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爱;王君波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6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为观察组,在治疗方法上以膈下逐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为主;以2009年5月前,我院临床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丹那唑患者为对照组,临床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总有效率达91.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龚玲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改进后的护理流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应用改进护理流程后,研究组下肢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患健侧下肢周径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改进护理流程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肌肉萎缩和肢体僵硬情况.
作者:王林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旨在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减缓老年痴呆病人病情的发展.方法:根据每位老年痴呆病人的不同心理状态以及认知情况,在2011年11月~2013年11月间对100位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指导时可以采用电话指导、家庭走访、信件等多种方式.结果:在经过为期两年的老年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护理知道后,老年人跌倒、走失、服食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老年痴呆病人生活可以自理的人数显著增加.结论:对老年痴呆病人家庭照顾者进行护理指导,可以为老年痴呆病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提高病人的生活水平,这种方式可以在今后老年痴呆病人的照顾中多加采用.
作者:沈宝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01月~2012年12月前来我院妇产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选出100名产科患者,将这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疗法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并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在院时间为(2.21±1.36)d,数据明显低于采取常规临床护理的对照组的(3.12±2.01)d,住院费用显示,实验组的住院费用为(1 741.1±547.3)元,对照组的住院费用为(2 412.4±674.5)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明显高于对照组(90%).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得到,临床护理路径比较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具有恢复时间短、费用低、满意程度高等优势,具有临床广泛应用的价值,此种临床护理方法的应用待有关人士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颜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优选方案.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0.4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总计33例;观察组应用1.0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总计20例.观察甲氨蝶呤两种应用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等情况,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通过对我院收治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没有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1.0mg/(kg·次)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在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的发展具有意义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推广此治疗方法.
作者:尹遇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自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选2012年3月 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患者做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对策.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6.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为88.7%(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科学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张富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骨牵引患者长期卧床造成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骨牵引患者给予心理、饮食及综合整体护理.结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缩短病程、减少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腹腔冲洗在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中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2月 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有5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冲洗,针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略过腹腔清洗这一环节,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进行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治疗中,使用腹腔冲洗的患者治疗难度以及恢复程度均要好于没有进行腹腔冲洗的患者.结论:在对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腹腔冲洗的治疗手段将会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马振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抑郁自测量表和焦虑自测量表评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王长爱;王君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50例前尿道损伤病患,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9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进行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对照组进行开放性尿道吻合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指标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3.3%和50.0%,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输尿管镜下置管治疗前尿道损伤,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付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1 职业危害1.1 生物性危害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
作者:施锦治;沈伟玲;曾丽群;陈桂英;陈亚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腹泻患儿96例,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取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两组比较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儿及其家属满意度.
作者:毛恩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验证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误差.方法:采用国产的体部定位框架,STAR-2000型三维TPS系统.定位时用魔十字加以联合体部定位框架同时定位,CT扫描结束时在肿瘤中心层利用激光灯标出体表标记并记录对应定位框架Z轴坐标,与魔十字定位和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比较,后用胶片照相法检验靶中心坐标的误差.结果:立体定向框架定位的误差有时达10mm,魔十字定位误差在2-4mm,CT扫描激光灯标出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经胶片照相法检验误差在2mm..联合定位误差一般在2mm内,可省去胶片验证.结论:立体定向框架定位时因多种原因影响,需与CT扫描激光灯标出肿瘤中心层Z轴坐标比较和校正.
作者:尹忠文;张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外,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中医内科中治疗偏头疼的研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11月内通过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患者96例,均根据其偏头痛的症状采取中医内科的研究机理进行诊治.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中药调理和治疗,其治疗的的结果为:控制46例,显著疗效的20例,有效的25例,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检验和治疗中,应用中医对偏头痛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措施的综合诊断治疗方法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向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对于不同体质类型的病人,在有关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00例不同体质的病人,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为养生原则,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为整体框架构,实施健康宣教,尽快解除病人的痛苦.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效果使病人满意.结论:本文通过对患者几种常见的体制类型,根据中医养生的原则,对患者的精神、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几方面进行健康宣教,以此达到防治疾病、恢复及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谢晓颖;潘海燕;袁振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本文主要从人员配备、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人员培训、岗位要求、日常考核取得成绩、工作中的不足几个方面对本院的门诊导医管理工作做了简要总结,并提出了今年努力的方向.
作者:李月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SNAP、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更好地诊治新生儿疾病危险程度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罹患疾病的新生儿共11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均排除有24h内死亡(濒临死亡)、分娩期间死亡、病程反复的患儿.对所有患儿均使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危重病例评分进行评估.对比分析两种评分方法对新生儿的评估结果.结果:110例新生儿中,治愈组、死亡组、放弃组的急性生理学评分、危重病例评分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NAP与NCIS评分相关性分析,r=-0.77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高度负相关.结论:使用新生儿急性生理学评分、危重病例评分在新生儿疾病诊治中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徐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根管治疗中,使用拔髓针、根管锉、光滑髓针等器械进行根管预备时,器械折断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在完善根管治疗术的同时,减少或避免器械折断的问题是每一个牙科医生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生的器械折断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如何防止器械折断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作者:陈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与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106例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在行剖宫产术后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除常规护理之外接受例如心理护理和行为护理等的有计划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结果:通过对产妇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两组产妇在术后恢复和疼痛方面比较,观察组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尿和排便时间上也显著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接受护理干预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能够消除产妇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使产妇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辅助治疗效果.
作者:绳晓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