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
目的:比较分析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101例,根据患者的自愿选择结合手术指征,将所有病例分为A组腹腔镜手术组50例和B组阴式手术组各51例,从不同角度评估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阴式手术组病例在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疼痛发生几率,住院平均时间等方面疗效均优于A组腹腔镜手术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在术后4周和12周时随访,结果显示,两组在月经正常与子宫恢复正常大小两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阴式剥除手术临床疗效优于腹腔镜剥除手术,二者在术后恢复情况无显著差异,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利;徐胜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市售茶叶的卫生状况,为预防和控制茶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市售茶叶,进行水分、重金属和农药检测,了解影响茶叶卫生的主要因素。结果:总检测数:137,合格数:122,合格率:89.05%,不合格数15,不合格原因均为三氯杀螨醇超标。结论:农药残留超标为影响茶叶卫生状况的主要原因,应加大对茶叶种植农户的指导,合理施用农药,加强对生产加工企业监管,把好原料进货关,同时加强采样监测,强化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提高市售茶叶卫生质量。
作者:吴向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于胃肠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8.51%);观察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人数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人数,对比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质量都有明显提升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驰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现状,并对结果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现状。结果: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现状与合理用药现状总体来讲存在较多问题,据国家相关法律要求存在差距。结论:基层医药工作者应增强相关法律法规意识,以改善基层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现状,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丕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3W后的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经对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奥拉美唑,将埃索美拉唑应用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临床疗效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更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马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了解12种中药注射液质量检查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供参考建议。方法:12种中药注射液的检验报告单中相关项目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注射剂质量检查项目进行对照,对说明书中标明的成分进行归类分析。结果:部分中药注射液未能严格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项目进行有关物质的检查。结论:建议将蛋白质、鞣质、树脂、草酸盐及K+等有关物质作为法定检查内容,并针对临床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时调整专项检查规定,控制中药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的效果。方法:将123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及丁苯羟酸乳膏,对照组单纯外用丁苯羟酸乳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69.9%,两组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丁苯羟酸乳膏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婧;董丽琴;赵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及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对其进行中药物治疗,并辅助进行热敷、针灸及功能锻,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的有42例,占75.00%;显效的有5例,占8.93%;好转的有7例,占12.50%;无效的有2例,占3.57%,总有效率达96.43%。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同时对患者辅助进行中医疗法,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汤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于患者术后一个月开始实行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于术后病情稳定1~2天实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I评分与神经功能缺失(EES)评分。结果:观察组BI评分与EES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有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神经康复。
作者:陈瑞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百草枯(Paraquat. 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等,属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和除草剂,遇碱分解,易溶于水,可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口服造成急性中毒[1]。其毒性极强,吸收快,排泄慢,人类主要经口服吸收中毒,致死量为30mg/kg~40mg/kg[2](5~10ml),死亡率极高,达到90%。目前百草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对百草枯中毒病人的救治已经成为急救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于2014年01月收治一例口服百草枯的病人,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倪兆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产后护理的基本内容开展分析,研究分析产后护理对于孕妇乳汁分泌的主要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同期所收治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产妇50例进行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组的产妇50例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促进乳汁分泌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哺乳时间、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以及乳房胀痛的差异情况开展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哺乳时间明显提前,并且母乳的喂养的成功率要远远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孕妇的产后乳汁分泌,不但可以很好的减轻产妇的乳房胀痛,另外还能够有效的提升母乳喂养的质量,对于母婴来讲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吴小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头位难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4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各组32例。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循证护理组自然分娩率为31.25%,阴道助产分娩率为37.5%,剖宫产率为31.25%;而常规护理组自然分娩率为21.87%,阴道助产分娩率为34.38%,剖宫产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组出现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产妇出血性休克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护理组,两组间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采用循证护理取得显著性效果,可有效提高临床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宫产率,还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作者:郑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控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500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物检验监控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感染、中度感染、轻度感染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监测可以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并且对于降低感染程度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湘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对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使用锁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76,P<0.05),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对患者创伤较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孙楠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及相应对策。方法:对于我院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共80例纳入研究,分析其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生实习效果。结果:了解护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使护生实习情况及带教水平处于优良状态。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中,依据护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对策,可提高护生实习情况,同时提高科室带教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娟娟;胡春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少儿哮喘病护理的应用效果及可靠性,意在分析少儿哮喘病护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少儿哮喘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术后两年内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两年内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两年内的哮喘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少儿哮喘疾病护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对其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其哮喘复发率以及住院次数,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张玉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早期发现小儿骨骼发育情况,早期进行纠正。方法:选取门诊2013年7月---2014年5月在金坛市妇幼保健所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42天~3岁儿童,用OMNISENSE骨强度仪,按标准操作方法,由专人对婴儿进行胫骨BMD测定,运用各种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比较发现有差异;结果:孕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对婴儿骨骼发育有意义,综合治疗方案可靠、效果好。结论:及时发现小儿骨骼发育异常很重要,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面向基层值得推广。
作者:俞志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组织学以及胚胎学是医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医学学科的奠基石。经过长期的学习表明,学生普遍对组织学以及胚胎学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因为其枯燥乏味,难以记忆。所以,应该如何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组织学以及胚胎学产生兴趣,这同时也是当下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宋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院于2008年4月启用四间层流手术间,两间万级,一间千级和一间百万级。通过5年多的使用,在使用中不断摸索和多方学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危象的临床急救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并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收的200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记为观察组,而将未行院前急救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进行快速平稳降压和预防抽搐以及防治脑水肿等的临床抢救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急性左心衰的为2例,一过性脑出血为5例,经医务人员的积极抢救,不存在死亡病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死亡率则为0%;对照组患者中,并发脑出血的为3例,急性左心衰为3例,肾脏损害为1例,死亡为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死亡率为2%。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引导其在发生高血压危象时及时地进行初步的院前的急救,尽快地降低血压,并且积极地给予快速平稳的降压和防治脑水肿等临床治疗措施,能够显著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高云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