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汤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分析

任艳萍

关键词:中药汤剂, 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汤剂在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实际治疗效果,为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收诊断治疗的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4例进行治疗对比研究.一组为中药汤剂治疗组,一组为西药治疗对照组.两组均以七天为一个疗程,在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在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内进行复查,统计48例患者的复发率,作为两组治疗的效果评定.结果:中药汤剂治疗组,总有效23例,总有效率95.83%.西药治疗组,总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58.33%.半年后复查统计,中药汤剂治疗组复发4例,西药治疗组复发9例.两组进行对比中药汤剂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治疗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中药汤剂的治疗方法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效果好,不易复发,是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可靠治疗手段,建议可推广进行临床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效果研究

    目的:通过对中医内科中治疗偏头疼的研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到11月内通过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患者96例,均根据其偏头痛的症状采取中医内科的研究机理进行诊治.结果:经过2~3个疗程的中药调理和治疗,其治疗的的结果为:控制46例,显著疗效的20例,有效的25例,无效的3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在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检验和治疗中,应用中医对偏头痛不同症状采取不同措施的综合诊断治疗方法较为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何向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收治的96例需要进行人流术的患者,平均年龄为22岁.将96例需要进行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组患者分别为32例.对A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对B组患者使用浓度为2ng/ml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C组患者使用浓度为3ng/ml的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在手术过程中异丙酚的用药量、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时间、患者手术后腹部疼痛等情况,并进行记录.结果:经过对3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法对患者进行麻醉,在手术过程中异丙酚的用药量显示为A组多,B组次之,C组用药量少.观察患者术后苏醒时间,B组与C组患者苏醒时间较快,A组患者苏醒时间相对较慢.B组与C组患者留院时间较短,A组患者留院时间相对较长.观察患者术后腹部疼痛情况,三组中腹部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抑制B组少,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要进行人流手术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对其进行手术麻醉,镇痛效果相对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运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5月 2009年8月接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加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奥美拉唑治疗,可有效止血并防止再出血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依然·阿布来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 2014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按照挂号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形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形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出现感染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形式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手术时间短等优势,是治疗疾病阑尾炎较为有效的形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肖登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3月治疗的产后出血患者26例,并且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等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外,没有进行常规检查等造成的产后出血等能够提升发生率.结论:加强产前检查,提升孕妇的保健意识,对健康知识进行系统的宣传,对高危产妇要实行提前入院待产,做好产前的保健工作、产程细致观察、产后严格护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王若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基层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喜忧之我见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层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老百姓的利益明显得到保障,同时也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三方服务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基层医疗机构与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也日渐增多.本文谈谈笔者的一点见解.

    作者: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冲洗在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腹腔冲洗在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中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0年2月 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100例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有5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冲洗,针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略过腹腔清洗这一环节,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进行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治疗中,使用腹腔冲洗的患者治疗难度以及恢复程度均要好于没有进行腹腔冲洗的患者.结论:在对阑尾炎穿孔局限性腹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腹腔冲洗的治疗手段将会大幅度提升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马振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青娥丸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青娥丸合身痛逐瘀汤配合常规保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酮洛芬丸口服配合常规保守疗法治疗,1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虚血瘀.结论:青娥丸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

    作者:姜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咨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和地区人口正稳步协调发展,但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也发现了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将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咨询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邓仁玲;王钢;安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核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核磁共振弥散成像(MR DWI)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样选取62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在患者发病6h采用DSA、CT、DWI方法进行检查,分析研究结果.结果:单支动脉狭窄者17例,多支动脉狭窄34例,未发现血管狭窄11例,CT检查9例异常,24h小时DWI阳性患者中,7例出现短暂性出血现象,31例出现脑血栓现象,且均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DWI阴性患者中,21例显示为短暂性出血现象,4例为脑血栓.结论:这三种诊断方法相比较,其中DWI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率,可明确判定脑梗死以及TIA疾病,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手术操作方法,其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滕广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作者:肖坤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46例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 2013年2月一年间的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0.4~0.6 mL/(kg·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7~10 d为一疗程.结果:醒脑静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头痛及呕吐消失时间、嗜睡及昏迷停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佐治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好,相对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研究分析,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平均眼压,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36.58±4.64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4.57±3.22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患者,1例术中出现缓慢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现象,操作者及时关闭切口止血,术后没有视力光感.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前房纤维样渗出、角膜水肿、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少量积血及瞳孔散大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对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血压调控影响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血压调控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产后的影响效果,为提高此类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待患者成功终止妊娠后对照组给予解痉治疗;研究组在解痉治疗基础上给予降压,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红细胞比容均明显降低,而尿量则明显上升,且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更为显著;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产后进行早期血压调控措施,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洪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全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全程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观察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手术室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在手术室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全程人性化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痰热互结型高血压病行小陷胸汤加味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陷胸汤加味治疗痰热互结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本卫生院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44例痰热互结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参考组(22例),参考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采取小陷胸汤加味治疗,三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临床疗效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参考组总有效率为59.1%,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参考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经对症治疗治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陷胸汤加味治疗痰热互结型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彩超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0例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进行乳腺癌筛查的妇女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中,形态和边界的特征是鉴别良、恶性肿块的关键,大多数恶性肿块表现为内部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回声衰减、内可伴微小钙化点的肿块,恶性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信号多丰富.结论:彩色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任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使用翻身床的安全管理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安全使用翻身床的相关方法,降低护理差错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制定系统的翻身程序、常见事故预防措施及应急方案等对翻身床的使用进行安全管理.结果:翻身床使用安全管理实施后,近两年来,10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在使用翻身床的过程中均为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结论:制定系统的翻身床翻身程序和应对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可有提高翻身床的使用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伍美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运气学理论与手足口病的发病与辨治

    中医运气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黄帝内经》中为精彩的内容之一.传染病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中国古代将其称之为疫、疫疠、疠疾、天行、天时、时气、温疫等,与五运六气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以传染性疾病手足口病为例,总结各医家从运气学角度分析、治疗手足口病的经验,以期寻求中医运气学在传染性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价值.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截瘫并压症2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截瘫长期卧床导致骶尾部的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21例截瘫长期卧床导致骶尾部的褥疮的患者,采用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均完全成活,20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1例因感染切口部分裂开,经再次清创缝合后愈合.随访半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臀大肌皮瓣转移修复手术是治疗骶尾部褥疮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一期愈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刘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