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分析

宋诚茹

关键词:神经外科, 气管切开术, 护理
摘要:目的:对全面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有27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6%;有5例发生气道黏膜损伤(11.1%),4例发生痰液阻塞(8.9%)。结论: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予以全面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麻风病人误诊28例分析

    目的:分析造成麻风病人误诊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解决办法减少误诊。方法:抽取2001年8月--2014年7月在我县误诊的28例麻风病人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和问卷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归纳总结误诊影响因素。结果:经整理研究,造成麻风病患者误诊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健康意识淡薄未能及时就诊,延误时间;麻风症状不同,误诊率也不同;诊断医生的自身素质及自身知识,基层医疗机构未接受麻风病系统化、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结论:降低麻风病误诊率可通过提高人们和医生对麻风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确判断不同麻风症状的区别。

    作者:张发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行传统张力缝合修补术,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1~2年,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对缓解肝衰竭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一定的作用,适合深化推广。

    作者:傅佳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肌梗塞病人的健康教育

    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宣教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科手术中椎管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评估

    目的:探讨椎管麻醉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椎管麻醉,比较其麻醉和手术效果。结果:对照组的阻滞时间、语言陈述时间、睁眼时间、麻醉药用量、Bromage运动分级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手术中,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麻醉用药剂量小,患者受到的刺激较轻,避免术后发生后遗症,使患者更加有效、安全的完成手术。

    作者:刘孟蓓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妇科炎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痛,妇科炎症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万千女性的罪魁祸首,尤其在已婚女性这一群体当中,妇科炎症凭借其发病几率高、病情易反复成为了伤害女性的利器。患有妇科炎症的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同时还对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妇科炎症体现出病情复杂、易反复且治疗困难的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带来久治不愈的严重后果。针对这种情况,更加应该对妇科炎症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妇科炎症说不。

    作者:李慧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复发率为9.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6%,复发率为22.6%。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胃安颗粒剂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元绍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Hp根除率为94.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Hp根除率为78.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治疗费用较低,不良反应少,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程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小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监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血压是否准确,为临床护理工作节约时间,提供有效诊疗和护理的依据,从而使护理人员更优质地服务于临床。方法:抽取我科需严密监测血压的患者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2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对照组60名,分别用袖带式电子血压计和手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两种血压计所监测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张压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血压计对神经外科患者的血压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然而电子血压计操作流程更为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临床工作量,节约了时间,提供有效依据,且没有水银柱台式血压计的汞污染风险,所以值得在神经外科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柏基香;苏雪晴;黄慧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试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

    目的:讨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观察急救治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地参考依据。方法:将48例高热惊厥患儿纳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一系列的急救措施。结果:所有48例患儿在急救治疗下,均未发生生命安全问题,无1例死亡,病情得到了稳定的控制,无其他并发症出现,且预后良好,未见任何后遗症,终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在患儿发生高热惊厥时,应当对其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治疗措施,以全面保障患儿的健康及生命安全。

    作者:幸鸿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强化人性化服务,提供优质整体护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服务不仅仅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更重要是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等各层面的健康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满足患者的需要,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使其尽可能恢复到健康的佳状态。在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大潮下,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病房,了解病人的心声,满足病人的需求,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并将人文关怀纳入护理服务体系,提高患者满意度,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护理服务。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提升医疗卫生系统护理服务质量的主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

    作者:房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肺病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肺病患者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80例肺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围术期全面护理。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电视胸腔镜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围术期全面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作者:王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中医综合治疗的疗效

    目的:观察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及术后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的323例改良新式剖宫产设为观察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将2004年1月-2007年1月的329例新式剖宫产做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吗丁啉口服。结果:观察组腹膜粘连率、术中出血量、腹胀发生率、子宫复旧不全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产后缺乳发生率低。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及术后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石咏梅;王存伟;张桂兰;孙志华;裴玉霞;王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截石位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截石位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法:拟择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ASAⅠ~Ⅱ级,年龄大于65岁,无心血管疾病史患者60例,分为截石位组(A组)、弹力袜组(B)和对照组(C组)各20例,A组摆置截石位后行全麻诱导;B组穿弹力袜诱导后摆置截石位;C组无干预全麻诱导后摆置截石位。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A、B组病人血压维持稳定,诱导前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C组病人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与插管前及 A 组和B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病人心率均出现减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在截石位全麻诱导时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作者:魏铁钢;宋玮;韩庆强;王维明;张曦;周鑫;石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患者接受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对照组未接受镇痛药物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术后4h及24h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 d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表现为胃肠道不适,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轻微均可耐受。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行关节周维注射镇痛药物,可早期控制疼痛,改善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明俊;刘日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长期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依那普利,观察1年除连续监测血压外,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心脏彩超及肾功能。结果:经1年治疗,两组患者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且心脏彩超未见器质性病变,肾功能也未见异常。上述各项指标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或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效果明显,且靶器官未受损害。

    作者:樊宗元;康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牙列中线偏斜的病因及临床诊治

    对临床不同病因的牙列中线偏斜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治要点及方法。牙列中线偏斜根据其发生机理分为牙性、骨性、功能性,临床诊治中首先要根据病因及发病机理做出明确诊断,然后给予针对治疗。

    作者:李俊慧;苏洲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于我院接受带状疱疹治疗的患者共4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阿昔洛韦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痊愈患者共15例,好转患者共4例,无效患者共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0例,好转患者共5例,无效患者共5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5%,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带状疱疹过程中,龙胆泻肝汤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效快,疗效明显的特点,减轻患者痛苦,副作用小,因此应加强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杨进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营养护理方法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疗效指标影响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营养护理的方法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老年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营养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胃肠能的恢复情况,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规范化护理流程在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对深静脉导管感染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深静脉导管置入的1100例相关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组织普外科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护理流程学习和培训,并对规范化护理流程实施前后的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前相比,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减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实施规范化护理流程,可有效降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吕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