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娟
目的:探究131 I治疗甲亢后导致甲减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门诊及住院部78例甲亢行131 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后是否发生甲减的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8例患者治疗后发生甲减,对照组40例患者治疗后未发生甲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结果:131 I治疗甲亢后,观察组患者TRAb升高率为84.21%,对照组患者TRAb升高率为57.50%,两组患者TRAb升高及降低情况比较X2=6.6010(P=0.0102),血清TGAb浓度的比较t=7.2103(P=0.0000),血清TPOAb浓度的比较t=2.6023(P=0.0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甲亢患者采用131I治疗后发生甲减的因素种类多,根据患者TRAb、TPO以及TM(前后需要统一,前文中为TGAb)情况进行剂量的调整,能够减低甲减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章婷;黄德斌;林丽萍;罗亚衡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我社区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活动以促进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油、盐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家庭随访的方法对我社区168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健内容的康教育,并对其行为进行干预,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168例家庭中其高油、高盐饮食危害知晓率较干预前上升了22.62%,控盐勺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74.40%,控油壶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81.55%,控盐勺、控油壶联合使用率较干预前上升了95.83%,以上数据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干预后仍有96.38%的患者希望相关人员继续对其进行督导。干预前168户家庭的平均盐油摄入量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限盐、限油等内容的健康教育可以对老年患者的控制油、盐摄入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作者:叶亚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地塞米松鼓室内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8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治疗,比较2组听力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在鼓室压和语频气导听阈指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在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利于促进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改善纤毛功能,联合中耳炎常用药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后,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黄榆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测试在急性心肌梗塞PCI术后的康复中的作用。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采取急性心肌梗塞PCI术后患者120例分为常规护理组60例,康复护理组60例,观察两组术后1月、3月、6月、12月行运动平板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运动平板试验观察内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塞PCI术后行运动测试可评估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阈值强度和严重程度,预测患者的预后。
作者:谭新平;冯金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手术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9月到2012年10月的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40例患者全部进行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意识情况、生活活动能力实施评估。结果:40例患者通过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进行治疗,患者的血管再通几率为82.5%,同进行溶栓之前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有显著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溶栓之前相比,意识情况有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血管再通几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属于比较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苏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行各类宫颈病变锥形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80例行高频电波刀(Leep)锥形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关注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结果:手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发现,治愈率达到100%。结论:Leep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治愈率高,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方法。适当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夏玉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7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以优质护理为主,对照组33例以常规护理为主,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两组间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等指标对比(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效果确切。
作者:王利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免疫培养-凝集法的快速检出痢疾杆菌方法,为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病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将经大肠杆菌吸附后的福氏和宋内氏混合抗血清加入GN增菌肉汤培养液中,混匀后滴加于玻片凹处,再将离心沉淀后的粪便样品上清液接种于该培养液中,放入湿盒37℃培养4~6h,取出并肉眼观察玻片凹处培养液中的凝集菌团,凡发现一个凝集菌团即为阳性。每份样品以常规细菌培养法做平行试验。吸取凝集菌团并以细菌培养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共检测111份菌痢和腹泻病人粪便样品,免疫培养-凝集法检出阳性41份,检出率为36.9%,与细菌培养法检出阳性的符合率达89.2%,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为优(Kappa=0.763)。凝集菌团被证实为痢疾杆菌占82.9%。结论:免疫培养-凝集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好和敏感性高的优点,在疫情调查处理和病人的早期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徐飞;李剑;王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变异性鼻炎就是我们所说的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属于上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我国每年都有大概3000万的人受到这种疾病的折磨,据统计资料分析,变异性鼻炎在全世界范围内显现出高发病率和发病率逐年走高的趋势。特别是变异性鼻炎容易出现在儿童身上,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本文将针对近几年国内外的变异性鼻炎发病情况,就变异性鼻炎治病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李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血浆中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浓度变化情况,探讨uPA血浆含量变化作为胃癌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胃癌患者血液标本各40例,并以正常人血液标本作对照,用 ELISA 法检测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uPA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9.92±4.67 ng/ml)相比,胃癌(18.36±9.14 ng/ml)患者血浆中uPA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中的uPA浓度升高可作为胃癌诊断辅助指标,uPA参与胃癌的生物学过程。
