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及对策

韩娟娟;胡春丽

关键词:内分泌, 护理, 临床带教
摘要:目的:探讨与研究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的难点及相应对策。方法:对于我院内分泌科实习的护生共80例纳入研究,分析其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生实习效果。结果:了解护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使护生实习情况及带教水平处于优良状态。结论:在内分泌科护理临床带教中,依据护生出现的问题并给予相应对策,可提高护生实习情况,同时提高科室带教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趋势与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是一个根据世界卫生状况及相关社会问题所提出的全新概念,主要关系着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状况及有关社会经济问题展开,其反应着全球卫生服务发展方向,以此实现基层人民均可享有卫生保健相关服务的目标。因此,大力建设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并以防治结合作为主要方针对城市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优化,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个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为探索适宜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作者:温义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矽肺患者应用两种不同雾化方式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老年矽肺患者应用两种不同雾化方式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对2014年2月到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矽肺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A组进行超声雾化方式吸入治疗,对B组进行氧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老年矽肺患者的可坚持雾化吸入、舒适度、血氧饱和度升高和容易咳痰的人数明显高于A组,而缺氧紫绀加重人数明显低于A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矽肺患者进行氧驱动雾化方式吸入治疗比超声雾化方式吸入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更好的改善缺氧情况,提高舒适度,并使患者更容易咳痰。

    作者:管凤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

    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能够促进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社区临床药学服务的有效开展能够改善和提高临床医疗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社区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工作职责,并从多角度进一步剖析了社区药师发挥的作用,确保社区药师能够更好的为病人及医护人员提供药学服务。

    作者:钟跃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对全面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有27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有5例发生气道黏膜损伤(11.1%),4例发生痰液阻塞(8.9%)。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宋诚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证实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血管内径、血栓回声、血栓范围及回升特征等情况。以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具有的应用价值。结果:超声诊断结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无血流充盈缺损或血流显示,慢性血栓回声明显。同时,血栓为均质低回声图像且血管内径明显增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部位结果较为符合临床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3.8%(75/8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快捷、安全、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高、图像显示直观清晰,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文关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1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肿的临脓床特点及治疗,为减少临床医师漏诊误诊,及更好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基础疾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治疗情况。结果:116例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只有45例患者出现腹痛,116例中大部分呈现出空腹血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而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明显下降,呈"四高三低"现象。64例患者在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术,41例行内科保守治疗,8例行开腹肝脓肿切开引流,3例行腹腔镜脓肿切开引流,110例好转出院。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C反应蛋白、血沉和B超有助于减少疾病的漏诊、误诊;治疗应及时纠正高血糖,抗感染,脓肿予以穿刺引流,必要时切开引流。

    作者:贺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7.35,P<0.05),LVEDd差异比较(t=2.34,P<0.05),LVEF差异比较(t=4.28,P<0.05),差异均显著。结果:采取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侯喜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50例,随机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精神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9.3%,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精神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高蕾;李莹;陈红;张洪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错牙合Ⅲ类畸形患者颈椎姿势与颅颌面形态的相关性

    目的:高峰前后期Ⅲ类人群的颅面形态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以发育高峰前期和发育高峰后期Ⅲ类错牙合患者30例为研究跟踪对象,拍摄自然头位下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其颅面部的发育指标与颈椎姿势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育高峰前期与发育高峰后期Ⅲ类牙合患者的头位变量SN-VEL、SN-CP、SN-OPT、SN-CVT,CVT-HOR与面部结构变量SNA、SNB、Yaxis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颈椎姿势在发育过程中影响颅颌面形态。

    作者:苏洲慧;薛鑫;李俊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6例,并测量治疗前后临床、实验室指标。结果: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血沉(ERS)、C -反应蛋白(CRP),改善免疫学指标。结论:独活寄生汤联合针刺在临床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中收到满意的疗效,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这种免疫系统疾病,可起到免疫抑制、抗炎、抑制疼痛的作用。

