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久梅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在常规运动、饮食控制、降糖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比较治疗1周、2周、3周、4周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护理采取心理护理与健康行为护理结合的护理方法.对所有的观察指标(安全性、疗效)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所有计量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与治疗前比较,SBP、DBP、mALB、FBG、2hBG P均<0.0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显著.在治疗中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通过护士的心理护理、健康行为指导,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下降,护理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疗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具有取长补短、起效快、服用方便、治疗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中行综合心理干预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1年06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我计划生育服务所实施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20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操作和护理外,加强综合心理干预及护理,对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出现人流综合征方面,实验组2例(1.96%),对照组16例(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加大心理干预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大医务护理人员大力推广.
作者:范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并发症可导致心、脑、肾、神经等组织器宫的损害,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维生素D不仅调节钙磷代谢,而且具有保护胰岛B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免疫反应等作用,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作者就维生素D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刘财德;柳蕾;郭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引起尿崩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176例颅脑外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患者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用药、尿量控制及有效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尿量与血钠均恢复正常,出院跟踪随访半年后,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术后引起尿崩症的患者,应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青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
作者:羊梅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醒脑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醒脑静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37例(90.24%),对照组总有效26例(63.41%),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血钙、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APACHE Ⅱ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应用醒脑静,可有效改善全身情况,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袁光江;文仁军;黄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绞痛急诊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向急诊肾绞痛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护理,为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提供帮助.结论:优质护理能够为患者的心理状态平复起到促进作用,让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获得较好的恢复效果,降低复发几率,同时缓解护患矛盾.
作者:白云波;李月;黄芳;周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采用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观察并探讨舒适护理方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制定专门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116例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量表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得分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采取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提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面对疾病的心态,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颜喜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护理评分系统(ICNSS)在某院CCU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CCU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CCU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使用ICNSS进行评分(评分在入住CCU 24小时内完成),对有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进行再评分.结果:100例患者中,16~22分为18例,23~32分为75例,33~40分为17例,大于40分0例.100例患者中因病情变化进行二次评分的患者为28例.结论:通过ICNS评分越高的患者说明患者病情越重,那么需要关注和注意的护理问题就越多,反之成立.病情重的患者需要配备经验丰富且能力强的护理人员,即护士需要与患者能级对应.
作者:张瑞;李帆;周宇;褚京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应用经会阴B超观察足月初产妇女在临产以前的宫颈形态学各项指标,通过详细的统计分析进行量化,根据足月初产妇女的实际情况,分析宫颈形态学指标与临产时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宫颈形态学指标对分娩方式的预测参考.方法:使用GE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主要是针对在我院检查分娩的9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进行经会阴B超检查[1].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以更加详细的检查,避免误诊发生.另外,我院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一方面是考虑到足月初产妇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查的权威着想.结果:通过对90例足月分娩初产妇进行检查,综合计算以后,发现初产妇的平面分娩孕周在41.14±1.87周.且剖宫产的概率为35.5%,经会阴B超观察宫颈显示率达到了100%.显示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的有效性较高,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结论:对于足月初产妇经会阴B超可以清晰的显示宫颈形态,利用超声诊断仪可以准确测量形态学,各项指标的统计具备较高权威性,日后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梅永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吸取教训,正视误诊,提高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异位妊娠患者误诊为其它疾病的原因.结果:异位妊娠误诊的发生有首诊医师知识不全面、病史询问不清、临床症状复杂和重视不足.需要提高首诊医师知识的培训,提高检查水平,加强专业技能以及各科接诊医师对异位妊娠的重视度,从而降低误诊率.
