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修林
目的:研究探讨在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中行综合心理干预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1年06月-2013年10月期间来我计划生育服务所实施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20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实验组在常规操作和护理外,加强综合心理干预及护理,对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出现人流综合征方面,实验组2例(1.96%),对照组16例(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加大心理干预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广大医务护理人员大力推广.
作者:范雪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腹腔镜手术近年来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了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适应微创手术的特殊要求,我们对58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进行了临床观察及专科护理,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术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准备,术中护士对特殊器械仪器的准确使用及与医生的密切配合.结果:顺利完成58例的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结论: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进展,要求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完善高质量的护理,充分术前准备工作是配合手术的关键,达到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贤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痔瘘熏洗方对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肛肠疾病手术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术后给予痔瘘熏洗方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温水熏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发生率(84.91%)、平均消失时间(6.35±1.57)h,水肿发生率(39.62%)、平均消失时间(6.33±1.23)h,出血发生率(45.28%)、平均消失时间(5.67±0.98)h,坠胀发生率(71.70%)、平均消失时间(6.28±1.27)h、创面愈合时间(15.45±2.78)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瘘熏洗方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葛修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激素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具有明显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相关症状的100例更年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评分,在进行激素治疗后对其血脂、性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等进行测定.结果:经过激素治疗后,本组更年期女性患者的更年期综合征状显著改善,患者的雌二醇、孕激素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成熟激素、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明显下降.结论:根据更年期妇女的临床资料以及其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采用不同剂量的激素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更年期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阴道炎治疗中乳酸菌阴道胶囊的应用概况.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入住我院妇科门诊接受常规治疗的8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硝唑口服、霉菌素阴道胶囊以及甲硝唑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8/40),复发率7.5%(3/4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30/40),复发率20%(8/4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影像学检查特点.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29例(63.0%)患者为急性起病,12例(26.1%)患者为亚急性起病,5例(10.9%)患者为慢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24例(52.2%)为意识与认知功能障碍,9例(19.6%)患者表现为大脑皮质刺激症状;7例(15.2%)患者表现为眼部症状,4例(8.7%)患者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经头颅CT平扫示条带征17例,头颅MRI平扫示实三角征18例,增强示空三角征8例;MRI和DSA均见血栓部位血流消失;经治疗,4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5例患者有明显好转.结论:脑静脉窦血栓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意识与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中CT的诊断率较低,MRI+ MRV及DSA的确诊率高.
作者:范国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汇总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总结分析用药趋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0至2013年全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间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金额及用药频度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吗啡缓释片用量居首位,芬太尼制剂、吗啡缓释片用药频度居前列.结论: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医务人员应注意及时掌握和更新麻醉药品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学坤;刘文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脑梗塞患者降纤酶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恢复效果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15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1例,女43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78例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7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情好转共70例,总有效率占89.74%;对照组病情好转共54例,总有效率占73.8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1).结论:患者在实施降纤酶治疗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助病情的康复,临床效果会更好.
作者:洪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肩难产的预防、预测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并与顺产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同期孕妇分娩中肩难产和顺产各27例,分别设为难产组和顺产组,对两组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妇产前、产时指标及分娩并发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新生儿各径线及并发症差异.结果:两组产妇宫高、腹围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重、身长、头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巨大易发生肩难产,产前预测巨大儿对预防肩难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侯癸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我院2009年7月 2010年12月收治外科急腹症患者238例,经过我们采用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后护理、健康指导,避免了外科急腹症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外科急腹症患者早日康复,增加了患者和家人的满意度,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238例外科急腹症,康复出院238例,无死亡病例,治愈率100%.
作者:李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谱勒彩色显像及频谱多谱勒测定在临床胎儿缺氧状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经临床怀疑60例孕妇胎儿宫内窘迫进行彩色多谱勒显像及频谱多谱勒测定超声检查.对其声像图及血流频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胎儿脐血流异常增高5例,胎儿脐血流正常55例.
作者:蒋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舒喘灵、酮替芬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70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使用扑尔敏联合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酮替芬联合舒喘灵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概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治疗概率为94.29%,对照组有效治疗概率为74.29%,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儿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中复发概率为5.71%,对照组复发概率为22.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使用酮替芬联合舒喘灵进行治疗,临床疗效理想,复发概率较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对脑血栓后遗症病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对其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6.0%.结论:给予脑血栓后遗症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水蛭散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管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马翠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临床分析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 2014年3月实施治疗的100例哮喘患者,将其均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孟鲁司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是两者之间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结合盂鲁司特在哮喘治疗中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唐光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和观察的具体方法及其成效.方法:以86例2013.1.1.~2014.1.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患者均采用的是鼻饲营养供给法,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等密切监测和观察,并实施个性化全方位的护理,以此来促进患者治疗成效的提升.结果:以上8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14例发生了死亡,基本痊愈、显著好转和治疗有效的人数人别为18例、22例、32例,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3.72%(72/86),死亡率为16.28%(14/86).结论:在临床上重视并加强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的护理与观察,能够有效的降低临床并发症,并且提升临床治疗成效.
作者:曾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和使用率.方法对56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瘘术进行观察护理,分析引起血管内瘘闭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内瘘尽快成熟.要求护士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的方法和技巧、血液透析后压迫止血以及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等.结果56例患者内瘘手术均获成功,穿刺血流量在200~25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结论术后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能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提高血液透析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任海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方法:总结372例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37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切口感染,无术后并发症.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术治疗手术时问短,切口小,渗血少,疗效较好,病人易于接受.
作者:刘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儿科就治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选取240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经过各自组治疗方式之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再次复发次数与感染时间等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经中西医结合防治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达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的总有效率,此外观察组再次复发次数以及单次感染的平均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不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有效减少感染次数,并缩短感染时间,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干宝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无偿献血的人数逐年上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各地血库仍然难以满足用血需求,因此如何构建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成为需要思索的问题,这对于保障我国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概念开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程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质控考核是提高实验室检验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对细菌实验室检测质量评价的方法,通过质控考核提高细菌室实验室检测能力,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增强实验室竞争力.我疾控中心参加了2012年6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控考核,奶粉中食源性致病菌定性分析的质控考核工作.对此次质控考核盲样,细菌室对盲样进行了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全面分析,通过增菌分离培养等一系列复杂系统的鉴定,终确定盲样中含有沙门氏菌(C1群;布伦登卢普沙门氏菌)和阪崎肠杆菌,反馈结果为“满意”.
作者:银吉卓玛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