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体重控制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影响

张竹仙

关键词:血液透析, 体重控制, 低血压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体重控制对发生低血压的影响。方法:经常发生透析中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例,总共透析次数为530例次,记录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及每次比照干体重增加数字,观察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透析过程中体重增加超过3kg的患者低血压发生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发生例次、需要补充高渗溶液的例次、需终止血液透析的例次均高于体重增加不足3 kg的患者。结论:透析过程中体重控制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肺病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病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80例肺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围术期全面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全面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及术后延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在进行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手术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以及术后的延续性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就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6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的患者应用一般传统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计划护理,并在术后进行延续性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住院的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以及术后的延续性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缩短住院的天数,值得推广。

    作者:何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析消化内科中存在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科在治疗疾病时出现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寻找在治疗过程中用药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及方法,使得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时的用药安全得到提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曾于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248例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对30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时,共有35例患者的资料显示存在有用药不合理的形象。结论:消化内科在治疗患者疾病时仍旧存在着用药不合理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找出效应的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才能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的健康。

    作者:李太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构建策略初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改革力度越来越大,同时,在市场环境下,各医院的竞争力也越来越激烈,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的市场竞争力,确保医院的稳定发展。文章重点介绍了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构建医院文化的主要策略。

    作者:夏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用于临床护理观察的30例需要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是由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内收治的,根据这30例产妇的不同情况,对临床手术的护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种种护理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并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对护理事故进行有效防范。结果:这30例需进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手术护理过程中,有1例发生术中低体温现象、1例发生术中恶心呕吐现象、其余28例产妇皆未发生任护理事故,总护理安全率约为93.3%。结论:在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而对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护理风险做出及时判断和有效防范,从而加强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安全性,避免护理事故的发生,保证产妇与婴儿的生命健康。

    作者:王永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表达

    目的:分析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在肺结核患者中表达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肺结核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对照组42例。PCR检测根据操作说明进行实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IL-6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NF-α及IL-6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在肺结核患者中表达可研究结核杆菌对人体致病机制。

    作者:于素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盐酸替罗非班在冠心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目的:研究对冠心病病人实施盐酸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的方式及效用。方法:任意抽选本科室2013年5月-2014年7月接收的72例冠心病病人,并采用平均分组法将抽样标本分成例数相等的实验组与对照组。选用低分子肝素对72例病人实施治疗,其中实验组36例病人在接受低分子肝素推注治疗的同时,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药物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病人接受治疗的有效概率。结果:72例病人经过治疗后冠心病症状均得到缓释,其中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显效概率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低分子肝素为冠心病病人实施治疗时,辅以盐酸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提升用药效果,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两种药剂联合治疗的方案。

    作者:孟令奎;张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浆BNP在评估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水负荷方面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BNP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水负荷的判定价值方法:选取36例无尿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经过3周的透析脱水达到临床干体重,测定患者达到干体重前后的BNP、下腔静脉内径(IVCD)、VCD值(IVCD/体表面积)、心胸比值(CRT),并观察临床表现。选取健康人群36人为对照组。结果:1.达干体重后血浆BNP、心胸比、下腔静脉内径均较达干体重前显著下降,(p<0.01)。2.与对照组相比,达干体重前,血浆BN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达干体重后,血浆BNP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3.达干体重前后BNP之差与达干体重前后心胸比值(CRT)之差呈显著相关,(r=0.67,p<0.01);达干体重前后BNP之差与达干体重前后下腔静脉内径(VCD)之差呈显著相关(r=0.72,p<0.01);结论:血浆BNP测定可以用于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水负荷。

    作者:乔金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观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将3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依从性行为量表、脑卒中防治知识问卷以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展开调查。结果:本组382例患者的的治疗依从性行为属中等水平,得分为(28.0±6.8)分;其影响因素中,责任因子水平低,药物治疗因子高;经多因素分析后的结果显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疾病知识、并发症为重要因素(P<0.05)。结论: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为有效提高其依从性,应加大对患者生活方式、疾病知识、责任、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并发症等的指导与宣教。

