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许艳萍

关键词:小儿, 支气管哮喘, 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记录观察小儿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经过治疗及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症状显著改善,肺部啰音基本消失,胸闷、咳嗽、气急等症状明显缓解,平均住院时间(5.4±0.3)d,住院期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1 职业危害1.1 生物性危害血透室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和中毒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护士在抢救患者或做操作的过程中,频繁的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因此职业性感染是主要的生物性感染,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

    作者:施锦治;沈伟玲;曾丽群;陈桂英;陈亚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辛夷木脂素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研究了辛夷木脂素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辛夷药材质量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7个不同产地和批号的辛夷样品.结果:建立了辛夷指纹图谱,对7个辛夷样品中木脂素成分进行了指纹图谱分析并测定了含量,得出主要共有峰保留时间,峰面积作为辛夷指纹谱相关技术参数.结论: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法能简便快速地鉴别辛夷药材,为全面控制辛夷药材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真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病人的心理问题初探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接受保守治疗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120例作为正常组,评价两组的心理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根据躯体化及情绪状态调查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策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病例组SAS及SDS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护理后两组SDS及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达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 (P<0.05).结论:分析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云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发生的手术室安全方面的护理不良事件,总结出安全方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求预防措施.方法:将我院近3年内发生手术室安全护理不良事件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主要原因,制定预防对策.结果:全部12例患者中,发生手术中压疮的患者4例,术中管道脱落、折叠等事件5例,院内感染2例,皮肤灼伤1例.归结原因为:1、制度、规定的不完善,责任到人分工不明确;2、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够强,技术掌握不到位;3、操作不够规范.结论: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我院情况的具体措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增强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心,提高专业水平,严格操作规范,可有效降低手术室安全方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姜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化湿活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化湿活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 2013年6月14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化湿活血方煎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予以苯溴马隆片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与对照组88.6%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化湿活血方在高尿酸血症治疗过程总,可以降低血尿酸,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钟金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痔瘘熏洗方对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痔瘘熏洗方对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肛肠疾病手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术后给予痔瘘熏洗方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温水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84.91%)、平均消失时间(6.35±1.57)h,水肿发生率(39.62%)、平均消失时间(6.33±1.23)h,出血发生率(45.28%)、平均消失时间(5.67±0.98)h,坠胀发生率(71.70%)、平均消失时间(6.28±1.27)h、创面愈合时间(15.45±2.78)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瘘熏洗方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葛修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88例小儿喘憋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对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护理组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组有2例患者无效,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有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9.45%,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具更有利于护理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29例(63.0%)患者为急性起病,12例(26.1%)患者为亚急性起病,5例(10.9%)患者为慢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24例(52.2%)为意识与认知功能障碍,9例(19.6%)患者表现为大脑皮质刺激症状;7例(15.2%)患者表现为眼部症状,4例(8.7%)患者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经头颅CT平扫示条带征17例,头颅MRI平扫示实三角征18例,增强示空三角征8例;MRI和DSA均见血栓部位血流消失;经治疗,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5例患者有明显好转.结论:脑静脉窦血栓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与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中CT的诊断率较低,MRI+ MRV及DSA的确诊率高.

    作者:范国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宫颈囊肿的俩种超声诊断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法在诊断宫颈囊肿患者中的准确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1年5月到2013年5月期间与我院就诊的已婚宫颈囊肿患者临床资料206例,均接受了经腹超声诊断与经阴道超声诊断两种方法,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结果:经腹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58.7%,经阴道超声诊断的检出率为99.5%,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进行超声诊断,可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在对疑似宫颈囊肿患者进行确诊时,经阴道超声诊断可以作为为可靠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维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人性化护理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特征,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1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接受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其满意度有所提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施行人性化护理,明显改善了护患关系,在提升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满足心血管患者的身心需求,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靳琳琳;靳菲菲;朱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5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1例,女4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78例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共70例,总有效率占89.74%;对照组病情好转共54例,总有效率占73.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患者在实施降纤酶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助病情的康复,临床效果会更好.

    作者: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检查方面各有优缺点,两者相结合,相辅相成,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 2009年10月100例妇产科患者做经阴道超声检查(TVS)和经腹部超声检查(TAS),后将结果对比分析.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相辅相成,同时应用,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董丽秋;李俊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颅脑外伤术后引起尿崩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分析颅脑外伤术后引起尿崩症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176例颅脑外伤术后发生尿崩症的患者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及时用药、尿量控制及有效护理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且尿量与血钠均恢复正常,出院跟踪随访半年后,3例患者均治愈.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术后引起尿崩症的患者,应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青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 2012年2月收治的40例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腹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结果:观察组20例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比传统腹式子宫全切术术中出血量少,患者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极大的减少了患者开腹时的痛苦,值得在子宫全切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付桔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胎心监护及相关因素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及相关因素对胎儿窘迫的影响和诊断.方法:对50例以胎儿窘迫为主的妇女进行剖宫产的病例分别通过听诊器听诊和胎心监护仪检测,统计其胎儿新生窒息率和胎儿窘迫率,并统计造成胎儿窘迫的因素.结果:①通过胎心监护仪检测出新生儿窒息率与胎儿窘迫相关,且随着新生儿窒息率的提高,胎儿窘迫率也相继增加.②造成胎儿窘迫的因素主要有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和羊水的问题等.结论:①胎心监护仪相比于听诊器而言,胎心监护仪敏感度高,更加精准,是作为筛选胎儿是否缺氧关键的仪器.②检查胎儿时,应该及时趁早的发现,对于相关因素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胎儿和母体的安全.

    作者:谢锦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6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CRP、TNF-α浓度低于对照组;APACHEII评分、CTS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减轻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短期临床疗效好.

    作者:白士先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骨科疾病患者96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费用也明显降低,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骨科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姜家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56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和探讨我院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断新生儿败血症5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性及不典型,晚发性高于早发性,冬春季发病率较高,早产儿高于足月儿,56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以苹兰氏阴性杆菌(36例)为组,其中大肠埃希菌17例,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表现多样,特别是早产儿,需注意皮肤颜色、反应、发射、肌张力等改变,注意监测败血症非特异性指标,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杆状核与中性粒的比例等,加强产前及产时感染预防,加强手卫生,对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及时治疗.

    作者:袁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老年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老年患者行I131与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接收的甲亢性心脏病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ATD治疗,观察组行I131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失常与心脏功能改善方面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不及观察组(P<0.05).结论:甲亢性心脏病老年患者行I131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ATD治疗,且方面快捷,疗程较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颖;张秀苇;杨李鹏;宋云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研究

    目的:应用经会阴B超观察足月初产妇女在临产以前的宫颈形态学各项指标,通过详细的统计分析进行量化,根据足月初产妇女的实际情况,分析宫颈形态学指标与临产时间的关系,深入研究宫颈形态学指标对分娩方式的预测参考.方法:使用GE 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主要是针对在我院检查分娩的90例单胎足月初产妇进行经会阴B超检查[1].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可以更加详细的检查,避免误诊发生.另外,我院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一方面是考虑到足月初产妇的身体情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查的权威着想.结果:通过对90例足月分娩初产妇进行检查,综合计算以后,发现初产妇的平面分娩孕周在41.14±1.87周.且剖宫产的概率为35.5%,经会阴B超观察宫颈显示率达到了100%.显示会阴B超测量宫颈形态学指标的有效性较高,对足月初产妇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结论:对于足月初产妇经会阴B超可以清晰的显示宫颈形态,利用超声诊断仪可以准确测量形态学,各项指标的统计具备较高权威性,日后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梅永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