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照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

涂娟;程岚;滕登芹

关键词:新生儿, 留置针采血, 一次性采血针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新生儿动脉留置针采血与一次性采血针的采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采用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选用四肢浅表静脉或头皮直接采血法),比较两组采血方法的采血效果。结果:两组采血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标本质量(溶血、凝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处采血针采血法的采血效果较好,不仅可以保证血标本质量,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属临床常见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老年结肠癌患者体质较差,各组织、系统及器官呈进行性老化,各项生理机能不断衰退,因此,具有手术耐受性差、术后恢复缓慢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全面、科学、系统的护理服务,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结肠癌术后综合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循症护理、护理表单护理及快速康复护理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郭玉华;陈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病症7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早期康复介入组与晚期康复介入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明显地高于本组治疗前评分,P<0.05。早期康复介入组评分明显高于晚期康复介入组,P<0.05。结论:早期接受康复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地优于晚期治疗的效果,应得到优先推广。

    作者:王炼;唐兰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62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11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对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平均住院时间(t=3.26,P<0.05)、两组护士接瓶次数(t=7.98,P<0.05)和记录时间(t=6.48,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X2=7.34,P<0.05),差异均显著。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护理质量,获得家属及患儿的认可,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崔卯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能够促进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社区临床药学服务的有效开展能够改善和提高临床医疗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工作职责,并从多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社区药师发挥的作用,确保社区药师能够更好的为病人及医护人员提供药学服务。

    作者:钟跃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疗养老医院的延续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而且发展快。重庆较全国的老龄化程度更重。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迈入中、老年,他们面临的养老问题非常严峻。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寿命延长与寿而不康"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是需要的两种服务,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逐步建立以高龄病残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医疗养老"服务无疑是符合实际的事。

    作者:吕维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曲安奈德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与研究曲安奈德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使用曲安奈德联合泼尼松龙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前房炎症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3月后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恢复情况、前房炎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3月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曲安奈德应用于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治疗中,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炎症、减少并发症和远期复发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素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外用药希尔生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酮康唑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2.18,P<0.05),复发率比较(X2=2.46,P<0.05),差异均显著。结论:采取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王鑫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皮肤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皮肤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SCL-90、SDS、SAS评分和正常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的SCL-90、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病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还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唐姮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与研究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附件炎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发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慢性附件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彦志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刍议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配置疗效

    本文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恢复的效果和作用进行分析,并研究普通外科手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对它的影响。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普外手术之后早期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有效评价方法。采用的主要探究方式是对比法(单一变量法)将我科近期收治的接受了普通外科手术的24例患者分为两组,在术后7天内,通过肠外方式给予观察组营养支持,对照组接受的则是传统的葡萄糖静脉滴注,并于术后第5--7天排气后给予混合牛奶。通过经过8天的临床观察和对照,我们对两组病人发生并发症及两组病人的死亡率的情况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在观察组中12例病人出现了1例切口裂口,死亡病例为0;而对照组中出现了3例并发症,有2例病人死亡,3例并发症涵盖了胰瘘、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肠外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普通外科术后病人营养状况的恢复,对降低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桂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PTCD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系统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术后进行引流管冲洗,术后严格检测患者生命体征,护理好引流管和穿刺皮肤部位,确保患者引流管通畅。结果:经过术后引流管的严格护理,患者引流管均保持引流通畅,降低了引流管留置所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PTCD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关系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作者:肖建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温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使用温针灸技术研究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病程为8±1.4月),在康复过程中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病程为7.5±1.7月),在康复过程中只行单纯针刺治疗。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行八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残程度和肌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残程度和肌力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3.4%(P<0.05),显效率达50.9%(P<0.05),有效率达42.1%(P<0.05)。结论:利用温针灸技术可以提高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为临床上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玉莲;沈丽;汪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5例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的护理

    总结了5例艾滋病合并卡波西肉瘤(KS )的护理经验。艾滋病合并KS的患者抵抗力低,病死率高,通过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用药观察、病情观察等护理,患者症状好转,改善了预后,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好转出院。

    作者:杨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观察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开腹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9.68,P<0.01),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患者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患者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有关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1%明显优于对照组67.6%(P<0.05);在止血时间方面,观察组(2.46±0.65)d明显优于对照组(3.98±0.83)d(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7.43±0.87)d明显优于对照组(10.65±1.32)d(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具有相当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有效的护患沟通对和谐护患关系重要价值初探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对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重要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120例患者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并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选取2010年-2011年收治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达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唤沟通,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凌翠梅;王亚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科出科考核应用OSCE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借鉴国内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模式-OSCE考核模式,分别从站点设置、考核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环节进行设计,找到适合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和出科考试中,旨在体现急诊科的带教要求,进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陆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显微手外科手术中防止血管痉挛的护理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在显微外科手术中防治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8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温度环境适应训练,热盐水恒温控制,关注术中护理细节,对比预后。结果:对照组寒颤、恶心、呕吐发生率16.25%,血管痉挛率53.75%,追加麻醉率11.15%,追加抗痉挛药物率22.50%高于干预组2.50%、25.00%、2.50%、22.50%,血管痉挛时间(7.2±0.6)min/次、抗痉挛热盐水使用量(540±240)ml/次高于干预组(5.8±1.1)min/次、(200±145)ml/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有助于降低显微外科术中血管痉挛发生几率,进而改善预后。

    作者:何丰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60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间来我院治疗腹股沟疝的12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疝修补术(Bassini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1年后随访统计复发率方面的差别,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8例,占13.3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有28例,占46.67%;同时一年后,研究组患者中复发的有1例,占1.67%,对照组患者中复发的有6例,占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施于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利用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癌病患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将两组病患分成两组对比。治疗组利用病灶根治加常规性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为病患诊疗。对照组清扫病患同侧Ⅵ区淋巴结。结果:实验组相关医学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统计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是治疗颈淋巴阴性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疗效好,痛苦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