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张建环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贝那普利, 螺内酯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应用应用强心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2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有所改善,且治疗2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6.7%,治疗2组为93.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予以普及。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长期家庭氧疗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长期家庭氧疗对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35例确诊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实验组在接受长期家庭氧疗的动脉血气、血红细胞压积(PVC)、肺功能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动脉血气、血红细胞压积、肺功能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进行血气分析时PaO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血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FEV1值有提高的趋势。结论: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PaO2、降低红细胞压积、改善肺功能。

    作者:田桂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探讨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共诊治的4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及护理措施的研究分析。结果:48例肝癌患者,其中42例患者通过药物控制均出院,6例患者由于体质等相关问题,需要行二次介入治疗顺利出院。结论:对于肝癌患者实施介入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不仅提高临床疗效,更能缓解度副作用,对临床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31例老年患者,将其视作研究对象,在研究心源性猝死诱发因素的基础上,探讨针对性防治策略。结果:心源性猝死的诱发因素主要有肺源性的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肥厚性的心肌病等。而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剧烈运动、吸烟、情绪激动、饮酒以及用力排便等。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危险因素通常涉及到许多方面,因此在实际操作环节,医护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规避各类危险因素,控制心源性猝死症状的发生。

    作者:刘胜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将104例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妇产科风险管理,选择同期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妇产科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妇产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护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2.38±4.11)分,护理满意度94.23%,护理差错发生率0.96%,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隐患较多,应认真细致进行分析,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浆BNP在评估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水负荷方面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B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水负荷的判定价值方法:选取36例无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过3周的透析脱水达到临床干体重,测定患者达到干体重前后的BNP、下腔静脉内径(IVCD)、VCD值(IVCD/体表面积)、心胸比值(CRT),并观察临床表现。选取健康人群36人为对照组。结果:1.达干体重后血浆BNP、心胸比、下腔静脉内径均较达干体重前显著下降,(p<0.01)。2.与对照组相比,达干体重前,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达干体重后,血浆BNP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达干体重前后BNP之差与达干体重前后心胸比值(CRT)之差呈显著相关,(r=0.67,p<0.01);达干体重前后BNP之差与达干体重前后下腔静脉内径(VCD)之差呈显著相关(r=0.72,p<0.01);结论:血浆BNP测定可以用于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水负荷。

    作者:乔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发展途径

    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是提高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医疗机构通过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医院医疗设备购置、验收、安装、使用、维修以及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实施系统管理,深入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我院主要通过分析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与发展途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应用范围。

    作者: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控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500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物检验监控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感染、中度感染、轻度感染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监测可以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并且对于降低感染程度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全面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有27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有5例发生气道黏膜损伤(11.1%),4例发生痰液阻塞(8.9%)。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宋诚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影响

    对传染病造成影响的不但有人类和生物以及生态因素,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也会对传染病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蚊媒传染病对于气候要比其他的传染疾病还要敏感。气候的转变会让虫媒因为地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繁殖速度也会不断的提高,叮咬率也在不断的增加,减少病原的潜伏时间,因此造成了疾病的传播,因为气候的变化,所以也会造成海水温度的变化和海平面的升降,造成很多的因为水源造成的传染病概率在不断的上升,经过有关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因为气候的原因在传染病中所造成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控制传染病的预防和防治。

    作者:张旭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防治护理

    目的:研究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防治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手部烧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治疗期间,为防止患者出现瘢痕畸形,针对患者烧伤的情况以及患者生理与心理状况实施相应的防治护理措施。结果:在对所有患者实施相应的防治护理措施后,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烧伤的手部逐渐恢复,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手部烧伤后有可能会给患者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畸形。在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还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作者:陈飞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组学习"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生生互动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的问题。相同年纪的学生他们的教育基础相差不大,交流起来比较容易。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中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就是指同学之间协调合作,一起努力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组学习"的概念,并简析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对"小组学习"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做了几点分析。

    作者:孔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与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符合要求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连续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髋关节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平均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且以上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实施连续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在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组32例。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循证护理组自然分娩率为31.25%,阴道助产分娩率为37.5%,剖宫产率为31.25%;而常规护理组自然分娩率为21.87%,阴道助产分娩率为34.38%,剖宫产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产妇出血性休克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两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用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性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宫产率,还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作者:郑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病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病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80例肺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围术期全面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全面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健康信念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健康信念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1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不同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信念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行为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实验组对健康指导行为的依从性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PHS疝补片的临床效果。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施行Bassini疝修补术,观察组行PHS疝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及预后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手术时间、术后自主能力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显然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疗效,观察组无复发病例,对照组复发6例(1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应用PHS疝补片,具有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林成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并探讨。方法:随机抽取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临床资料,并将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常规药物对老年高血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压等各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经社区中医护理干预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患者病情,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石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分析

    目的:在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中,通过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与侧脑室-腹腔分流手术(VPS)进行临床对比,分析LPS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中选取54例,其中30例患者LPS手术治疗,24例患者则采用VPS手术治疗,观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与治疗效果;结果:LPS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30±7)min,VPS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42±8)min;LPS组患者有效率为93.33%,并发率为3.33%;VPS组患者有效率为87.5%,并发率为16.67;结论:通过运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给予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手术时间更短,且在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马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一例脑梗死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与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近年来,由于老年脑梗死及瘫痪患者的增多,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差、抗生素的长时间使用、开放性气道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加等因素增加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会。本文结合1例脑梗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其体会如下:

    作者:蔡文艺;周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析药学服务中的纠纷及预防

    目的:对药学服务中产生的纠纷及预防措施进行探究。方法:根据药学服务中经常出现的纠纷及其产生原因,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其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计价差错、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还有加强开展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等一些方面着手,以减少服务中形成的纠纷。

    作者:孟宪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