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任惠萍

关键词:高热惊厥, 临床表现,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01月 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小儿高热惊厥治疗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分析小儿高热惊厥临床表现症状,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后总满意例数14例,占93.3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后,总满意10例,占66.67%,两组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备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小儿高热惊厥中给予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满意率,还可以提高整体治疗质量,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分析评价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11月间门诊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将这9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各45例,记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对全部患者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患者治疗后,仅对干预组患者采取相关护理干预措施,随访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在定期复查、检测血糖、运动疗法、合理饮食、用药情况这五方面的遵医率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合理适当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及稳定病情.

    作者:陈淑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米克令舒结合孟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临床分析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 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100例哮喘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是两者之间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唐光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11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探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14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8例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6例子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术后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轻度及以下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中度及以上疼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措施,其综合效价高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曹华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症为主的代谢性病症,长期的高血糖病症很容易引起内分泌的紊乱,从而引发各种并发症.而糖尿病肾病则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常见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也是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此病发病较为隐匿,容易导致肾功能不全,使尿毒症进行性加重.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透析治疗比非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生存率低,如何治疗及护理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

    作者:王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艾滋病疫情流行及预防研究

    中国艾滋病疫情已经遍布国内的各个省市、直辖市以及自治区,并且疫情非常严重,感染人员涉及到各个行业.自从21世纪以来,我国对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加大力度,防治形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推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的开展,进而对国内艾滋病疫情流行给予分析研究,同时对预防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向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卫生院选择2009年1月 2013年12月期间接收诊断的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以就诊顺序随机分配两组,一组对照组,以纯中药治疗30例,一组为治疗组,中药治疗配合心理干预30例对照.两个治疗组都给乳腺增生患者采用中药治疗的常规用药治疗,心理干预治疗组额外增加了心理的治疗,以12周作为一个疗程观察.结果:纯中药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是63.33%,中药配合心理干预的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是96.66%,中药配合心理干预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纯中药治疗的对照组(P<0.05).从临床疗效观察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变化等症状消失的时间进行对比,治疗后治疗组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硬度、乳房肿块分布、乳房肿块大小、乳房的触痛等明显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明显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疼痛、乳腺增生肿块等症状,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和中医治疗的效果,还能有效调节乳腺增生患者的内分泌,建议可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李文庚;李勇;陈绍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咽喉炎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44例患者治疗为显效(55%);30例患者治疗为有效(37.5%);6例患者治疗为无效(7.5%);总有效率为92.5%.有效率和无效率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食管反流病合并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分别采用药物治疗法和雾化吸入治疗法有利于减轻患者病情,消除病症,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盛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舒利迭治疗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病人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69例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34例.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舒利迭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半年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结论:舒利迭治疗COPD合并陈旧性肺结核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阿布都克尤木·阿不力米提;海日古丽·艾合麦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氨茶碱治疗喘息性肺炎致严重中毒一例

    目的:观察用氨茶碱治疗喘息性肺炎的临床不良反应,总结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指导今后用药.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例喘息性肺炎患儿(年龄为4个月)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一般资料与相关临床资料,观察将静滴注射氨茶碱这一方案用于治疗喘息性肺炎时,患者出现中毒症状的临床表现,并总结中毒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结果:患儿静滴注射氨茶碱之后,出现极度烦燥、剧烈哭闹、颜面通红、心率增快,肌张力增高等严重中毒反应,给予异丙嗪等治疗之后,中毒症状缓解,5日后肺炎症状痊愈,健康出院.结论:用静滴注射氨茶碱治疗喘息性肺炎患儿时,药物浓度过高或者静滴速度过快均极有可能诱发中毒反应.针对这一现象,医师严格掌握药物特性及用药原则,并在出现中毒反应时,采用相关药物实施有效的治疗.

    作者:周朝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ICU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及管理

    目的:分析我院ICU护士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探讨提高洗手依从性的对策.方法:每周定期感染知识的考核和科内主班护士每日暗中观察两种方法.结果:护士洗手依从性由78%提高至91%.结论:暗中观察可有效提高护士洗手依从率.

    作者:支旭;马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血液常规检测幼稚粒细胞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分析评价血液常规中检测幼稚粒细胞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3例和贫血患者10例,进行血液常规检查,比较其不同.结果:两组患者采用比较先进的检测方法进行血液常规检测后,白细胞值、幼稚粒细胞比值有较小差异,但差异没有意义;淋巴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值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结论:上血液采取常规检查能够快速有效的对淋巴细胞和幼稚粒细胞进行检测,对白血病和贫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明显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漆晓玲;刘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86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性别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试验组患者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采用降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性效果以及生活方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血压控制效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P>0.05);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生活方式变化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1例患者发生腹腔脓肿,对照组肠梗阻5例(10%),伤口开裂3例(6%),腹腔脓肿3例(6%)、再次手术患者3例(6%),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阑尾炎采取保守治疗,能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其安全性高,具有可靠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杜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认知干预、行为干预与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干预前知识掌握状态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都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程序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优化患者知识结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

    通过临床资料的研究,探讨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对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吸氧,抗感染,解痉,化痰,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疗法进行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方法进行描述.6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病情得到缓解,出院随访未有严重的症状发生.加强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对病人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认识,让患者主动协调与医生和护理指导,对预防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任方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超对93例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跟踪检查.结果: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均为多发,以脐周、右下腹较为多见,占90.3%(84/93).治疗1-2周后24例复查彩超,有21例症状缓解,或无症状,占87.5%(21/24),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3例症状减轻,占12.5%(3/24),但淋巴结无明显变化.结论:高频彩超对小儿肠系膜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文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齐拉西酮治疗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探讨

    目的:对齐拉西酮治疗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2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发病情况的不同分为首发组共有102例患者和复发组共有106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使用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均治疗8周,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首发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8.63%,复发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5.09%,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首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28%,复发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2.0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在治疗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可以得到齐拉西酮是治疗首发和复发精神分裂症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作者:杨建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解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 2014年3月收治的5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30例研究组和28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运动功能以及抑郁程度等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以及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缓解抑郁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龙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一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介入术中发生脑栓塞的患者的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erans,ASO)是常见的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三大并发症.[1] ASO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尤其以心血管并发症居多.我科于2013年收治一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下肢动脉造影术中并发脑栓塞,现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74岁,因双下肢疼痛10余年,加重2月于2013年6月11日收治人院,医生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既往有高血压史、脑中风史、慢性支气管炎史4年.患者人科后神志清楚,精神较好,对答切题.于6月17日行下肢动脉造影.术中患者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伴恶心呕吐,立即终止手术,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压迫后急行CT提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腔隙性梗死灶.予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因考虑患者处于脑梗恢复期,手术风险大,与家属沟通后决定暂不治疗下肢动脉硬化,于2013.9.7出院.

    作者:张晴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胃癌次全切除术中完全与部分网膜切除的临床效果对照

    目的:对照分析早期胃癌次全切除术中完全与部分网膜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住院尾号将其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变化状况,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前血清白蛋白水平、首次排气时间及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第一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后住院时间,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全切除术中部分网膜切除术对早期胃癌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涛;曹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