作者:谭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疗程均为21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7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作者:肖坤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PICC是经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多由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植入,经过锁骨下静脉推进至上腔静脉,可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通道,留置时间长达1年.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其导线电极植入通路为锁骨下静脉途径至右心房处,所植入并存在的静脉正是同侧PICC植入所经过的通路.我院1例携带心脏起搏器的偏瘫患者,因治疗所需,将PICC从装人心脏起搏器的对侧即偏瘫侧上肢植入,予以精心护理,规避了静脉血栓及造成起搏器工作异常的后果,成功留置1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81岁,因左侧大面积脑梗死于2012年9月4日收治人我院ICU,右侧肢体偏瘫,失语,间断发热,全身消瘦,皮肤无弹性,不能经口进食,持续机械通气、心电监护及胃肠外营养.既往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管切开术后、心律失常、左锁骨下静脉放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史.因长期输液致四肢外周静脉萎缩、硬化,加上右侧肢体长期偏瘫致肌肉挛缩,静脉输液途径严重缺失.但根据治疗计划仍需经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剂、抗生素、脱水剂以及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电解质平衡的药物,每日输液量约2000ml.主管医生要求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家属也迫切希望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作者:付艳枝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确保手术的成功.方法:针对36例髌骨骨折患者的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计划,根据手术的护理要点进行病情观察和护理.结果:38例髌骨骨折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系统科学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孟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米司非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9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利凡诺针羊膜腔内注射治疗,实验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宫缩至胎盘娩出的时间及残留物的残留、子宫出血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宫缩到胎儿娩出的时间短,子宫内残留少,患者产后的子宫出血量也明显减少,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治疗的应用和推广.
作者:范清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置留导尿管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原因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9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对导尿后1、5、10d的尿液进行细菌学检查并给予护理,分别比较男性与女性、60岁以上与59岁以下、感染前使用抗生素与没使用抗生素患者的感染率.结果:198例患者中,女性患者、60岁以上患者、感染前使用抗生素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分别明显高于男性、59岁以下和59岁以下患者;导尿后尿液检查出的感染率10d>5d>1d,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留导尿管导致患者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对抗生素的应用及留置尿管的时间;临床上要针对发生泌尿道感染的原因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几率.
作者:王真真;任娟;郑会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病人采用自镇痛以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收治患有大面积烧伤的病人100例,对其采取自控镇痛以及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给予分析.结果:临床自控镇痛和护理之前的VAS评分为8.53±0.59分,镇痛以后的2h、4h、8h、21h、48h的时间点评分全部在4分以下,显著低于镇痛之前(P<0.05).100例病人在自控镇痛期间意识一直保持清醒安静.9例病人由于气道烧伤,造成气道黏膜水肿,采取气管切开.自控镇痛之前的MAP和自控镇痛以后的各个时间点的MAP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02全部>95%,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一共有11例,没有其他严重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采用自控镇痛以及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稳定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李艳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2例研究分析,分析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价值.结果:对比患者实施治疗前后平均眼压,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36.58±4.64mmHg)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4.57±3.22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患者,1例术中出现缓慢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现象,操作者及时关闭切口止血,术后没有视力光感.实施手术治疗后出现前房纤维样渗出、角膜水肿、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少量积血及瞳孔散大等并发症.结论: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对高眼压下白内障青光眼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10年9月~2012年12月间选取科室收治的274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相关的宫颈病变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避孕措施、产次、接触性阴道出血等7个因素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将宫颈炎患者分入对照组,针对宫颈癌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宫颈肥大、多产历史、和较低的卫生知识知晓率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分别为7.773、12.012和5.892);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Ⅲ)主要的保护因素有接触性阴道出血、分泌物异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1).结论:针对宫颈病变的相关因素较多,因,宫颈癌的防治,要重视建立宫颈癌发现系统,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加强人群的健康宣教工作,普及健康卫生知识,有效控制宫颈癌的发生.
作者:侯华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高度近视人群数量的逐渐增加,眼科疾病的患病率也在逐渐增加,我县医院眼科手术的例数也在逐年增长.由于眼科手术的特殊性,在进行手术之后需要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同时控制炎症的复发等.笔者凭借多年从事眼科治疗的经验,对眼科疾病手术后的临床观察进行了研究,为眼科病人术后的临床观察提供参考.
作者:王礼权;祝绍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