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爱萍
目的:探究对股骨颈顾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进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63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其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增强护理效果,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林小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冠心痛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A1组和A2组;收集同期体检的非冠心痛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分为B1组和B2组,A1和B1组予以重组人HGF(rhHGF)干预,A2和B2不予rhHGF干预,比较两组的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生物学功能.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EPCs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血浆HG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EPCs生物学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A1组经rhHGF干预后,EPCs生物学功能显著由于A2组(P<0.05).结论:HGF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痛患者的EPCs生物学功能,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阳永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16例重症肺炎的患儿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16例重症肺炎患儿采取全面地护理措施,并严密观察患儿病情进展,对肺功能改善状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肺功能较采取护理措施前有极大改善,且治疗前后肺功能状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取适宜的观察与护理措施,对重症肺炎患儿的救治尤为关键.
作者:马继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剖腹产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42例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42例剖腹产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通过对剖腹产围手术期实施全面及时的护理,夹墙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母婴安全及术后康复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作者:耿凤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角膜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它不仅发病率较高,病理周期长,而且容易引起其他一系列相关并发症,致盲率也较高.本文通过对我科去年一例左眼角膜溃疡患者的案例分析,观察其整个治疗恢复过程,浅谈下对该病症的护理体会.
作者:肖树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HE)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为临床制定该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经验积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内科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4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HE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53例乙肝后肝硬化未合并HE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生理指标,并做好记录.结论: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而言,高龄、危险诱因数量及肝功能严重程度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积极去除诱因是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HE的关键.
作者:唐军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与双唑泰栓在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七月至2013年九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滴虫性阴道炎阳性患者,采取单纯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人分成两组,每组各68人,分别采用双唑泰栓和奥硝唑治疗,一个用药周期内跟踪观察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经口服给药一个周期之后,两组患者白带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充血、尿路刺激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病人主诉良好.经统计,奥硝唑组有效率为94.12%,病人出现轻微恶心症状两例,无其他肾脏肠胃等明显不良反应.双唑泰栓组有效率为89.71%,病人病患处出现轻微红疹一例,出线恶心头昏现象两例,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硝唑对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效果更佳,副作用小,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葛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肘关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肘关节骨折患者52例,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了解患者肘关节恢复情况,本组52例患者中,27例优,占51.92%,19例良,占36.54%,6例差,占11.54%.骨折部位愈合平均时间为(10、97±2.29)周.本组52例患者中,5例出现切口感染,占9.62%,2例螺钉松动,占3.85%,经针对性治疗后,并发症均逐渐好转.结论:当患者出现肘关节骨折症状时,应及时入院诊断,并根据其骨折部位、神经受压等情况,并行针对性治疗,该方式能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胡金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孕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1月 2013年12月治疗的25例使用孕激素进行治疗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且患者年龄均小于35岁,通过回顾性分析法对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1 6个月的随访,以对患者的生育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5例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中包括17例不典型增生组、7例内膜组,还有1例患者未进行评估,不典型增生组的缓解率是82%,复发率是21%,内膜组的缓解率是71.4%,复发率是20%,且复发患者均在治疗有效缓解之后的6 30个月之间.在患者治疗随访中,14例缓解的患者中,还有4例患者没有成功怀孕.结论:孕激素在有生育要求的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生育的要求,提高高分化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促进患者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的恢复.