    作者:何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谈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实施同感心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高初产妇阴道分娩过程中进行同感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58例,按照就诊的病历号进行分组,对照组选取单号,护理组采用双号,两组各29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原则,护理组则施行新型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根据焦虑和抑郁自评表SAS和SDS进行焦虑评估,比较两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前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产后的自评表中显示,观察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产妇的阴道分娩过程中进行同心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并且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婉霞;任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疗养老医院的延续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而且发展快。重庆较全国的老龄化程度更重。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迈入中、老年,他们面临的养老问题非常严峻。迅速增长的"空巢"高龄和带病老年人的寿命延长与寿而不康"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是需要的两种服务,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的服务,逐步建立以高龄病残老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医疗养老"服务无疑是符合实际的事。

    作者:吕维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安定、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安定、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联合术前阴道上药米索前列醇与单纯用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在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早孕后,要求行无痛人流的孕妇,设置分成两组。研究A组:采用宫颈注射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术前1小时阴道放置;B组对照组,宫颈直接注射利多卡因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阵痛效果,宫颈软韧,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手术操作难易度。结果:研究阵痛效果;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安定、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阵痛效果好,用药后宫颈松弛,解决了初孕妇人流术中宫颈扩张的困难,手术时间短,且简便安全,并发症机率低,能有效减轻人流时的痛苦,预防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降低了麻醉手术的风险,术者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种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羊水过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剖宫产)以及B组(阴道生产),其中A组38例,B组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几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几率。结果:A组出现胎儿窘迫的几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要通过对其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性分析之后来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从而在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几率。而手术分娩相较于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孟和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作用

    目的:分析和研究术前多普勒彩色超声技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诊断意义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术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的患者,其中单侧发病18例,双侧发病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改良性颈清扫术治疗(侧颈手术清扫28侧,中央区手术清扫30侧),统计分析其术前彩超诊断结果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100%;患者术前彩超诊断中央区林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58.3%,特异度为50.0%;转移的淋巴结在颈下1/3分布显著高于颈上1/3(P<0.05)。结论: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不但可以提高颈转移诊断率,还能够明确淋巴结转移具体部位,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牛艳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结肠癌属临床常见恶性消化系统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老年结肠癌患者体质较差,各组织、系统及器官呈进行性老化,各项生理机能不断衰退,因此,具有手术耐受性差、术后恢复缓慢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全面、科学、系统的护理服务,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就结肠癌术后综合护理、舒适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循症护理、护理表单护理及快速康复护理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郭玉华;陈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间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100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状况。结果:对照组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6例,满意26例,不满意18例,满意度为64.0%;观察组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36例,满意10例,不满意4例,满意度为92.0%,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取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加快了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马妹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研究组患者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对对照组患者采取阴道助产术结束分娩。结果:两组患者的脐带因素、胎盘因素、羊水粪染、胎儿因素、母体因素比例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5.00%(2/4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5/40)(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中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均能够获取良好的母婴结局,临床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分娩方式,同时尽可能地将剖宫产率降低到低限度。

    作者:张月娇;赵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老年人脑卒中后遗症的心理护理

    脑卒中又称中风或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1]。据统计,我国脑卒中(Stroke)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很高,且大多遗留有功能障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并且大多数患者存在心理障碍[2]。因此在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上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使其更好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中,是当前脑卒中后遗症治疗的关键。

    作者:高小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列中线偏斜的病因及临床诊治

    对临床不同病因的牙列中线偏斜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要点及方法。牙列中线偏斜根据其发生机理分为牙性、骨性、功能性,临床诊治中首先要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做出明确诊断,然后给予针对治疗。

    作者:李俊慧;苏洲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瘢痕妊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超声声像图表现、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7例子宫瘢痕患者按声像图表现分为两型:1胚胎型2不均质团块型,患者的治疗方案与超声声像图中孕囊或包块的血流情况及其与膀胱及子宫肌层厚度有关,所有患者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甲氨蝶呤灌注,成功保留子宫。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能做出较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在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疗效评估及治疗过程动态观察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慧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