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护理干预

王长爱;王君波

关键词:后腹腔镜手术, 肾上腺肿瘤,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析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采用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抑郁自测量表和焦虑自测量表评估,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预见性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令舒结合孟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临床分析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 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100例哮喘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是两者之间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唐光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社区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强化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我社区医院2型糖尿病就诊患者15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患者均维持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社区强化干预.结果:经过1年的干预后,研究组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HbAt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1).结论: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强化干预,防治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控制血糖水平,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郑亚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79.31%)相比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唐先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危险因素和病原菌.方法:对本院2007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300例老年脑卒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其中75例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将作为研究组,另外225例非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等等.此外对SAP患者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方便进行病原菌分析.结果:性别、高血压和卒中类型排除在SAP的危险因素之外,而其他年龄和糖尿病等均为SAP的危险因素.75例患者的痰培养中25例为阳性,其余50例为阴性菌和真菌.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等.药敏试验显示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对革兰阳性、阴性杆菌的敏感率较高,耐药性较低.结论:SPA的相关危险因素多种多样,病原菌亦是较多,在临床治疗时应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和护理干预,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对于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唐岳军;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检验仪器实验教学改革

    临床检验仪器教学是医学院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原理,还能够促使其掌握现代化的检测技术,满足医院对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临床检验仪器实验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造成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针对该现象,学校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改变以往的考核方式,旨在促进临床检验仪器实验教学的良性发展.

    作者:魏彦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外科疾病的应用

    目的: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器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外科疾病的应用.方法:245例非心脏外科疾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非X线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行床旁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40例完全起搏,仅5例患者术前发生电极移位,出现部分起搏,所有患者均安全渡过麻醉、手术.结论:本法无需X线引导,床旁操作,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对有缓慢型心律失常合并外科手术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李琼彬;江勇;姚造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评价

    目的:对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护理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并对其进行价值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200例妇产科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改进组100例,常规组10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措施,并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改进组以常规组为基础,采取系统健康教育,对常规组和改进组产妇进行观察,观察其分娩方式选择,观察其总产耗时,对其指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有77例产妇选择自然分娩,23例选择剖宫产,总产程平均为(6.6±1.6)h,,常规组有52例选择自然分娩,48例选择剖宫产,总产程平均为(10.5±3.2)h,均有明显差异,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妇产护理中,进行孕期健康教育,可有效减轻产妇不良情绪,提高产妇分娩认知,进而增加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科疾病患者9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家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乳腺癌细胞病理学样本组织学分类及分子病理学检测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病理学样本组织学分类及分子病理学检测.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 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患者乳腺癌中的PR、ER、PPARγ、PTEN、Her-2蛋白的表达,分析乳腺癌中PPARγ、PTEN蛋白的表达和患者PR、ER、以及Her 2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患者乳腺癌中PPARγ、PTE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3.8%、68.5%,PPARγ阳性表达占核膜的87.4%;PTEN阳性表达在细胞核中占72.91%,在胞浆中占27.13%.有关分析表示PPARγ与PR、ER、Her-2蛋白表达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PTEN与PR、ER、Her 2以及PPARγ蛋白表达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 PPARγ与PTEN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4.07%,48.94%,阴性表达转移率分别为43.73%,46.11%.结论:PPARγ、PTEN蛋白可以单独作为乳腺癌预后的标志物,为生物治疗乳腺癌及临床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应康;田培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X线与CT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X线与CT诊断在膝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为膝关节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65名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X线检查后再进行CT检查,并终将两种诊断的检出结果如骨折检出与类型判断进行比较分析,并终用手术结果进行检验.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相比,CT诊断结果在交叉韧带损伤、浮膝骨折、关节腔积液、髌骨骨折、半月板损伤的检出率均明显要高,基本与手术结果相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诊断膝关节损伤时,CT检查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具有临床研讨意义,但CT检查仍然具有局限性,只有将X线和CT检查临床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庞小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122例病因和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通过对1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于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12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病因分类,分析总结急性胰腺炎发病规律.结果:122例患者中,重症胰腺炎患者54人,占44.3%.而胆道因素与酒精性因素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病因,分别占59.8%和29.5%.结论:胆道因素是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病因,而对于男性患者来说,酒精性因素也是重要诱因.

    作者:朱星玮;连顺生;许黔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妇产疾患误诊为阑尾炎手术治疗1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阑尾炎误诊原因.方法:依据2006 2013年共收治阑尾炎15例误诊为妇科疾患.结果:分析原因及对策.

    作者:程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剖宫产史孕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析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有剖宫产史并再次妊娠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结合产妇意愿,根据产妇是否存在试产禁忌症将86例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再行剖宫产组44例,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与分娩情况.结果:阴道分娩组的分娩成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再行剖宫组无较大区别(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则明显低于再行剖宫组(P<0.05).结论:有剖宫产史产妇在无试产禁忌前提下仍有阴道分娩机会,且通过密切监护措施,可有效保证母婴安全,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蒙爱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人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不同手术人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08例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依据住院尾号的单数对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4例,B组患者采用双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A组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预后质量.结果:A组患者的良好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以及住院费用等方面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对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单侧手术入路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预后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4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运用手术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手术疗法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自2007年5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保守治疗组与手术治疗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保守治疗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抗炎等传统疗法,手术治疗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方法.出院后对患者进行追访,系统统计疾病缓解时间以及复发率,后对数据进行汇总.结果:比较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手术疗法对粘连性小肠梗阻进行治疗,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杨森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目的:对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可尔依”一次性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12月本院接诊的96例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金属吸引管人工流产术,观察组行双腔减压式吸引管人流术,两组患者均加用卡前列甲酯栓,比较两组患出血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术后盆腔积液及术后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在血压下降、心律不齐及术后盆腔积液等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卡前列甲酯栓配合双腔减压式吸引管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是终止妊娠的可靠方法.

    作者:王烨;吴爱辉;苏红春;袁会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与丹参粉针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效果对照

    目的:比较分析氯吡格雷与丹参粉针用于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CCI患者8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1例,A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B组予以丹参粉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用于治疗CCCI疗效优于丹参粉针剂,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方法:23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移植修复治疗.结果:23例患者术后皮瓣均移植成功,创面修复良好,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进行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手术,移植皮瓣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该皮瓣具有血管恒定,切取简单,血供丰富且不牺牲主要动脉,外形美观的优点.

    作者:刘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72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36例采取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病情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临床价值高.

    作者:杜建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的体会.方法:对我院2248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结果: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在90%以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结论: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健康宣教,可使患者易于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同时也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郑志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