作者:和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针对由于脑卒中产生偏瘫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了解中西医结合方式对脑卒中偏瘫的优化效果.旨在完善护理方式,提升临床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11月 2013年11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中医护理.通过MAS量表以及ADL量表了解两组患者偏瘫恢复情况差异性.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两项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能够利用中医中按摩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肢体功能,从而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此中西医结合护理适合在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罗容;周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并研究显微手术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b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0年7月 2013年11月所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基于住院先后顺序和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病例各是6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用显微手术来予以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显微手术与纳洛酮来予以治疗,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病患术后死亡人数明显对对照组少,存活病患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短,疗效也明显比对照组优,二者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相对于单独应用显微手术来予以治疗而言,联合应用显微手术和纳洛酮来予以治疗,所获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降低手术以后死亡率,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可缩短病患术后意识恢复的时间,在临床中具有推广以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廖胜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按每组30例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甲泼尼龙治疗,给予B组患者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4%,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喉鸣、声嘶、犬吠样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与对比,B组患者所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临床效果显著,在提高治疗有效率的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文甲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88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对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有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有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具更有利于护理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 病例患者,男性,学生,65岁.因“发热、咳嗽3天”于2014年4月3日10:00入院.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7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闻及湿罗音.心率78次/分,律齐.血常规检测示:白细胞计数(WBC)为15.2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为91.45%;胸片:右下肺炎.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右肺炎.治疗上予抗感染、祛痰治疗.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头孢替安2.0g 2次/d静脉滴注.头孢替安使用前原药皮试结果为阴性.连续应用2天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第3天患者静脉滴注头孢替安溶液约10ml时,突然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大汗淋漓、脉搏细速、HR155次/分,血压测不到.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闻及湿罗音.心率155次/分,律齐.考虑为头孢替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该输液、更换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予吸氧,并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3mg皮下注射、氯苯那敏10mg肌肉注射、生理盐水250 m 1+多巴胺100静脉滴注.2小时后,患者头晕减轻,口唇、脸色红润,呼吸平稳,停用多巴胺后血压恢复正常,125/80mmHg.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闻及湿罗音.心率110次/分,律齐.
作者:李素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0年9月~2012年12月间选取科室收治的274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相关的宫颈病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避孕措施、产次、接触性阴道出血等7个因素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将宫颈炎患者分入对照组,针对宫颈癌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宫颈肥大、多产历史、和较低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分别为7.773、12.012和5.892);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主要的保护因素有接触性阴道出血、分泌物异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1).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较多,因,宫颈癌的防治,要重视建立宫颈癌发现系统,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加强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侯华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临床分析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 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100例哮喘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是两者之间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唐光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了辛夷木脂素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辛夷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7个不同产地和批号的辛夷样品.结果:建立了辛夷指纹图谱,对7个辛夷样品中木脂素成分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含量,得出主要共有峰保留时间,峰面积作为辛夷指纹谱相关技术参数.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法能简便快速地鉴别辛夷药材,为全面控制辛夷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真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激素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具有明显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症状的100例更年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评分,在进行激素治疗后对其血脂、性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测定.结果:经过激素治疗后,本组更年期女性患者的更年期综合征状显著改善,患者的雌二醇、孕激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明显下降.结论:根据更年期妇女的临床资料以及其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用不同剂量的激素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更年期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用氨茶碱治疗喘息性肺炎的临床不良反应,总结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指导今后用药.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例喘息性肺炎患儿(年龄为4个月)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一般资料与相关临床资料,观察将静滴注射氨茶碱这一方案用于治疗喘息性肺炎时,患者出现中毒症状的临床表现,并总结中毒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结果:患儿静滴注射氨茶碱之后,出现极度烦燥、剧烈哭闹、颜面通红、心率增快,肌张力增高等严重中毒反应,给予异丙嗪等治疗之后,中毒症状缓解,5日后肺炎症状痊愈,健康出院.结论:用静滴注射氨茶碱治疗喘息性肺炎患儿时,药物浓度过高或者静滴速度过快均极有可能诱发中毒反应.针对这一现象,医师严格掌握药物特性及用药原则,并在出现中毒反应时,采用相关药物实施有效的治疗.
作者:周朝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44例患者治疗为显效(55%);30例患者治疗为有效(37.5%);6例患者治疗为无效(7.5%);总有效率为92.5%.有效率和无效率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分别采用药物治疗法和雾化吸入治疗法有利于减轻患者病情,消除病症,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盛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