    作者:孙育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冠心病护理中对于社区护理干预的运用探讨

    目的:研究冠心病护理中社区护理干预的运用情况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并随访的冠心病患者56人和社区冠心病患者62人,分为社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级进行、遵医行为、血脂变化水平和冠心病KAY评分进行分析可得,社区护理干预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的护理具有积极作用,患者多方面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社区护理的理念和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龚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外用药希尔生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酮康唑进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比较(X2=2.18,P<0.05),复发率比较(X2=2.46,P<0.05),差异均显著。结论:采取酮康唑联合外用药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适合在临床中使用。

    作者:王鑫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68例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护理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68例多发性骨折患者,在经过急诊初步评估和处理后,妥善固定骨折,积极治疗合并损伤,同时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本组68例患者,急诊死亡3例(1例严重骨盆骨折合并肝脏破裂,1例发生心梗,1例合并重度颅脑损伤、血气胸),其余患者在急诊处理、病情稳定后收入院治疗。结论:在对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护中,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保持呼吸道畅通,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有效补充血容量,妥善固定骨折,积极治疗合并损伤,可有效提高急诊抢救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何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临床实践的体会

    在国外会侧切的缝合术的发生率是不同的,其中欧洲较低30%,美国是62.5%,在本国则高达85%,在某些医院甚至高达90%以上[1],并且呈上升趋势。为了倡导以产妇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促进自然分娩,尽可能的保护会阴的完整性,同时减少产后不适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开展了无保护接生法,使会阴侧切率明显降低。助产技术随着医学不断深入研究、学术交流探讨以及临床实践证明,降低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已成为国内外妇产科及妇幼保健学界的共识和倡导。开展无保护接生法,尽量不干预或减少干预,让母亲无创无忧,促分娩回归自然。无保护会阴接生的方法对于产妇来说是一种实用、简单、有效的好方法,并且产妇住院时间短,提高了床位的周转率,其不会对产妇与新生儿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莫晓舒;黎慧兰;孔凡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的护理配合过程,总结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及护理体会。结果:112例手术顺利,Ⅰ期结石清除率为87.5%。手术时间50~180min,出血量约60~800 ml,肾造瘘管留置时间3~6天。术中无护理事故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X线检查用于诊断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X线用于诊断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X线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首次拍摄X线片时观察到75例(83.3%)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骨折及软组织改变,其中15例(16.7%)患者首次检查时未见明显的骨折征象,但在复查及内外翻位检查时明确为撕脱骨折或微小骨折。结论:对于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患者,在应用X线检查时应密切关注疾病的X线的征象表现,并对骨关节的受损程度进行全面观察,从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准确影像学依据。

    作者:金莹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住院脑卒中患者低盐低脂饮食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低盐低脂饮食知识水平。方法:对住院9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低盐低脂饮食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脑卒中患者的低盐低脂饮食知识水平与住院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脑卒中患者缺乏低盐低脂饮食方面的相关知识。结论:对初次住院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加强低盐低脂饮食教育指导,对相关医学知识应给予重点指导;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

    作者:柳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麻和连硬对骨科老年病人术后认知障碍影响

    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对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了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接收的60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而实验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短期认知功能进行对比和记录。结果:对照组患者麻醉后的12、24、72h内MMSE 分值与麻醉前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实验组患者麻醉后的12、24、72h内MMSE分值与麻醉前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在麻醉时间、输液量、出血量以及低血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患者的术后24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后,均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全身麻醉对患者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高于硬膜外麻醉,因而要采取相关措施给予预防和解决。

    作者:李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体重控制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体重控制对发生低血压的影响。方法: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例,总共透析次数为530例次,记录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及每次比照干体重增加数字,观察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过程中体重增加超过3kg的患者低血压发生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发生例次、需要补充高渗溶液的例次、需终止血液透析的例次均高于体重增加不足3 kg的患者。结论:透析过程中体重控制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作者:张竹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623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11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进行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对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平均住院时间(t=3.26,P<0.05)、两组护士接瓶次数(t=7.98,P<0.05)和记录时间(t=6.48,P<0.05)、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X2=7.34,P<0.05),差异均显著。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护理质量,获得家属及患儿的认可,适合推广应用。

    作者:崔卯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