细的统计分析进行量化,根据足月初产妇女的实际情况,分析宫颈形态学指标与临产时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宫颈形态学指标对分娩方式的预测参考.方法:使用GE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主要是针对在我院检查分娩的9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进行经会阴B超检查[1].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以更加详细的检查,避免误诊发生.另外,我院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一方面是考虑到足月初产妇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查的权威着想.结果:通过对90例足月分娩初产妇进行检查,综合计算以后,发现初产妇的平面分娩孕周在41.14±1.87周.且剖宫产的概率为35.5%,经会阴B超观察宫颈显示率达到了100%.显示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的有效性较高,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结论:对于足月初产妇经会阴B超可以清晰的显示宫颈形态,利用超声诊断仪可以准确测量形态学,各项指标的统计具备较高权威性,日后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梅永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灸联合红外线治疗面瘫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红外线治疗面瘫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面瘫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接受红外线照射治疗,实验组同时辅以针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红外线用于治疗面瘫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俞乔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造口袋联合自粘性弹力伸缩胶布在腹部伤口渗漏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一件式造口袋联合自粘性弹力伸缩胶布进行腹部伤口渗液收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科出现腹部伤口渗漏的25例患者,应用一件式造口袋收集渗液,观察伤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观察渗液引流情况.结果:伤口周围皮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换药间隔时间延长,患者舒适度明显提高.结论:应用一件式造口袋进行渗液的收集,避免渗液浸溃皮肤,有效地预防刺激性皮炎,同时减少了换药频次,节约了医疗资源,促进了病人的舒适,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作者: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56例,所有患者均无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过敏,无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等慢性就疾病,ASA Ⅰ-Ⅱ级,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镇痛治疗.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于术后给予一定剂量的芬太尼联合托烷司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给予一定剂量的舒芬太尼联合托烷司琼进行镇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但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要优于芬太尼,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林伦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科不孕不育诊治的新方法

    目的:分析研究妇产科不孕不育采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1月 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宫腔镜诊治的不孕不育的病人100例,对其相关临床资料采取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0例病人当中,采取宫腔镜诊断为宫腔异常的病人79例,采取宫腔镜治疗的一共74例.根据宫腔镜临床诊断结果在宫腔病理变化当中,主要包括有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以及子宫内膜炎;宫腔镜临床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宫腔镜正确诊出率为93.36%.结论:妇产科不孕不育采取宫腔镜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效果,并可以精准定位病理变化部位以及范围,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儿脐血流监测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谱勒彩色显像及频谱多谱勒测定在临床胎儿缺氧状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经临床怀疑60例孕妇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彩色多谱勒显像及频谱多谱勒测定超声检查.对其声像图及血流频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胎儿脐血流异常增高5例,胎儿脐血流正常55例.

    作者:蒋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基层医院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潜存因素

    护患关系是当今社会医疗机构很敏感的话题,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解决好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而起不到的作用.护理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患者在医院里接触多的密切的是护理人员,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护患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服务好、质量好、医得好,社会满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成为新型护理模式转变中的关键因素.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地增强.而各服务行业都将重心转移到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上,这就要求不断扩充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作者:田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