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产科剖宫产手术整体护理干预浅析

朱春梅

关键词:妇产科, 剖宫产, 整体护理,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后遗症的心理护理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1]。据统计,我国脑卒中(Stroke)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很高,且大多遗留有功能障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障碍[2]。因此在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上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使其更好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中,是当前脑卒中后遗症治疗的关键。

    作者:高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对于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护理综述

    目的:探讨对于成人心肺复苏术中护理干预的影响,以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方法:对于成人心肺复苏术及其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并做出综述。结果及结论:要提高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三基"水平及完善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闫润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TCD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系统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进行引流管冲洗,术后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护理好引流管和穿刺皮肤部位,确保患者引流管通畅。结果:经过术后引流管的严格护理,患者引流管均保持引流通畅,降低了引流管留置所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TCD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关系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者:肖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观察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68,P<0.01),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1.30±3.17)与对照组(48.92±3.55)相比明显较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而耳鸣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不良状态,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司秀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患者2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210.6±24.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5.7±25.8)ml。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风险管理

    目的:分析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了风险管理。方法:回顾分析了本院心血管内科治疗和护理的患者87例(2013年4月--2014年4月),总结归纳了其护理情况。结果:归纳了心血管内科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结论:加强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和提高护理工作能力。

    作者:王飞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例微创冠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即非体外循环是在不用体外循环且心脏不停下进行的,[1]无大量肝素应用,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及其所致应激反应,使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并且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其中围手术期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显得十分重要,我院在2014年7月成功为1例冠心病患者实行微创不停跳搭桥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查夏琴;彭林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结核的X线临床诊断与研究

    目的:肺结核的X线诊断临床研究讨论。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X线检查而且根据图像的表现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原发型肺结核多会发生于儿童,在青少年和成年人中比较少见。结论:X线胸片的典型是原发浸润灶、淋巴管炎和肺门纵膈肿大淋巴结。所以对于年轻患者中胸片上发现其X线征象,然后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及化验室检查,可以确定诊断。

    作者:应汝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五味子多糖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目的:探讨五味子多糖(Schisandra polysaccharide,SCP)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SCP高剂量组、SCP中剂量组和SCP低剂量组,MTT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CP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使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加,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五味子多糖能够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其影响凋亡蛋白的表达相关。

    作者:姜恩平;王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参健脾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人参健脾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鉴别处方中的人参、当归、草豆蔻药材。结果:薄层色谱分离度较好,专属性强,斑点清晰,背景无干扰。结论:所建立的薄层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人参健脾片的质量。

    作者:张罡;齐喜红;王庆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31例老年患者,将其视作研究对象,在研究心源性猝死诱发因素的基础上,探讨针对性防治策略。结果: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肺源性的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肥厚性的心肌病等。而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剧烈运动、吸烟、情绪激动、饮酒以及用力排便等。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通常涉及到许多方面,因此在实际操作环节,医护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规避各类危险因素,控制心源性猝死症状的发生。

    作者:刘胜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临床资料,并将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常规药物对老年高血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压等各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石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病症7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早期康复介入组与晚期康复介入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明显地高于本组治疗前评分,P<0.05。早期康复介入组评分明显高于晚期康复介入组,P<0.05。结论:早期接受康复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地优于晚期治疗的效果,应得到优先推广。

    作者:王炼;唐兰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控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500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物检验监控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感染、中度感染、轻度感染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监测可以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并且对于降低感染程度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共诊治的4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及护理措施的研究分析。结果:48例肝癌患者,其中42例患者通过药物控制均出院,6例患者由于体质等相关问题,需要行二次介入治疗顺利出院。结论:对于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不仅提高临床疗效,更能缓解度副作用,对临床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分别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和2010年1月间至2011年12月间在我院收治的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各70例,作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护理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及肺功能、步行6min 距离。结果:经护理后,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优质护理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绪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妇科炎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痛,妇科炎症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万千女性的罪魁祸首,尤其在已婚女性这一群体当中,妇科炎症凭借其发病几率高、病情易反复成为了伤害女性的利器。患有妇科炎症的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同时还对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妇科炎症体现出病情复杂、易反复且治疗困难的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带来久治不愈的严重后果。针对这种情况,更加应该对妇科炎症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妇科炎症说不。

    作者:李慧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X片联合CT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探析

    目的:观察X片联合CT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8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0例,分别采用X片和CT进行诊断,并且以终的病理诊断作为对比,对其检查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影像学检测患者的确诊率为98%,仅仅有一例出现误诊。结论:进行X片联合CT可以提升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率,医师在检查中要规范化的操作,从而提升影像的清晰度,帮助医师确诊。

    作者:谢文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BL教学法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手外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方法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手外科实习的护生50名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护生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研究组护生接受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兼自学教学方法(PBL),分别于带教前后进行知识技能测验,比较两组患者带教前后的学习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带教学习后均较带教前知识技能掌握牢固,但研究组护生成绩提高较对照组显著,同时研究组护生在临床学习中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及效果明显改善。结论:PBL教学法可显著提高护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理论联系临床可提高自身动手能力与自学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倪红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