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孟茜;张建群
目的:探讨与研究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及相应对策。方法:对于我院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共80例纳入研究,分析其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生实习效果。结果:了解护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使护生实习情况及带教水平处于优良状态。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中,依据护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对策,可提高护生实习情况,同时提高科室带教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娟娟;胡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X线诊断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9例X线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的检查,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结果:经手术后发现,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诊断结果准确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的诊断,可在术前进行准确诊断和分类,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身体情况的恢复。
作者:丁天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结合我院集中疑难编码和误码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精神疾患ICD-10分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导致误码的主要因素;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住院患者病案精神疾病分类编码中选取156例患者,参考相关教科书和专著中的信息,对本次研究资料进行重新核对,同时给予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156例患者中,29例出现错误编码,错误编码率为18.59%,36例为疑难编码,疑难编码率为23.08%;错误编码率严重超标;结论:通过对精神疾病ICD-10分类技术进行提升,需要更进一步的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疾病概念以及症状学名词和〈〈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唯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控制错码的出现,使疑难编码得到更好的分类。
作者:边志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术前多普勒彩色超声技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的患者,其中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改良性颈清扫术治疗(侧颈手术清扫28侧,中央区手术清扫30侧),统计分析其术前彩超诊断结果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100%;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中央区林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8.3%,特异度为50.0%;转移的淋巴结在颈下1/3分布显著高于颈上1/3(P<0.05)。结论: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不但可以提高颈转移诊断率,还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具体部位,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牛艳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医院文化建设作为医院软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促进医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医院文化是医院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医院健康发展的灵魂。本文主要通过解析医院文化的概念和作用,阐释医院文化与医院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作者:孙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基层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医院未开设康复科室,许多中风患者只能在其他科进行治疗,很少有正规康复运动训练机会,导致躯体功能障碍,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增加了社会及家庭负担。因此,本人将在我院针推科住院的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及出院后患者的追踪康复训练的方法报告如下,让更多的基层医院可以借鉴。
作者:李燕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符合要求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在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宣教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药学服务中产生的纠纷及预防措施进行探究。方法:根据药学服务中经常出现的纠纷及其产生原因,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其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计价差错、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还有加强开展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等一些方面着手,以减少服务中形成的纠纷。
作者:孟宪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1%明显优于对照组67.6%(P<0.05);在止血时间方面,观察组(2.46±0.65)d明显优于对照组(3.98±0.83)d(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7.43±0.87)d明显优于对照组(10.65±1.32)d(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具有相当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死亡人口数的报告质量,准确反映居民死亡率及死因分布,寻求提高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完整性的方法,为政府部门制订人口和医疗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调4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分为2组,对我县5个乡镇5个行政村2703名常住居民,通过一对一入户询问及座谈的方式,向死者家属或知情人士核实并确认死者身份、死亡原因等相关信息,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子系统、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系统等数据进行核对,确认有无死亡漏报情况。结果:本县无殡仪馆,2012年我县被抽查5个村死亡74人,报告68人,报告人口粗死亡率2.51%,漏报6人,漏报死亡信息均未到户籍地派出所注销户口,漏报率为8.11%,校正死亡率为2.73%。漏报率大于人口粗死亡率,漏报病种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及肺心病。结论:平罗县居民死亡漏报情况较为严重,县政府应尽快建立殡仪馆,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各部门间合作,强化基层工作人员督导及培训,提高死因登记报告质量。
作者:马玉霞;陆燕华;吴学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统计本院抗菌素使用的各项指标,监测抗菌素使用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将全年临床药学室的监测数据按月和科室进行汇总。结合处方和病历审核对用药情况作出分析评价。结果:全院抗菌素使用达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相关要求。个别科室医师存在一定不足。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在整治活动方案要求的标准以下且呈平稳运行态势,多数医师做到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得到落实。
作者:罗贤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手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效果,为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实际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手外科手术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路径来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保证护理工作更趋规范化,让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变得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以及全面化,切实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运用。
作者:王路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发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彦志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经皮肾镜手术配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患者手术及其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80例患者治疗、护理后66例护理显效,6例护理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0%,患者中76例对我院治疗、护理总体满意,满意度为95%,患者手术后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恢复理想并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等。结论:经皮肾镜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手术过程中联合手术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雷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36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春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院内发生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情况并探究合适的护理措施,以预防MRSA传播。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5月间我院内发生MRSA感染的81名患者为感染组,非MRSA感染的81名患者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诱发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诱发因素探究有效护理措施。结果:感染组中,100%的患者存在基础疾病,83.95%的患者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对照组中,上述比例为39.51%和43.21%。结论:诱发感染的因素有:基础疾病及侵入性操作。为预防MRSA医院感染,必须采取有效护理干预:采取消毒隔离措施,积极宣教医院感染知识,加强重点监测检查等。
作者:支丽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对临床不同病因的牙列中线偏斜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要点及方法。牙列中线偏斜根据其发生机理分为牙性、骨性、功能性,临床诊治中首先要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做出明确诊断,然后给予针对治疗。
作者:李俊慧;苏洲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分析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联合应用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66例产妇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和对照组(单独应用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比观察两组产妇产后相关情况以及产后出血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等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应用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联合方案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分娩时间,尽可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金丽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于成人心肺复苏术中护理干预的影响,以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方法:对于成人心肺复苏术及其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并做出综述。结果及结论:要提高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三基"水平及完善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闫润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