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50例,随机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精神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蕾;李莹;陈红;张洪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吗丁啉和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差不大,不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上,莫沙比利比吗丁啉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更高,具有重大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瞿中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对缓解肝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一定的作用,适合深化推广。
作者:傅佳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患儿术前如何让患儿缓解不安和恐惧的心理,从而轻松、安全,舒适地接受手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安全渡过手术期。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手术的120例患儿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安全地渡过了手术期,根据不同年龄患儿及家人做好手术前心理护理,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1]。
作者:石婷月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与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06例胆道结石病人,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组均病人数量为53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实验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同时对比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胆道结石病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与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黄华东;陈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共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一般资料、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常见问题,总结对产妇提供的护理措施。结果:12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经精心有效的护理措施,均有效控制出血情况,未导致产妇死亡和造成严重后遗症的现象发生。结论:做好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工作,可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产后出血,减少对产妇的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屈凤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的变化、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成本。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93.3%,不良反应分别32.0%、26.7%,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为5.5±1.4,对照组为4.7±1.2,两组之间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成本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成本低,值得推广。
作者:张德建;陈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引起产科护患纠纷的常见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创造护患和谐、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对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产科护理服务的特殊性、疾病的复杂多变性等因素。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对策,产科护患纠纷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及应用沐舒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慢性支气管的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等,观察组患者给予沐舒坦治疗后显效22例(55.0%),有效16例(40.0%),总有效率为95.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消除支气管炎症,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呼吸,临床有效率高,疗效显著,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薄利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围保期孕妇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sAg化学发光免疫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TP(RPR);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1.2的流行与感染情况,探讨各项病原体的诊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近5年来围保科建卡的11098例孕妇分别做上述项目检测,1054例HBsAg阳性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结果:HBsAg阳性率为9.5%,抗-HCV阳性率为0.16%,TP(RPR)阳性率为0.21%,抗-HIV1+2排除2例可疑。结论:常规开展围保期孕妇免疫学检测,了解和掌握本地区孕妇的感染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避免母婴垂直传播,从而降低新生儿传染率,为达到母子健康,避免院内感染和加强临床生物安全提供有利数据。现将统计的数据报道如下:
作者:邱学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的介入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4月-2011年8月共诊治的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介入护理分析。结果:7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医护人员的护理干预,均成功克服手术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顺利出院。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并保证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方法:将123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丁苯羟酸乳膏,对照组单纯外用丁苯羟酸乳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69.9%,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婧;董丽琴;赵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1280例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以前的10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和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中,有效应用护理干预机制,可对手术室护理的安全质量起到提高效果,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作者:冉俊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共78例,经过治疗配合护理后,77例患者康复好转,占98.72%,1例患者死亡,占1.28%。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及时的溶栓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使患者心功能有所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张海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方法: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和非老年高血压患者各70例作为研究对象,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非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高血压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差等血压水平与非老年高血压对照组患者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高血压观察组患者出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眼底病等合并症的人数均高于非老年高血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收缩压和脉压升高,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要坚持个体化治疗,持续有效的平缓的降低血压,并注意并发症对疾病的影响。
作者:严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心房颤动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只是常规性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治疗知识的认知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知性和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认知度和治疗依从性,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高峰前后期Ⅲ类人群的颅面形态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发育高峰前期和发育高峰后期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为研究跟踪对象,拍摄自然头位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颅面部的发育指标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育高峰前期与发育高峰后期Ⅲ类牙合患者的头位变量SN-VEL、SN-CP、SN-OPT、SN-CVT,CVT-HOR与面部结构变量SNA、SNB、Yaxis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颈椎姿势在发育过程中影响颅颌面形态。
作者:苏洲慧;薛鑫;李俊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我县死亡人口数的报告质量,准确反映居民死亡率及死因分布,寻求提高死因监测报告数据完整性的方法,为政府部门制订人口和医疗卫生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抽调4名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分为2组,对我县5个乡镇5个行政村2703名常住居民,通过一对一入户询问及座谈的方式,向死者家属或知情人士核实并确认死者身份、死亡原因等相关信息,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子系统、公安部门的户籍管理系统等数据进行核对,确认有无死亡漏报情况。结果:本县无殡仪馆,2012年我县被抽查5个村死亡74人,报告68人,报告人口粗死亡率2.51%,漏报6人,漏报死亡信息均未到户籍地派出所注销户口,漏报率为8.11%,校正死亡率为2.73%。漏报率大于人口粗死亡率,漏报病种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肌梗死及肺心病。结论:平罗县居民死亡漏报情况较为严重,县政府应尽快建立殡仪馆,卫生行政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各部门间合作,强化基层工作人员督导及培训,提高死因登记报告质量。
作者:马玉霞;陆燕华;吴学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采用超声刀开放性甲状腺手术(超声刀组),另外8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甲状腺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平均58.2 min,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3.9 min(P<0.01),超声刀组切口长度平均4.9cm,比对照组平均缩短2.5 cm(P<0.01),超声刀组术中出血量平均25.6ml,比对照组平均减少21.7ml(P<0.01)。超声刀组术后引流量平均56.8ml略多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发生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结论: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减少术中出血,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值得推荐。
作者:刘海舟;张卫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羊水过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剖宫产)以及B组(阴道生产),其中A组38例,B组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几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几率。结果:A组出现胎儿窘迫的几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要通过对其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性分析之后来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从而在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几率。而手术分娩相较于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孟和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