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基层医院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潜存因素

田小琴

关键词:基层医院, 护理人员, 护患关系, 护理模式, 住院患者, 模式转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人际关系, 医疗质量, 以病人为中心, 医疗活动过程, 服务, 功能制护理, 自身素质, 住院期间, 治疗护理, 整体护理, 医学科学, 医疗机构, 心理问题
摘要:护患关系是当今社会医疗机构很敏感的话题,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治疗护理等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解决好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起到药物而起不到的作用.护理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患者在医院里接触多的密切的是护理人员,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转归.护患关系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质量.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服务好、质量好、医得好,社会满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成为新型护理模式转变中的关键因素.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地增强.而各服务行业都将重心转移到如何提高服务质量上,这就要求不断扩充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楚某的健康管理方案

    通过收集本市一税务系统男性干部楚某的肥胖、高血脂和亚临床高血压的相关健康资料,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其高血压、冠心痛、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风险,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进行运动、饮食干预等来改变其生活方式,总时90天,达到其减轻体重、降低血脂等效果.同时也为同类人员提供参考性的健康管理方案.

    作者:文采;肖明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析超声在不同类型胆囊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胆囊结石超声图像表现,总结腹部超声在胆囊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证实为胆囊结石的患者180例,系统性分析手术结果和超声诊断.结果:180例患者中,经超声明确诊断为胆囊结石173例,误诊、漏诊7例,其中超声图像表现为典型结石94例,非典型结石中胆囊内充满结石37例,胆囊颈部结石15例,泥沙样结石19例,胆囊壁内结石8例.结论:依据超声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可以经济、无创、快捷的诊断不同类型胆囊结石.

    作者:张雪青;董建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以2013年2月 2013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9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对这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护理工作人员手术之前全面的心理护理以及细致的术前准备、手术过程中护士积极与麻醉师以及医师进行配合,在手术完成之后,对患者无微不至的照顾,对患者进行了全方位的并发症防治工作.终麻醉以及手术完成比较顺利,效果显著.除了2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转开外腹之外,其余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都要比使用传统护理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要短.结论:围术期的手势配合以及专业护理是保证对患者成功麻醉以及手术的关键.

    作者:柏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的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早期运用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病后疗效,大限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亚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外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问题与探讨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普通外科临床护理的医疗设备种类及作用,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常规,根据自身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针对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做出相应思考,为做好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作者:王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肛肠病无痛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对常见的肛肠病全程无痛手术治疗的方案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所收治的165例肛肠病患者进行观察,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的情况来选择出对应的丙泊酚静脉全麻或重比重的布比卡因椎管内麻醉,效果仅局限在肛周,按照不同的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及手术后所给予的局部注射长效的止疼剂的治疗方法.结果:这些患者中其中有69例疗效比较显著,治疗有效的患者有81例,治疗无效的患者有15例.结论:采用无痛的治疗方法,进行确切的治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王启君;刘侠;谢迪;韦富润;侯颖;唐庭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79.31%)相比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唐先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46例的临床分析与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 2013年2月一年间的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0.4~0.6 mL/(kg·次)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7~10 d为一疗程.结果:醒脑静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和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头痛及呕吐消失时间、嗜睡及昏迷停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佐治儿童病毒性脑炎疗效好,相对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苏学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目的:记录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及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啰音基本消失,胸闷、咳嗽、气急等症状明显缓解,平均住院时间(5.4±0.3)d,住院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及进展

    目的:探讨并总结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文献,总结相关基础、专科理论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展望护理前景.结果:老年吸入性肺炎预防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身心全面休息、营养支持、身体清洁卫生及健康宣教.结论:护理人员应当树立现代护理观,探索新型护理干预措施,重视社会精神干预,逐步完善专科护理体系,从而达到有效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目的.

    作者:刘友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和改善肾功的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C组),每组30例.三组均给予糖尿病饮食,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口服厄贝沙坦,其中B组加前列地尔治疗,C组在前列地尔基础上加银杏叶片治疗,共28天,均测定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通过显效、有效、无效进行判定.结果:三组24h尿总蛋白定量、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C组明显优于B和A组.B、C组治疗后肌酐均有明显下降(P<0.05),C组下降更明显(P<0.05),三组未出现干咳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和厄贝沙坦能更有效地改善肾功、降低蛋白尿,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卞晓璐;杨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为神经系统变性病症,十分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环境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负担.人们对PD的认识已有195年,近的30余年对PD的治疗手段的探索有了很大的进展.首选的诊治PD的手段为药物治疗.在进行药物治疗时,要严格遵循药物诊治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的操作.

    作者:黄宝群;龚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分析临床拟诊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128例常规心电图ST T改变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述及临床症状表现分为观察组72例,为典型性胸闷及心绞痛或ST T段假性正常化.对照组56例为非典型性胸闷心绞痛,查示ST-T段无动态变化.对两组分别进行18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与常规心电图STT改变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的显示结果为:观察组为52例,阳性率为72%;对照组为16例,阳性率为31%.两组阳性率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临床诊断更应结合临床的症状及其他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调查以提高治疗效率,避免在诊断中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发生.

    作者:张燕群;王秀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于老年Ⅱ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于Ⅱ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显.

    作者:羊梅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采用酮康唑单独和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采用酮康唑单独和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实施酮康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克霉唑栓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间对比(P<0.05).两组治疗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2例恶心呕吐,1例乏力,3例食欲不振,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给药,症状改善良好,临床价值高,值得肯定和使用.

    作者:黄元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体会

    目的:探究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体会.方法:针对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运用循证药学信息咨询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工作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探讨适合我院发展的循证药学模式.结果:循证药学模式的有效开展和利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方案、用药以及临床护理的合理性,针对提出的临床药学问题,能够通过有效地资料的查找和整理,对其临床用药和资料信息等进行综合的评价,同时在完成循证药学方式开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组织和协调管理模式.结论:运用循证药学方式开展药学信息咨询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水平,不断地优化医院的药学信息咨询工作模式,因此循证药学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漆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枝特区农村学校环境卫生调查

    目的:了解农村学校供水、学校环境卫生、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掌握相关卫生需求.方法:对学校供水、环境卫生进行现场调查、对学生相关健康知识进行问卷调查,采取10所学校所供水水质进行检验和每所学校采取50名学生大便进行肠道寄生虫检验.结果:农村学校环境卫生较差,多数学校无供水设备,学生蛔虫感染率高.结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预防学校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

    作者:张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颈囊肿的俩种超声诊断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法在诊断宫颈囊肿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已婚宫颈囊肿患者临床资料206例,均接受了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法,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经腹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58.7%,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99.5%,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进行超声诊断,可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在对疑似宫颈囊肿患者进行确诊时,经阴道超声诊断可以作为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维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严重阶段,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现将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2013年1月 12月,共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小年龄16岁,大74岁龄,平均年龄45岁.既往均有明确糖尿病史,发病后出现昏迷、呼吸深大,酸中毒2例,嗜睡4例,呼吸均有酮味检验结果,血糖显著升高均在30.4mmo1/L以上,尿糖、尿酮强阳性,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1],经治疗后血糖下降至7.0~13.4mmo1/L.均好转出院,临床治愈好转率100%.

    作者:谢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48例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初步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增效剂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14天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KPS评分、化疗疗效等.结果:27例(56.25%)患者KPS评分改善,13例(27.08%)患者稳定.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可以增加中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平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