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彦
目的:针对640层CT在检查冠脉造影中以及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的重要性做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640层CT冠脉造影检查时所做的相关护理以及相关的检查图像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采用640层CT冠脉造影检查具有高效的诊断效果,效果显著,患者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现象。结论: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良好配合,做好检查过程中的相关护理工作,能够提高冠脉造影检查的成功率。
作者:于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方法:通过提高西药房药品管理人员素质、构建信息化药品管理模式、完善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几个措施,分析有效西药房高危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对提高西药房工作质量的价值。结果:科学有效的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有效解决目前西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药品错发等情况,提高工作效率。结论:西药房应用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措施,效果显著,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蒋永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针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85%(17/2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65%(13/20),两组患者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产生较好效果,总有效率较高,患者满意度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屈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冲洗液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病人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影响,为同类手术选择冲洗液温度提供参考。方法:将60例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室温组30例,采用23±1℃的室温冲洗液;加温组30例采用37±1℃的加温冲洗液。观察术中不同冲洗液对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室温组术后体温为34.5±0.3℃,寒颤率为30%;加温组体温为36.1±0.3℃,寒颤率为2.67%。加温组的血压升高和心率加速等改变明显低于室温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采用加温冲洗液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低体温、寒颤,使患者生命体征更加平稳。
作者:覃良江;蒙秋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以及眼角膜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接受羊膜移植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39例及眼角膜化学伤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62例(40例角膜溃疡和22例眼角膜化学伤)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P<0.05)。结论:羊膜移植术可抑制纤维组织增生,减少新生心血管并缓解炎性反应,用于治疗角膜溃疡以及眼角膜化学伤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宇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除特殊医院外的高等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患者医疗诊治设备应用的安全可靠性,对于提高医疗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作者:毛光琼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提高大家对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认识,避免误诊误治。方法:临床分析一例因酒精擦浴导致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结果:静脉滴注头孢哌酮停药第五天,酒精擦浴导致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抗过敏治疗有效。结论:头孢菌素类是临床较为常用抗生素,但应用该药期间直接或间接接触含酒精类物质时,个别患者会出现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的双硫仑样反应。如对双硫仑反应认识不足,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赵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高血压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高血压病患者在我国有1亿多例,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因此,从保障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着眼,充分认识高血压的危害和防治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
作者:阿不都米吉提·阿不都克热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肺结核患者只有早诊断早治疗,方可使病灶吸收消散不留痕迹,尽早康复。现代医学理论阐述该病由虚症所致,临床上在联合用药抗结核药物的同时,辩证施用滋阴补气的中药,疗效显著,不易复发,无副作用。同时患者及家属要配合医护宣教措施,按期规律用药,是确保成功治愈的前提条件。
作者:于显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神经营养因子及Bax表达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与一般对照组,一般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各15只,治疗组给予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辅助治疗,一般对照组仅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其成效。结果:一般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降低,脑组织BDNF、BDNF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Bax及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康复训练能够上调脑梗死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下调Bax的表达。
作者:杨兴;侯新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作为临床医学诊断中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整个医疗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质量问题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及促进当地医学的发展等都密切相关。但是就目前河南省内乡县妇幼保健院的实际情况而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在质量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对该技术质量管理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再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促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香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治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护理人员30名,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工作差错率、护理缺陷率及患者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对急诊科室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差错率与护理缺陷率均有显著降幅,护理质量有较大提升,同时患者满意度有显著提升,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室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改善护理工作完成质量,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作者:先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产科的护理隐患,寻找有效对策。方法: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干预对策。将干预前1年的676例产妇及67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并将干预后1年的821例产妇及82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及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层医院产科护理隐患较多,针对性的实施干预对策,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隐患给产妇及新生儿造成的伤害及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邓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为了解上海市中小型餐厅所使用的消毒后塑封餐具的消毒质量,掌握其卫生程度。方法:应用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方法 GB/T18204-2000进行采样操作,依据GB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进行大肠菌群测定,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4-2010,GB4789.10-2010进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结果:20件消毒餐具中有6件大肠菌群阳性,检出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未检出沙门氏菌。其中一件样品同时检出大肠菌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大肠菌群阳性率之高和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为我们敲响警钟,平时看似卫生的塑封消毒餐具同样不能安全使用,应引起广大群众注意,同时也望卫生监督部门加大监察力度,保障人民饮食安全。
作者:张勇;桂燕华;陆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检验科做出明确标记存在误差的50例血液标本的情况。结果:造成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因素为送检因素,19例(38%),占第二位的因素为采集量不符合检验要求,13例(26%),第三位的是标本溶血,11例(22%),因检验因素引起的误差为4例(8%),因患者因素引起误差的为3例(占6%)。结论:导致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存在多样性,为了降低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机率,必须加强标本的采集、存放、检验等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增强各环节操作者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作者:朱江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也随着发展,我国对于卫生医疗越发的重视,其主要就是对于卫生检测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在管理学中的质量管理就是要确保管理规定的同时,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其中,质量的全面管理是对整个实验室进行全方位的进行观察和监视,对进行详细的记录,防止一些不符合规定的事情发生。然而,卫生检测实验室作为卫生事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还对于我国检测质量的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作者从我国卫生检测实验室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再提出一些关于卫生检测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对它们进行研究。
作者:魏明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宣传教育工作,是整个计划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如何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人口计划生育宣传工作,推进新政策的实施,倡导新型的生育文化,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生育旧观念的转变,形成稳定的社会氛围等,成为新时期人口的人口计生工作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重要问题。
作者:热依汗古丽·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由于“肠胃生痈”导致的“毒邪壅滞气血”。归属于“泄泻、肠风、滞下”等范畴。疾病多由“禀赋异常,感受外邪,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所致患者“气血壅滞,肠络受损,传导失司,下痢赤白”。病位主要在肠,且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临床常遵循“健脾补肾益气升阳、清利湿热理肠导滞、活血通络止痛”的辩证施药原则,疗效显著。
作者:孟宪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统计马王堆医院近年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分析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的变化状况,为提高医院检验水平和了解细菌来源及抗菌药物的不同特点,探讨其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对本院近一年的患者细菌临床标本14021例的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阳性标本3420份。阳性率为24.39%。其中革兰阳性需氧菌436株,占比12.74%;革兰阴性需氧菌2418株,占比70.7%;真菌384株,占比11.23%;支原体183株,占比5.33%。而药物敏感性试验中,多重耐药性菌菌种分布比较广泛,一般主要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属等。结论:主要细菌的耐药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加强对细菌分布及耐药菌的检测,了解其变化状况,对临床合理选用耐菌药物及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戴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