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艳青
目的:分析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到我院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81例,对其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检查结果为异常患者81例,异常率为100%,与脑脊液检查结果(X2=6.74,P<0.05),与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结果(X2=9.27,P<0.05),差异均显著。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诊断是一种较为廉价和方便的手段,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刘延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2例鼾症患儿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患儿接受等离子扁桃体消融术治疗,对照组(51例)患儿给予常规手术方式切除扁桃体,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症状缓解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2组AHI 和LSaO2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HI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临床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经皮肾镜手术配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行经皮肾镜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分析患者手术及其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80例患者治疗、护理后66例护理显效,6例护理有效,护理总有效率为90%,患者中76例对我院治疗、护理总体满意,满意度为95%,患者手术后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恢复理想并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等。结论:经皮肾镜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手术过程中联合手术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雷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住院分娩的15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150例非高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围生儿情况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13.3%,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46.7%,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74.7%,对照组的剖宫差率为10.0%,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产钳助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情况,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率,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初产妇影响围生儿的结局,加大对高龄初产妇的重视,确保分娩安全,尽量避免高龄妊娠,加大对高龄初产妇的监护及时处理和预防。
作者:杨小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药事管理指的是结合药学与管理学,深入探讨医院药学工作的运行与管理,进而促进医院药学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方向发展的一项管理工作。随着医药卫生工作的改革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为实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做好药剂科药事管理已迫在眉睫。
作者:杨艳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引起产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创造护患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对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产科护理服务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多变性等因素。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对策,产科护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6例胆道结石病人,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均病人数量为53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同时对比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胆道结石病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与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华东;陈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对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并归纳总结其具体护理情况。结果: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要的就是对治疗实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结论: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强化和患者的沟通,重视护理记录的整理和跟踪,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作者:张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1400份,及2012年2月至11月期间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静脉血液标本1600份进行分析,并对比实施控制措施前后血液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结果:采取控制措施前收集的14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45份(3.21%)不合格的血液标本,采取控制措施后收集的1600份静脉血液标本中有11份(0.69%)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两者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讨并分析影响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可以确保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能大大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笑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W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经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奥拉美唑,将埃索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临床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更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轮状病毒(简称RV )是引起幼儿病毒性腹泻肠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又名婴幼儿秋季腹泻,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科病毒,它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以后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轮状病毒总共有七种,分别为A、B、C、D、E、F、G,其中A种是为常见的一种,而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超过90%的病儿,都是该种病毒造成的。
作者:张士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术的疗效。方法:收集我站计生科准备终止中期妊娠的1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73例和B组73例。A组手术前2天连续服用米非司酮75mg,每天1次,手术日清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B组手术前3天连续服用米非司酮150mg,每日1次。手术日清晨阴道内放置米索前列醇0.6mg。比较两组成功流产率以及阴道流血量及胎儿排出时间。结果:A组16~24周以及初产妇、经产妇的成功流产率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阴道流血量、胎儿排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150mg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对终止中期妊娠疗效肯定。
作者:孟秋萍;邹海燕;杨贤碧;阳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方法:将123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丁苯羟酸乳膏,对照组单纯外用丁苯羟酸乳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69.9%,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婧;董丽琴;赵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7.35,P<0.05),LVEDd差异比较(t=2.34,P<0.05),LVEF差异比较(t=4.28,P<0.05),差异均显著。结果:采取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侯喜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既往确诊的163例白血病血常规诊断结果,对比急/慢性白血病WBC、HB、PLT水平异常变化分布,将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混入200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模拟筛查诊断。结果:慢性白血病WBC正常率4.0%低于急性白血病34.0%、PLT上升率68.00%高于急性白血病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HB、PLT水平正常者96.2%、96.3%,WBC上升62.3%,慢性白血病HB、WBC上升分别为96.0%、98.0%,PLT上升68.0%;诊断急/慢性白血病符合率62.3%、68.00%、合计65.05%。结论:急/慢性白血病患者血常规综合指标异常情况呈现较典型特点,指标综合分析敏感度较高,但仍仅可作为筛查手段,符合率有效待提高,应寻找更准确的评价水平。
作者:王惠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患者2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产后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210.6±24.6)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5.7±25.8)ml。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9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馨助产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且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春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应用应用强心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2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有所改善,且治疗2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6.7%,治疗2组为93.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予以普及。
作者:张建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重性精神病患者作为社会上的一种弱势群体,急需全社会的关爱和帮助。近几年,随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也在有序的开展,通过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重性精神病患者也享受到了贴心、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为他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供了坚强的支持,笔者对基层医疗机构如何做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管理工作浅谈几点自己的建议。
作者:胡晓娟;王鹏飞;张静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对照组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6例,满意26例,不满意18例,满意度为64.0%;观察组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36例,满意10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2.0%,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取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马妹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宫瘤消方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4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宫瘤消方组与常规西医组,分别采用宫瘤消胶囊与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在治疗前,宫瘤消方组与常规西医组患者在月经量、月经周期与月经量上无显著差异,经过治疗后,宫瘤消方组月经量、月经周期与月经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西医组,两组痛经缓解率分别为95.8%与62.5%,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宫瘤消方治疗法可以显著提升疗效,改善患者痛经情况,该种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滕淑玲;国文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