作者:刘磊;周逢强;徐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造成踝关节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本文从踝关节的不稳定结构定义出发,分析了其不稳定表现特征并对其治疗方法进行了探究,以期通过分析能帮助相关骨科人员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葛立伟;邵宇飞;赖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疤痕癌(cicatricial carcinoma)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皮肤疤痕或疤痕疙瘩因奇痒而挠抓,摩擦致疤痕破损和糜烂,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恶变而成的皮肤癌。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逐渐病变发展而成。瘢痕癌由于局部血循环不良,放射治疗和化学疗法均疗效不佳,故一经确诊即应手术切除。瘢痕癌病程进展慢,转移发生较晚,早期手术预后较好。
作者:贺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农药中毒治疗中阿托品中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诊的160例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阿托品中毒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中毒原因及构成比,并探讨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160例患者中,发生阿托品中毒患者27例,占16.86%;其原因及构成比:阿托品使用不当16例(59.26%)、单纯片面地强调阿托品化某些指征9例(33.33%)、滥用阿托品2例(7.41%)。结论:农药中毒治疗中阿托品中毒较为普遍,应正确合理应用阿托品、整体判断阿托品化、严格控制药量及密切观察用药情况等,以有效减少阿托品中毒发生率。
作者:李红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上海市中小型餐厅所使用的消毒后塑封餐具的消毒质量,掌握其卫生程度。方法:应用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方法 GB/T18204-2000进行采样操作,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大肠菌群测定,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4-2010,GB4789.10-2010进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结果:20件消毒餐具中有6件大肠菌群阳性,检出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未检出沙门氏菌。其中一件样品同时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大肠菌群阳性率之高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为我们敲响警钟,平时看似卫生的塑封消毒餐具同样不能安全使用,应引起广大群众注意,同时也望卫生监督部门加大监察力度,保障人民饮食安全。
作者:张勇;桂燕华;陆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了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系统性的临床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艳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脑梗塞偏瘫康复期疗法有很多,综合分析采用中药辅佐配合科学康复训练疗效佳。中药辅佐使药力直达病灶,芳香开窍活血化瘀,快速缓解病症;有效的康复训练调节患者脑血管收缩与扩张,对受伤的脑血管起到抗氧化、抗衰老,又抑制了脑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做好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高,一旦犯病马上就诊,争取短时间内用上融栓药;制定完善的急性期治疗与护理计划,尽力挽救再次受伤的脑组织,对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于基层医疗机构产科对于胎膜早破的方法和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引起医学研究工作者和临床实践工作者的相应思考,并提供一定得借鉴。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年间收治住院的98例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2年间收治住院、未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和研究。结果:对于研究组孕妇和对照组孕妇的妊娠情况进行研究后可发现,研究组孕妇顺产的比率72.44%低于对照组孕妇89%,而接受阴道助产比率5.26%、新生儿窒息比率32.65%、剖宫产率22.14%则高于对照组孕妇的阴道助产比率2%、新生儿窒息比率9%、剖宫产率9%。数据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基层医院的妇产科而言,及时、准确的处理胎膜早破,可以显著降低孕产妇的剖宫产率和难产率,大程度的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单位的母婴保健服务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罗伶俐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舒适化护理在骨髓穿刺中的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取术前、术中、术后的舒适化护理。结果:术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比术前均有降低(P<0.05),两组之间的不良情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化护理能给骨髓穿刺术带来良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减轻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TVS)及MRI对于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以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患者40例,均在术前1月内实施TVS以及MRI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误诊原因。结果: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为75.0%,显著高于MRI的55.0%;TVS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2.5%、12.5%,显著低于MRI的20.0%、25.0%(P<0.05)。结论: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影像学特征缺乏典型性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陈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在我国有1亿多例,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因此,从保障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着眼,充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和防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阿不都米吉提·阿不都克热木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